秧鸡

《中药大辞典》:秧鸡

拼音注音
Yānɡ Jī
别名

水鸡,秋鸡(《动物学大辞典》)。

出处

汪颖《食物本草》

来源

为秧鸡科动物秧鸡

生境分布

繁殖于我国东北和河北一带,迁福建、广东一带越冬。

原形态

体长约30厘米。头小:嘴比头长,基部赤色,先端淡黑。颈长;上体羽毛暗灰褐色,带黑色斑纹,头部斑纹尤为显着。两翼表面大半灰褐,下体褐色,两腋具白斑;肛周和尾下覆羽黑白相间,羽端白色。脚带赤褐色,前趾颇长,约与嘴等长,趾无蹼。

栖息沼泽或近水草丛中。步行快速,不善高飞。食蚯蚓,昆虫、植物嫩芽等。

性味

《纲目》:"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

汪颖《食物本草》:"治蚁瘘。"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秧鸡

拼音注音
Yānɡ Jī
别名

水鸡、秋鸡

英文名
Rail
出处

出自汪颖《食物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秧鸡科动物秧鸡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llus apuaticus(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捉,捕后,除去羽毛及内脏,取肉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沼泽或近水草丛中,单个或成对活动,步行快速,不善高飞。性畏人。以水生昆虫、蚯蚓、植物嫩芽为食。

资源分布:繁殖于我国东北和河北一带,迁福建、广东一带越冬。

原形态

秧鸡,体长约30cm。头小;颈长。上体羽毛暗灰褐色,带黑色斑纹,头部斑纹尤为显着。两翼表面大半灰褐。下体褐色,两腋具白斑;肛周和尾下覆羽黑白相同,羽端白色。胫羽黑而有白色横斑。嘴黑褐,下嘴基部较淡。脚棕褐色。

化学成分

肉含蛋白质(protein),肽类(peptides),氨基酸(amino acid),脂类(lipid)。

归经

大肠经

性味

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

解毒杀虫;补中益气。主蚁瘘;脾胃虚弱;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50-100g。

各家论述

汪颖《食物本草》:治蚁瘘。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