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

作者
中医世家
时间
2022-06-13

玉竹、蒲公英、白芷。。。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西鹏二中的药食同源科技创新园中,各种草药散发出阵阵药香;在南川区马嘴实验学校,孩子们在自然教育实践课上兴致勃勃地上着小李时珍;在渝中区解放西路小学,学生们利用课间锻炼时间练习中医八段锦;在两江新区万年路小学,中医展区的智能机器人正在向学生讲述中医知识。

近年来,重庆继续将中医文化推向校园活动,将中医种子种植在儿童心中。

中医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理念和实践经验。它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广阔智慧。重庆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综合部主任王世春说:推动中医文化进入校园,是基于国家基础教育和中医药发展的真相,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所做的一件大事。

撒上种子,促进中医文化融入教育体系。

教材和师资力量是中医文化进校园的关键。

2014年,重庆开始为中医文化进入校园活动做准备。由于不可取,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重庆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综合部副主任刘璐表示,活动筹划面临四大问题:没有专门的教材,没有专业的教师,没有课时,与学生减负的倡导有冲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招募大量了解中医、热爱中医的教师,组成全职的专家和教师,吸收更多的教学辅助编写团队,使抽象和无聊的中医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有趣。

因此,重庆成立了以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经典教学研究办公室为首的教材编写团队,以重庆北碚区中医院为主的中医药文化宣传团队,以重庆兼善中学为主的校园活动策划团队。近一年后,通过专题研究、专家访谈、中小学教材研究、向试点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代表发放问卷等方式,确定了试点学校课程的发展形式,药文化编制成校园教材。

2015年6月,根据城乡结合和中小学的要求,重庆市北碚区在五所中小学开展了中医文化校园活动。北碚区政府设立专项资金50万元,作为中医文化资料编印、师资培训、试点学校中医文化建设的工作资金。经过近两年的试点,中医文化逐步融入教育体系。

2019年,重庆市卫生委发布了《重庆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要求各区县至少选择一所小学、一所中学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工作,努力营造信中医、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

2022年,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市教委联合组织选拔校园示范学校,确定校园示范学校10所,培养单位3所。

培养新苗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走进九龙坡区西彭二中校园,一股浓浓的中医味扑面而来。薄荷班、蒲公英班、麦冬无畏班...每个以中草药命名的班级都会认领一种中草药种植。300多米的涂鸦文化墙生动地呈现了艾灸的起源与发展、二十四节气等中医农业文化知识。70多种中草药制作的文化创意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医的魅力。

王世春介绍,以中医兴趣小组为支点,打造中医特色班,以中草药命名。近年来,这种尝试在重庆中小学校园很常见。

梦林、百草堂、标本制作室、中医文化图书馆、中医启蒙教育体验走廊。。。中医元素随处可见,位于中医药库金佛山脚下的南川区马嘴实验学校。学校依托地域优势,从单一的中草药劳动实践教育转变为全学科综合教育。

在劳动技术课上,我们教学生制作中药标本;帮助学生在艺术课上设计独特的自然笔记;在语文课上,中草药也可以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与植物的长期接触拓宽了他们对生命的理解,从更高的角度理解了生命的美。马嘴实验学校校长刘霞说,随着中草药的加入,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实践形式更加新颖。

江北华新实验小学学生阮正林说:通过学习中医文化知识,我们对中医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通过中医观察实践,他和朋友们形成了认同中医、倡导中医的理念,增强了民族信心和文化信心。他很高兴通过学习成为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小使者。

位于九龙坡区中梁山的和平小学,依托学校重建的百草园中草药种植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让学生直接参与百草园的管理、种植和观察活动;南岸区文峰小学以药食同源为主题,结合劳动教育,建设以学习、阅读、探索、传播为战略的中医文化实践活动课程;永川区大安小学建立了古老的中医博物馆——岐黄中医小学博物馆,购买中医书籍和各种中医理疗器械供学生学习和实践;沙坪坝区矿山坡小学开发的小郎中课程采用校内+校外导师制度,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爱上中医;渝中区解放西路小学将中医纳入校本课程,选拔优秀教师作为助教,协助每周上两节中医文化和实践课,将八段锦教学融入课堂;重庆市第84中学组织学生学习《全国中小学中医文化知识读本》,制作中医知识小报,开展唱中医民谣、朗诵中医诗文等中医体验活动

经过多年的努力,重庆中小学校园掀起了信中医、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热潮。

形成探索中医进校园的重庆方案

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从思想引领到制度支持,再到实践探索,一套长期目标、扎实有效的中医文化逐渐进入校园重庆计划。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仅仅谈论中医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学校中医知识的普及和走出去的经验,结合研究,我们才能真正激发我们对学习的兴趣。

近年来,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鼓励学生参与中医研究课题,更加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为了完成锦云黄芩救援保护与快速繁殖的综合素质实践课题,学生们跟随老师吴春梅在重庆北碚锦云山翻山越岭,发现锦云黄芩生长区不到10平方米。

西南大学附中课程研发中心主任罗健说:近年来,寒暑假期间,学校将‘寻找家乡的中草药’项目作为假期综合素质实践的必修课,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中医药文化进入校园试点学校,根据小学低(1-3年级)、小学高(4-6年级)、初中、高中四个阶段,分层次安排中医药文化和保健知识讲座,并组织学生参观重庆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重庆自然博物馆、西南大学药学院等地。

据重庆民间医学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自中医文化进入校园活动以来,博物馆里有许多学生和家长来参观。学生可以使用切割刀、药磨、碗、中药秤等工具,通过称重、切割、研磨等方式,体验中药特征变化的神奇过程,学习中医知识。

目前,重庆中医药文化进入校园活动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已开始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中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更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