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业绩"预增"族绘出全年医药版块趋势"线路图"

时间
2004-04-22

截至4月16日天坛生物刊登今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度增长的提示性公告为止,宣布一季度业绩“预增”的医药类公司已达11家,它们是:华海药业、海正药业、复星实业、四环生物、吉林敖东、钱江生化、华东医药、中牧股份、北生药业、金宇集团以及天坛生物。

自实施季报信息披露制度以来,如此之多的医药类公司发布“预增”公告,尚属首次。相比之下,医药类公司一季度“预增”的比例,约占深沪股市已公告“预增”公司的二成以上,形成“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一族。

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医药类公司“预增”族提供的信息反映出了医药个股本身及其所在的医药子行业的走势。也就是说,首季医药类公司“预增”族大致可以描绘出今年医药行业发展趋势的“线路图”。

适销原料药出口畅旺

在已公布首季“预增”的医药类公司中,华海药业属于外向型医药原料及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2003年公司原料及中间体业务收入为29,974.7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近99%,绝大部分销往海外。由于以普利类和沙坦类为代表的产品适销对路、毛利率高,由此带动华海药业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1.72%,净利润同比增长58.4%。

据4月13日华海药业正式发布的一季度报告,公司延续了上年强劲的增长势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02.21万元,同比增长38.45%;净利润2,846.75万元,同比增长81.88%。而引领华海药业业绩飙升的仍为普利及沙坦两大类产品。

海正药业是另一家原料药出口大户,与华海药业的区别在于,其内销和出口两旺、原料与制剂兼营。2003年,海正药业抗肿瘤药、心脑血管药等累计出口32,106.54万元,比2002年猛增316.86%,由此推升海正药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3.45%,净利润增长243.6%。海正药业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显示其国际竞争优势明显。

另据天药股份一季度报告显示,其皮质激素原料药经过上年度平稳发展后,今年呈显著反弹的趋势。不过,公司大宗医药原料药如维生素类、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等,整体经营形势不乐观,外销情况亦将出现分化。

生物制药业跃跃欲试

一季度“预增”的生物制药公司占了医药类公司“预增”族的约65%,表明生物制药经过几年“冷却”后正出现再度回暖升温迹象。不过经过具体分析,同是“预增”,各个公司情况却各有不同。

就成长性看,保持高成长性的有北生药业、复星实业。北生药业2001年7月IPO上市,随着募资项目逐步竣工,3年来其高增长势头从未间断,主营血液制品、生化制药、人体组织工程材料以及中西药均渐入佳境。而复星实业的主营增长出现小幅波动,2003年公司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为投资新股产生巨额收入所致;主营生物制药、诊断试剂、化学药、中成药及医药商业却相对平稳。从首季“预增”50%以上净利润估计,复星实业主营强劲攀升的可能性较高。

一季度“预增”对四环生物而言可能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从2003年其股票走势看,7月实施10送2.3股转增7.7股后,股价在低位一路徘徊,原因在于大市持续调整,且自身业绩增长跟不上股本扩张速度。今年首季“预增”净利润90%以上,显示2003年下半年四环生物推广生物工程新药已初显成效。照此趋势,用不了多久,四环生物的生物制药业务将跃居公司纺织业之上成为第一主营业务。

今年亚洲多国或地区爆发禽流感,中国亦难置身事外。两家主营包括禽流感疫苗的公司中牧股份、金宇集团在抗疫过程中受益匪浅,一季度各“预增”净利润50%以上。

而钱江生化首季“预增”,显然得益于当前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即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

至于天坛生物,其一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可能与早些时候收购长春天坛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股权和增发新股募资项目落实有直接关系。

中成药产销整体趋稳

中成药因其成分问题屡遭质疑而外销不畅、内销持平,令业界对其前景产生一些忧虑,但鉴于中药产业植根于中国文化、融汇于国人骨血,其整体经营走势尚不至于倒退。

在一季度“预增”的医药类公司中,吉林敖东是惟一的中药类公司,其预计2004年一季度净利润将比上年同期增长超过100%。首季增幅之大,或许会令其它中药类公司自愧弗如。据吉林敖东2003年年报显示,其主导产品安神补脑液上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成为带动其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7.41%、净利润增长31.15%的“功臣”。而“预增”公告显示,首季净利润骤增,主要是由安神补脑液等产品市场需求大增所致。

总体来看,中成药在国内市场需求仍将趋于平稳,优势公司、重点保护品种及有特色的品种,可望继续保持市场主导地位。至于国际市场,中成药欲扩大外销仍举步维艰。

化学药制剂分化加剧

据资料显示,今年1~2月,纳入国家有关统计部门的4,700多家医药制造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88.73亿元,同比增长16.08%,其中化学原料药增加值为38.46亿元,同比增长8.51%;化学制剂增加值为56.33亿元,同比增长30.71%。两相比较,化学制剂占尽优势。

但是,这并不表明化学制剂的优势就一定会平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上。随着政府连番出台降价措施,大范围推行公开招标采购,加上企业间同类产品竞争导致价格战,企业经营成本升高,费用增大,利润不断被压缩。

以首季净利润“预增”净利润100%的华东医药为例,200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32,571.09万元,由于医药商业比重大、毛利率低,致使公司全年净利润仅为3,057.91万元,每股收益0.08元;而当年一季度,华东医药净利润为761.55万元,每股收益0.02元。从“预增”公告可以看出,华东医药今年一季度净利润猛增,主要源于2003年下半年公司调整经营策略,加大了旗下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主导产品的促销。

事实上,化学制药企业近几年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分化态势已十分清晰。而即便是市场竞争中的强者,其净利润增长幅度亦呈现出整体缩水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