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国粹却进口洋中药"郎中抓药"抓不出大产业

时间
2004-07-02

“一抓一大把,一煮一大锅,一喝一大碗”,在中医药渐成医学发展新宠、中药产业孕育国内外巨大潜在市场的今天,延续了几千年的中药概念严重制约了我们抢占这个市场空间。

专家分析指出,固守传统、缺乏高新科技的推进、与现代国际医学理论不接轨等,使我国的中药产业仍然停留在为国外提供原料、“郎中抓药”的低水平开发上。“国粹”在新的机遇面前失了先机。

坐拥“国粹”却进口“洋中药”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每年中药销售额150多亿美元,中国出口额仅占5%,日本占21%,韩国所占份额也远远超过我国。而另一个数字显示,坐拥秦岭天然药谷的陕西省虽然每年医药产值近100亿元,但中药出口创汇仅有100多万美元。更让人不安的是,中国每年进口的“洋中药”高达6亿美元,超过了出口,号称中国国粹的中药处于被挤掉、被取代的尴尬困境。

中国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数千年的医学实践留下10万余个中药处方,6000多个验方、单方,但目前的利用率只有1/10左右。已经开发利用的,也多限于粗加工成原料药,为他国企业做“嫁衣”,而日本、韩国植物药产品出口却高达90%。

陕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杜伟介绍,目前中国出口的中药原材料主要销往日、韩等国,日、韩企业进行深度开发和加工,形成附加值含量高的现代中药产品,再出口到中国和欧美,切取世界天然药品市场的大“蛋糕”。

“郎中抓药”抓不出大产业

专家分析认为,目前中国的中药还难摆脱“郎中抓药”的影响,虽然现在用砂锅煎药喝的人少了,但多年来的发展也仅局限在将“砂锅煎药”变成“机械制药”,将难以下咽的汤剂变成较易接受的“片、丸、膏、丹、散”剂,并未完成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和提取,药还得“一大把一大把”地吃。患者很难像服用西药一样,吃一粒、二粒,甚至吃半片就能“药到病除”。这就是我国中药现代化、中药走出国门抢占国际市场的“瓶颈”。

陕西汉江药业多年来一直依托陕南秦岭中药材资源为国外多家制药企业生产原料药。董事长王政军说,在国际上,制剂的附加值是原料药的10倍以上,而我国对中药制剂深度开发远远落后于国外企业,失去了中药产业的大部分利润。国外制药企业通过原料药进行再开发和深加工,可以从一种原料药中开发出10种以上的制剂,而我国现在的水平却平均只有3种。

天津天士力集团总裁闫希军说,眼下许多医生开出的汤剂药仍是手工取量,丸剂和冲剂也是颗粒大小不一、每袋的包装量不精确。煎熬的火候不定、量的多少不定,加之药源地不同,药的成分和疗效就不同。

王政军认为,作为中国的制药企业急需要做的是继续推进配方颗粒饮片的标准化及规模化,加强对缓释剂、控释剂、速释剂、靶向剂的研制。根据不同品种的生产要求,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膜技术、大孔树脂吸附、超微粉碎、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等高新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并通过自动化控制和在线监测手段,实现药品质量的稳定和可控。

中药要走出国门必须学会“世界语”

专家认为,中药要摆脱“郎中抓药”的落后局面,除了现代化的设备和生产技术之外,中医药理论要会讲“世界语”,中药基础性研究要和世界接轨。

陕西省中医研究院院长刘少明说,中医药是几千年漫长的临床实践和多少代“医圣”、“药王”们,以不怕死的精神探索形成的“经验学”理论。这样的理论很难被世界认同。中国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西药的高科技技术挖掘开发这些经方、验方,加强药方的稳定性、可控性研究,能用西医的理论解释中药。事实也证明,作为中药组成部分的提取药,由于其有效成分的可知性和可量化,正在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在欧美、东南亚等国家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据了解,由国家8部委牵头完成的《中药现代化纲要》中提出,计划在2002年到2010年的8年之间,建成两个资产规模50亿元的中药企业和10个30亿元的中药企业,创造规模化效应,实现中药产业现代化,使其成为入世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