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不断风光上市整体经营业绩却出现首次滑坡

时间
2004-09-10

2004年上半年我国医药行业的经营数据基本上都已经面世。对于关注医药行业的投资者来说,哪些变化值得关注呢?

滑坡

2004年以来,虽然我国医药经济仍然保持一定增长,但销售和利润增长明显疲弱。2003年我国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962亿元,比2002年增长19.2%,而今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6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6%,比去年全年增幅回落约4.6个百分点。2003年我国医药工业共实现利润273.95亿元,比2002年增长25.8%,而今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工业共实现利润总额141.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利润增长幅度几乎仅为去年全年利润增幅的六分之一。今年上半年,医药企业迎来了我国证券史上的一个上市高峰,截至今年8月底,沪深股市医药类上市公司达到114家,今年2月~8月共有15家医药公司上市,其中中小企业板块有8家。虽然医药企业不断风光上市,但是医药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却出现首次滑坡。2004年上半年,包括8家医药商业上市公司在内的114家医药上市公司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9.20亿元,同比增长了16.50%;实现净利润30.77亿元,同比下降了4.15%,整体出现了首次滑坡。

成本

2003年下半年以来,部分化工产品如冰醋酸、丙酮和丁醇等的价格大幅上涨,涨幅高达20%~50%,使得化学制药企业的成本明显上升;同时发酵工业所需的原材料如玉米、淀粉、大豆和葡萄糖等的价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涨幅在15%~30%;加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引起的能源短缺,使得电、煤、油等能源价格明显上涨。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明显提高了我国医药工业的生产成本,这对原本毛利率不高的大宗产品,如青霉素等抗生素产品的利润产生了严重影响。虽然无法综合测算上述因素到底给我国医药行业造成了多大损失,但是投资者通过鲁抗医药2004年半年度报告可以看出其影响是巨大的,“受国内投资和需求增长、‘三农’政策及国际石油价格持续增长的影响,上半年公司所需原辅材料如煤炭、淀粉、豆油、三甲基氯硅烷、BSU、丙酮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升高2,165.48万元”。鲁抗医药上半年主营业务成本为38,532万元,主营业务利润为8,239万元,上述成本的上升使得鲁抗医药的综合生产成本提高了5.62%,主营业务利润大幅下降了21.81%。

杀价

近一年多来医药产品尤其是化学药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在我国,化学制药基本占据了制药工业的半壁江山。由于不少医药上市公司兼有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等,为了能更准确地反映子行业的经营情况,我们将兼有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但是没有一项突出的上市公司归入了医药综合板块。2003年上半年,由于受非典和国际原料药物需求旺盛的影响,化学制药上市公司净利润整体比2002年同期增长了25.31%,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达到3,535万元,直接拉动了整个医药上市公司净利润(可对比口径)同比增长16.59%。然而,今年以来,国际原料药物市场非常疲软,维生素C和青霉素等大宗产品竞相杀价,目前的价格分别只有去年同期的45%~55%;再加上国家对24种抗感染药物实施降价、中小医药企业上市摊薄平均净利润和前述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按可对比口径,化学制药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下降到2,777万元,同比下降了7.71%(这其中已经包括海正药业和华海药业等业绩大幅增长的原料药物上市公司,否则下降幅度更大);从其他板块来看,生物制药、医药商业和医疗器械分别同比增长8.45%、2.12%和8.24%,中药和医药综合板块分别下降1.81%和7.31%。由于中药、生物制药、医药商业和医疗器械的净利润基本稳定或略有增长,因此医药综合板块的净利润下降主要还是受到化学制药利润滑坡的影响。整体来看,化学制药行业利润的下滑直接拖累了医药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使全行业平均净利润仅为2,699万元,同比下降了4.15%。

国企

近年来,困扰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大型国有企业增速不快或者增长的含金量不高。同其他行业公司的规模相比,医药行业内应该说没有“恐龙”型的企业,但有“大象”型的企业。2004年中期报告显示,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10位的医药上市公司都是国有控股企业(表2)。虽然医药行业中民营资本力量不小,但截至目前,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在上述前10名医药企业中,医药商业企业占据3席,分别为上海医药、南京医药和桐君阁,工商综合企业占据2席,分别为广州药业和太极集团,剩余基本上可以算是医药工业企业。由于近几年医药商业企业扩张步伐加快,主营业务收入整体快速增长,但增长含金量较低,效益不好,净利润增长缓慢。在大型医药工业企业中,包括哈药集团、华北制药、同仁堂和三九医药的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都落后于医药上市公司16.50%的平均水平。这些“大象”企业应该有生存危机意识,因为它们的增长速度已经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表明它们的市场份额正在被竞争对手逐步蚕食。

家族

中小企业板块诞生以来一直颇受市场关注,尤其是目前占该板块1/4左右席位的8个医药股更是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力。我们看到,中小企业板块医药股中,多数企业为家族企业。不可否认,截至目前,家族企业仍然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这体现在这些中小医药股上市之前的良好成长性上。2004年上半年,这8家中小医药上市公司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881万元,同比增长18.00%,略高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平均净利润为1,98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7.55%。其中,新和成在维生素A和维生素E,华邦制药在皮肤科用药,华兰生物在人血白蛋白,威尔科技在超声诊断设备,鑫富股份在维生素B,京新药业在抗感染原料药物,科华生物和达安基因在生物技术诊断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较高,表明这8家中小医药上市公司在各自的细分市场都有较为重要的市场地位。然而,这些上市公司可能存在发展空间有限、家族控制和业绩诚信等风险。比较中小企业板块医药上市公司、今年在主板上市的医药上市公司、医药绩优股代表上市公司和医药上市公司整体2003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表3),可以发现,医药上市公司整体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最低,其次是绩优医药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而今年上市的医药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板块的医药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很高,看来业绩注水的可能性不小。

机会

尽管医药板块整体比较低迷,而且预计这种状态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个性化差异非常明显,我国证券市场上仍然聚集了一批业绩不断成长的优秀医药企业。比如,有些新生代的原料药物上市公司近年来成长势头迅猛,他们瞄准了专利刚刚过期或者即将过期的、市场容量极大的心脑血管原料药物,其典型代表有海正药业和华海药业;有些上市公司不断进行技术革新,降低生产成本,其典型代表有天药股份和鑫富股份等;有些原材料资源有限或者稀缺的中药上市公司也在不断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典型代表有云南白药、片仔癀和东阿阿胶等,其产品价格出现逆势上升;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不断研制创新药物并推出新产品,其典型代表有恒瑞医药和天士力等。投资者可以从具有良好发展势头及前景的企业中寻找投资机会。(作者单位:东吴证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