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亏转盈后再次亏损ST中西业绩缘何再度"变脸"?

时间
2004-09-16

ST中西又亏了。

这是ST中西继2003年6月退市“宽限期”将至扭亏转盈后又一次陷入经营亏损的泥潭,是在经历洗心革面的资产重组之后的再度“变脸”。

ST中西披露的200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ST中西1至6月主营业务收入12,405.66万元,同比下降约7.1%;净利润负872.93万元,同比下降180.12%;每股收益-0.04元;每股净资产-1.98元。

尽管投资者对于ST中西上年度扭亏为盈、得以顺利保牌,对于其发展趋势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但是如此之快的再度“变脸”,还是令投资者不免惊讶。

资料显示,ST中西上年成功保牌是原控股股东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药集团)“官复原职”的结果。2000年7月,上药集团将所持ST中西5,693.9896万股国家股全部转让(实为“托管”),随后该部分股权辗转落于中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之手。“中科操纵股市案”(简称“中科案”)东窗事发后,上药集团收回股权,又于2001年3月将该股权转让(托管)给申华控股。由于申华控股入主ST中西后,主营转型失误,再加上申华控股内部引爆“仰融案”,致使上药集团2003年8月与申华控股解除国家股转让(托管)协议,重新执掌ST中西控股权。

此时,ST中西早已被“中科案”和“仰融案”折腾得不成样子,不仅2000年、2001年和2002年连亏三年,保牌系于一线,而且连连资金“失血”和亏损已导致严重资不抵债,濒于破产的边缘。上药集团动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终于在2003年6月30日退市“大限”之前力保ST中西扭亏转盈。

那么,ST中西上半年业绩缘何再度“变脸”呢?

资产置换方案:上报半年杳无音讯

从ST中西半年报清晰可见,身为控股股东的上药集团,为了延续ST中西经营出现好转的势头,可谓不遗余力。资产几近被掏空的ST中西没有从事正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上药集团为ST中西提供贷款或贷款担保支持,合计金额10,653.43万元;ST中西在申华控股主政期间,曾欠下申华控股等企业巨额债务,上药集团出面翰旋,经过反复协商,申华控股等企业同意放弃ST中西欠债合计金额27,800万元。

正是在上药集团鼎力相助之下,ST中西经营得以恢复,主营结构亦悄悄地发生积极变化。ST中西目前主营包括农药和医药制剂两大板块。这是在申华控股主政时期力主上马医疗器械而弃置的“废墟”上重新恢复的。半年报显示,公司毛利率偏低的农药主营业务收入4,234.05万元,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35.18%;而毛利率超过50%的医药制剂主营业务收入8,171.61万元,比上年同期显著上升36.7%。这种积极的产品结构变化,无疑为ST中西日后重返正常发展轨道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事实上,自从重新入主ST中西,上药集团就把ST中西主营重构、最终形成自负盈亏的长效机制,纳入通盘计划考虑。上药集团旗下就上市公司而言有上海医药,而上药集团控股股东华源集团旗下有涉药的上市公司华源制药,前者以医药商业为主,后者以制药工业为主。对上药集团来说,帮助ST中西重新构造主营业务的运作空间主要在内部,包括上海医药。这种重构的目的,既要有利于ST中西今后能够持续经营,又不能损害自身利益,尤其是上海医药的利益。更重要的是,重构计划与目的要与华源集团整体医药发展战略相吻合。

上药集团正是这样做的。

2003年11月,由上药集团主持的ST中西董事会推出了一个极具匠心的资产置换方案。其大意为,ST中西将旗下农药事业部包括存货在内的资产、将对上海中西药业制药厂等企业的股权和债权,转让给上药集团旗下上海医药工业有限公司(简称上药工业);ST中西及子公司上海中西医药有限公司受让上药集团持有的上海远东制药机械总厂全部股权;ST中西以上海市民东路158号房地产与上海医药持有的上海华氏大药房有限公司(简称华氏大药房)90%股权进行置换。

对ST中西而言,通过实施上述资产置换,ST中西减轻了沉重债务的压力,剥离掉部分不良资产,使主营医药制造和医药商业相应凸显。特别是华氏大药房的置入,令ST中西可望获得相对稳定的业务收入和净利润。资料显示,按现水平预计,华氏大药房每年大约为ST中西提供约1,500万元左右的净利润。

然而,由于该资产置换方案所涉置入资金总额超过ST中西2002年度总资产50%,按规定属于“整体性的重大资产重组行为”,需报请证监会备案。而证监会审核意见截至2004年6月30日也没有下达,致使ST中西资产置换方案一直无法实施。

历史遗留问题:影响深远阴魂不散

导致ST中西再度“变脸”的更深层次的因素,当数“中科案”和“仰融案”这两大“历史遗留问题”了。

当上药集团2003年8月从申华控股手中接下ST中西这个“烂摊子”时,ST中西债台高筑、入不敷出。同年9月末的季报显示,ST中西股东权益为负4.07亿元。亦就是说,此时的ST中西每股资产为负1.89元。虽然上药集团为ST中西实现保牌做了大量的减免各种债务、剥离不良资产、注入优质资产等努力,甚至为ST中西承担大约2.4亿元担保贷款的连带责任,但是远远不能消除ST中西的累积财务亏空和负债沉重带来的压力。而这正是“中科案”和“仰融案”种下的祸根。

如果说“中科案”是致使ST中西从一个业绩尚可的公司沦为巨额亏损公司的“罪魁祸首”,那么仰融接手ST中西、将其错误地导入所谓“医疗器械主营”又因“仰融案”爆发撒手而去,便成了ST中西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的“冷面杀手”。据当时的资料,“中科案”主事人利用股东权利,从ST中西抽走巨额资金,一方面违反规定以ST中西名义买卖股票;另一方面又由ST中西出面四处借贷,供“中科案”主事人操纵市场、操控股价之用。“中科案”揭发后,主事人逃之夭夭,留给ST中西一笔巨额债务和严重经济损失。仅2000年,ST中西由上年盈利变成亏损15,014.93万元,其中单是由“中科案”主事人以ST中西名义参与买卖股票被迫斩仓割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1,996万元。而“仰融案”的主要遗留问题在于,ST中西被迫放弃原主营医药制剂和农药,大举借贷(包括担保、互相担保)投资开发所谓“医疗器械”,最终旧账未清又添新债。

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30日,ST中西涉及“历史遗留问题”的重大债务诉讼事项高达13项。其中有“中科案”主事人以ST中西名义向银行借贷延续的,有ST中西自行借贷无力偿还的;有ST中西子公司借贷、ST中西担保而承担连带责任的;还有ST中西与其它公司互为担保人而承担连带责任的,等等。粗略统计,涉及金额约4亿元左右。

如此巨额的债务,摆在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面前都无疑是“难以承受之重”,更不用说早已是“负资产”的ST中西了。这足以解释ST中西经营业绩何以再度“变脸”。

可以说,ST中西账面上重新扭亏转盈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快速踏上轻装上阵、正常发展的道路。因为巨额债务将始终是ST中西绕不开的难题、抹不掉的“硬伤”。

或许,未来ST中西业绩“变脸”还会发生。(股市有风险,入市须慎重。本版股评文章均属作者个人观点,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