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禽流感面前企业与政府博弈的可能与限度

时间
2005-10-31

新华社10月25日报道,由于担心禽流感在人群中爆发,世界各国正在加紧储备“达菲”等抗流感药物,“达菲”的供应已经出现短缺迹象。但拥有“达菲”专利直至2016年的罗氏公司,则以生产工艺既复杂又耗时、药品质量要求高等理由,拒绝放弃专利权。这一做法遭到了多方谴责。

确实,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达菲储量不足的问题,一旦大规模爆发疫情,药物供应将难以为继。而罗氏的产能需要在一年以后才能达到高峰,届时疫情可能早已失去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及早取得罗氏的授权并量产达菲,以期在疫情爆发的初期加以扼杀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经济博弈将会主导未来疫情防范和控制的走向。

虽然源于对创新的激励,市场经济需要保护私人企业的专利权,但是在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况下,政府有权利、企业也有义务破除专利权的束缚,使公众安全得到保障。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公众安全这一政府提供的公共品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出保护市场经济中个人利益的范围。这一论点为我们提供了政府征用私人企业专利权的经济解释。

当然,现实的情况远比理论复杂。类似于“关税壁垒”,私人企业可以找到其他借口来掩饰其控制市场的野心,如其他可供选择的生产者缺乏相应的技术条件、产能有限等等,我们将之统称为“壁垒效应”。如罗氏在其声明中指出:“考虑的并不是专利权,而是生产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博弈的另一方———政府的现实选择是一方面积极要求得到符合市场经济条件的授权;另一方面,则对企业的行为提出质疑,甚至提出威胁,要求企业作出妥协。

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博弈的均衡可能存在多个,其中包括企业和政府双赢与双输的均衡。出于对人类社会安全的大局考虑,双方应当尽量避免双输的结局出现。保证实现这一均衡的条件是政府认识到单纯的征用毕竟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事实上企业开发相应的产品(如达菲),耗费的资金巨大,政府应适当给予一定的补偿。当然补偿可以是经济形式的,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如以优惠的条件允许罗氏在国内建立生产基地,销售相应产品等;同时,企业也应该认识到自身的发展必须依赖政府的支持。一方面政府提供的各项基础层次的研究为企业在应用层次上的研究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像罗氏这样的行业巨头,要想在世界范围内立足,离开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是难以想象的。因而企业有责任回馈社会。另外,企业还需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如果企业为了自身的短期经济利益而不顾公众的生命安全,那最终必将为公众所唾弃。(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