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钱怕得病存钱为治病 医疗之忧成内需之瓶颈!

时间
2005-12-28

世界银行上个月公布的最新《中国经济季报》指出:“包括医疗在内的社会保障网络的欠缺,是中国经济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老百姓需要攒钱,以备就医的不时之需。

挣钱怕得病

河南籍在京打工的吴先生,今年10月生了脑瘤,做手术除了用尽了他这几年打工所有积蓄,还找老乡借了1万多元,终于在11月做了手术。大病初愈后的吴先生说,出外打工最怕的不是生活苦、工作累,而是生病。因为没有医疗保险,看病太贵,往往是病得实在扛不住了才去医院。像吴先生这样没有医疗保险的人,不在少数。

即便是城市里有固定收入的人,大都也会因看病太贵太麻烦而把去医院看作生活中的一大难题。为了几百元的医药报销单,常常要在各个部门辗转。

中国社会科学院12月21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全国有65.7%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卫生部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约有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应住院而不住院。在农村这种情况更是突出。

花钱难负重

卫生部统计,过去20多年间,我国的卫生总费用从1980年的143.2亿元,急速上涨到2003年的6623.3亿元,涨幅高达1500%。

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有明显欠缺,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二是现有体系中各个层次的运行还没有纳入正轨,成效并不显著。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区医疗服务等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三是政府对国有医院的补偿过低。在追求利润的诱导下,医院常常给患者开大处方,药价虚高,患者不堪重负。

在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对191个成员国的卫生总体绩效评估排序中,中国仅列144位。一些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村贫困人群没有钱看病,甚至因病致贫;富裕社会成员的医疗卫生需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

存钱为治病

在目前的中国,很多人喜欢存钱,不敢消费,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看病。

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已超过13万亿元。与此相呼应的是,我国最终消费率却连续多年走低。近5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分别为61.1%、59.8%、58.2%、55.5%、539%,消费率持续下降。十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近20个百分点。

专家指出,人均储蓄过万元以及消费率的连年走低,体现了目前居民对未来风险的不确定心理。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府在削减医疗改革等职能和负担的同时,社会没有形成有效的机构来承接相应的职能和负担,导致了居民对未来风险和收入预期的不确定,使其降低了消费意愿,进而加大了预防性储蓄。

在世界银行看来,包括医疗在内的社会保障网络的欠缺,是中国经济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世界银行上个月公布的最新的《中国经济季报》指出,对大多数中国城镇家庭来说,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目前已成为家庭负担中的最主要部分,占据了他们收入的大部分。“未来养老、医疗及教育成本的不确定性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的储蓄,而只有消除这种不确定性才能促进个人消费。”

有关专家建议,医疗、医保和医药是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3个组成部分,只有3个方面协调运作,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首先,政府对公立医院或其他非盈利医疗机构正确定位,通过适当的补偿机制转变医院“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其次,政府要下决心彻底解决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中的问题,扭转药品虚高定价的局面。第三,调整好医疗保险供、需、保各方利益。

“这样,人民花钱没有了后顾之忧,总需求就会大大提高,国家经济情况就会大大好转,经济进一步发展,也就有了深厚的动力。”这位专家说。

在临近2005年尾声的时候,本报连续3期推出拉动内需之系列综述,但依然难尽其意。原因在于扩大内需、鼓励消费这一话题涉及到方方面面,关系到上上下下,既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又事关未来经济发展。

编辑点评:扩大内需是系统工程

在2005年末,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一项调查格外引人注目:看病、上学、住房……是中国人最头疼的几件事。过去数年中,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下不断攀升的投资率加剧了投资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对外需的依赖则给中国带来了日益加剧的贸易摩擦。于是中央高层为2006年的中国经济定下了基调———扩大内需。但看病、上学、住房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妨碍掣肘了内需的扩张。

百姓们关注,明年,究竟能够在看病、上学、住房等方面取得哪些突破?2006年,内需命题真的会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惊喜吗?

这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看农村,传统、低效的农业耕作模式和劳动生产方式仍然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脆弱的农村经济让“靠天吃饭”的农民们即使喜逢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也难撑满腰间的荷包。稍好些的也只是年复一年地将挣来的钱攥在手心里而不舍花掉,以备孩子上学和老人生病、娶媳妇盖房。

在城市,多数城里人也一样要攒钱供孩子读书、攒钱治病、攒钱购房……对未来的担忧,抑制了他们的消费意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教育改革、医疗价格改革、住房改革,导致了教育费用、医疗费用和房价的猛涨,许多家庭因此不堪重负。社保体制不完善、医疗和教育费用高企的转型中,想让居民从口袋中掏出人民币消费,无疑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

要消费,首先要让贫穷的富起来,比如增加农民的收入,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有钱可花;还要让相对富裕的人舍得掏腰包,比如完善各项社会保障体系,让城市居民没有顾虑地花钱。

经济快速增长,使中国越来越具有了为人民排忧解难的底气和实力。以取消农业税、农村义务教育费用全免等为序曲,增加居民收入、完善整个社会的医保体制等一系列新政将依次出台,政府将逐渐加大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投入。相信不远的将来,当人们以更轻松的心态面对生活时,正常的消费需求不需要“刺激”便会释放出来。(赵秀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