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打造中医药强市生物医药将成第四大支柱产业

时间
2006-10-25

作为华南地区医药市场的中心城市,广州的中医药事业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广州乃至整个广东省都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今年1月份,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广州、深圳、佛山等市为龙头,把广东建设成为中医药强省。为贯彻广东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精神,全面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10月12日,广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建设中医药强市会议,出台了建设中医药强市五年规划,宣告广州市中医药强市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与此同时,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传出喜讯,广州已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认定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到“十一五”期末,广州的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成为继电子信息、汽车、石化三大产业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这给广州的生物医药特别是中药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现状:中药大省实力雄厚

广州的中药产业历史悠久,中成药生产自隋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一批优势中药企业群体初步形成。迄今为止,广州市有中成药生产企业40多家,均通过了国家的GMP认证。中一药业、白云山和黄中药、王老吉、星群药业、奇星药业、陈李济、潘高寿、敬修堂等均是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成药企业。其中,陈李济、潘高寿、敬修堂、王老吉4家为中华医药老字号企业。广州的龙头医药企业广药集团是中国第二大医药企业集团,其2005年的中药销售额达33亿元,占广东省中药制造业销售额的36.97%。广州中成药的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利润等各项技术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拥有消渴丸、复方丹参片、华佗再造丸、夏桑菊、板蓝根颗粒、抗病毒口服液、咳特灵、王老吉凉茶、蛇胆川贝系列、清开灵系列等9个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中药产品。

近年来,广州的中药研发体系不断完善,专业队伍不断壮大,基本形成了适应现代中药研究开发规范要求的研发体系,组建了多个国家级研究基地和省级重点研究室。例如,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成了“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中药GCP中心”、“国家中药GLP重点实验室”;依托广药集团建成了“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新药临床前安全评价实验室”;依托中山大学建成了“广州现代中药质量研究开发中心”、“药物药理药效评价实验室”等,形成了包括中药新产品研发、安全性评价、质量标准研究、临床研究、产业化开发在内的中药研究开发体系。

规划: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广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宁在建设中医药强市会议上指出,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开展建设中医药强市工作,既是深入贯彻党的中医药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充分发挥广州市中医药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市民医疗保障水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

在建设中医药强市的五年规划中,广州市中药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加强中药新剂型的研究,重点扶持建设15~30个地道中药材GAP产业基地;加快中药饮片颗粒和精制饮片的研发和市场开发;到2010年,企业研发投入达到销售额的5%以上,开发出30~50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单个企业单个品种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中药3个、超5亿元的5个、超1亿元的10个,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在中药通过国际认证正式进入国际药品市场方面实现零的突破;培育4家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到2010年,争取培育中药工业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的企业1家,超20亿元的企业3家,超10亿元的企业5家;营造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并实现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仓储、统一质量、统一配送的零售连锁“名店工程”;建造年销售50亿元以上,实现自动存储、自动拣选和功能齐全的计算机仓储管理的现代化中药物流中心,形成辐射中南的大市场网络。

据悉,广州市政府将发挥广药集团的综合优势,带动广州中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形成广州中药生产的核心基地和中药企业梯队;培育科学城、白云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等园区成为广州市的中药产业基地。

未来5年,广州市将在以下四个领域重点发展中药产业。一是建设国家级中药现代化技术创新平台:支持在建的国家级相关研发平台建设,使其硬件和软件系统适应中药创新的需要;筛选一批已通过国家验收的中药现代化技术创新平台,力争在2~3年内通过国家认证。二是研究开发一批现代中药:选择一批对重大疾病有确切疗效、使用安全、质量可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现代中药集中力量进行研发,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病毒性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的中药;筛选一批对重大疾病和疑难病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市场潜力大的名优中成药品种进行现代化二次开发;扶持1~2个中药品种开展国际化的研究开发,争取进入一些发达国家的药品注册程序。三是推进中药制造技术现代化:建设广州药业中药前处理提取中心,实现对中药材进行集中处理,以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水平和运作效率;组织实施5~10项中药提取分离纯化的高新技术、新辅料和新制剂以及计算机在线检测和系统集成技术、现代中药提取分离技术装备等产业化项目,提升中药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是开展特产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以广州中成药企业的中药品种为依托,充分利用广东的中药资源特色和传统优势,开展岭南濒危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推进岭南特产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与产业化开发。

亮点:主抓创新 提升技术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创新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广州市政府提出,在中医药强市建设过程中实施科技提升工程。一要创建中医药应用的研发平台,对名中医验方、民间验方、偏方和临床疗效显著的方剂进行开发应用;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制订知识产权战略,培养从事中药国际经贸与知识产权保护的高级人才,保护专利技术、产品、商标和商业秘密。二要积极推广中药生产的关键技术,促进超临界萃取、大孔树脂吸附纯化、膜分离和浓缩、喷雾和冷冻干燥等新技术、新装备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现代化。三要将恶性肿瘤、病毒性肝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及常见病、亚健康等纳入重点研究领域,组织联合科技攻关,研发出具有知识产权、疗效确切、质量稳定、剂型先进的传统中药、现代中药、天然植物药和保健食品,打造广药的“大品种”品牌。

未来5年,广州市将构建中药产业技术创新十大平台:一是建立传统中药、现代中药、天然植物药、保健食品的新产品研究开发平台;二是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研究平台;三是建立药品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平台;四是建立中药活性物质筛选平台;五是建立中药质量控制平台;六是建立中药工程技术平台;七是建立中药临床评价平台;八是建立标准实验动物的支撑技术平台;九是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平台;十是建立为中药研究、生产、开发、质量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的公共信息平台。

保障:政策扶持文化先行

张广宁指出,为了保证中医药强市建设规划顺利实施,广州市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价格主管部门要制订扶持鼓励企业生产经营优质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产品的价格政策,对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进行工艺技术改造及企业开展中药共性、关键生产技术研究所需进口设备按有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相关部门应研究出台医院招标过程中对名特优中药产品的倾斜政策,对名特优中药产品在医院招标的综合评分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加分。各地对发展中药种植应给予各项农业优惠政策支持,鼓励中药工商企业参与中药材基地建设,发展订单农业,保证中药材质量。

广州的岭南中医药文化积淀十分深厚。为此,“十一五”期间,广州将以建设好荔湾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为契机,推动中医药文化向一、二、三产业渗透,塑造岭南中医药的良好形象,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服务,延伸中医药产业链。具体来说,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公众传播活动,在广州大学城建设一个集中医药历史博览、成果展示和科技交流于一体的大型中医药博物馆;筹建白云山和黄神农草堂现代中药博物馆,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向公众传播中医药文化,增强广大群众的中医药保健意识,为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饮食为一体的中医药文化名城。

扩大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一直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奋斗的一个重要方向,广州市提出,要利用广州的地域优势,促进鼓励广州市中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要加强中药产业的国际化合作,吸引国内外中药企业落户广州,吸引国内外高校、研究院所、海外智力资源设立中药研究机构;加强与国际植物药研究机构、生产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中药的出口;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注册和国际认证,提高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力争3年初见成效,5年大见成效。”广州市委、市政府对中医药强市建设满怀信心和期待。

业界反响 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陈桂基:

广州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是国家批准开办的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是华南地区较大的药材集散地和境外药材贸易的转口地,也是宣传我国改革开放、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阵地,很多港澳台胞都喜欢到这里购买药材。广州提出建设中医药强市、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将为清平中药材市场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受历史条件的制约,目前的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尚属批发集市性质,未能达到信息化、规范化的水平,而且市场的规模不够大。我们希望能够将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改造成为全国中药产业的交易和物流中心,成为联络港澳、海内外的窗口。到时候,中药材检验与鉴定中心、电子商务与信息查询中心、物流中心将全面运作,全方位的进出口业务将全面启动,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将成为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并成为广州市一个集商贸、旅游、休闲、购物于一体的新景点。

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广宏:

广东省委、省政府今年提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和“文化大省”的号召。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现代中药先锋企业,长期以来积极推进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科普化、大众化“四化”建设。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的知识,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建设神农草堂现代中药博物馆,这也是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的重点项目之一。

“神农草堂”集知识和趣味于一体,疏理展示了中医药5000年的灿烂文化:从最早的《河图洛书》、到后来的《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一直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叶天士的《温热论》;现场种植来自全国的、特别是具有岭南特色的药用植物,包括广东一些名厂、名药、名品的原产植物,用实景激发人们对中医药的浓厚兴趣;另外,还包括传统中医药应用知识的科普和文化的系统介绍。博物馆位于白云山南麓的白云山和黄厂区,最终建成面积将达2万平方米。为兼顾植物种植和工艺展现,增加趣味性,展馆为开放式结构,采用雕塑、浮雕、植物标本、画廊、展墙和多媒体等多种表现手法。

“神农草堂”虽然由企业发起和建设,但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公益项目。今年5月,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等领导,主持了该项目的启动仪式。雷于蓝副省长希望,能将此打造成建设“文化大省”和“中医药强省”的样板;将来亦可作为向海内外人士展示中医药文化、特别是岭南中医药文化的窗口。作为白云山和黄主要大股东的李嘉诚先生对此也极为肯定和支持。他日前特地表示:“为弘扬中医药文化而新建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诚具创意”,希望“能将中药治疗及养生理念推广,让更多群众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