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产业:以循环经济促可持续发展

时间
2008-09-05

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将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倪岳峰介绍,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它主要是通过建立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从“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将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

作为传统产业,目前,中药产业发展面临着野生资源耗竭、药用植物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下、药材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中药生产比较效益不高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如何在这项传统产业内积极有效地推行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赢”,成为业内人士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中药生产:药材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药物药生产国。中药现代化战略实施十余年来,中药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中药产业现代化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资源浪费等问题,却制约着中药产业化的步伐。

近年来,中药材资源利用不够合理,导致野生药材资源耗竭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黄晖研究员指出,我国野生药材资源因缺乏保护而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由于对一些名贵的处于濒危的中药材种质资源的保护和优质中药材的引种栽培研究缺乏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这部分资源正以“越贵越挖、越挖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走向衰竭,有的品种甚至面临枯竭的危机。以虫草为例,“非典”以后,虫草价格一路狂飙,过度采挖导致其数量急剧下降。25年前,虫草生长密集区每平方米的产量高达20~46条,而目前最密集区的产量仅为每平方米1~5条。据统计,我国濒危动植物药材已达100余种。黄柏、石斛、杜仲等中药材野生资源都逐渐减少,有些品种甚至已经无法提供商品。从药用角度来看,该类植物所含有效成分是其他植物所不能代替的,如果不加以保护,一旦灭绝就会失去其遗传多样性,造成种质及其药物短缺。从生态安全角度来看,生物群落是重要的“基因库”,更是生态安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生物物种的丧失对生态安全的破坏将是无法挽救的。

事实上,在部分野生资源走向衰竭的同时,中药材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也受到破坏。黄晖表示,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应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应保持平衡。大部分中药材以根茎为药用部分,收获时其生物量全部或大部分有机物质输出农田生态系统,根茬、秸秆很少还田。随着药材种植年限的增加,轮作单一,施肥不合理,土壤有机质和氮、磷等农田养分入不敷出,养分元素比例失调,土壤肥力逐年衰退,导致药材产量降低,质量下降,经济收益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恶化,不少品种种质资源迅速减少或消失,优良种质退化,品种和蕴藏量下降。特别是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和有机农药对中药材生产还带来污染等问题。

此外,中药产业资源浪费问题还表现为药用植物副产品资源利用率低。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卫权指出,中药产业以获得药材、饮片、提取物、成药为主要目的,但在药用植物总量中,许多药材(药用部位)只占药用植物较少的部分。药材生产基地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是非药用部位,如根茎类药材的废弃物为枝叶,果实类药材的废弃物为根、茎、叶,花叶类药材的废弃物为根、茎等。这些废弃物大多堆放在田间,废而不用。不久前,九三学社贵阳市委员会对该市9家中药制药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该9家企业每年生药投放量达2100吨,药渣产生量达1500吨,而该市目前有70余家通过GMP认证的中药制药企业在进行生产。以此推算,这些企业每年废弃物药渣的排放量要超过其他行业同等量企业废弃物排放量。

行业发展:缺少科学统一规划

近年来,尽管中药产业发展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但从小农经济、药材集市、作坊式手工业发展起来的中药农业、中药商业和中药工业,基础薄弱,缺少规划,诸多因素制约其可持续发展。

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涉及农学、林学、生态学、生物化学和药学等多学科,需要农业、林业、工业和商业等各级主管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完成。贵州省中医药研究院冉懋雄研究员表示,导致我国野生药材资源耗竭的主要原因是,在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同时缺少对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规划、统一协调,以及保护中药资源的有力措施。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负责中药资源保护工作,资源普查中断,家底不清,政府决策部门缺乏基础数据,无法正确引导中药材生产。

“目前,植物原料成为世界原料药市场新宠,中草药研发及产业化已成为热点,世界性植物原料开发高潮涌现。”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有关人士表示,我国作为中药资源的主产地和主消费地,对中药的进出口应该有长远目标和战略眼光。我国中药出口额虽然连年保持着上升势头,但仍存在着低附加值的中药原材料出口所占比重过大的结构性问题。据统计,2007年,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额达到15.4亿美元。其中,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最多,为4.8亿美元;中成药出口额则仅为1.5亿美元,仅占中药类产品出口总额的12.98%。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使我国中药产业陷入内外夹击的困境:一方面,日、韩等国从我国进口中药材后通过研发和加工,制成附加值较高的“洋中药”,抢占国际市场并从中获得高额利润;另一方面,中药材的大量出口使我国中药资源日益稀缺,难以为继。

“从社会及区域的层面缺乏科学规划,没有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中药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是制约中药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因素。”黄晖强调,产业相关利益群体之间具有物质代谢和共生关系。药源基地、制药企业、生物肥料企业应该按照生态产业链发展的要求,将一系列彼此关联的生态产业链组合在一起,通过企业和产业间的废物交流、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帮助企业摆脱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比如中药提取生产工艺,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工艺条件和生产方式比较落后,资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且远离药源基地。这样不仅不利于提高中药生产经营的规范化和集约化水平,提取后的废渣也不方便加工成生物肥料,补充农田肥力,且药材运输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下。

未来模式:坚持循环经济理念

循环经济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战略目标。循环经济的内涵切合以药材资源为依托的中药产业属性和发展要求。专家指出,中药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模式,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及公众共同努力,通过健全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相配套的相关法规体系、开发绿色化技术、规划产业供应链布局等措施推进。

“循环经济的实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必须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需要法律、法规予以保障及政策引导。”黄晖指出,《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对中药产业走向循环经济道路是一大契机。尽管这部法律的内容比较原则,约束性条款不可能太多,草案的内容较多属于引导、促进的规定,但今后可以据此制定和完善配套的有关中药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体系。这些法规可以使用经济激励和刺激手段来调控中药产业的发展,倡导产业发展生态化和消费绿色化理念。政府应使用价格、税收政策和法规等手段,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例如,通过制定相关的配套法规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进行公开监督;制订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中成药生产分属原料生产和制剂生产两部分,引导中药提取业集中于药材主产区,以提高中药生产经营的规范化和集约化水平。

此外,发展循环经济应遵循技术为先的原则,加强绿色化技术开发。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章永泰研究员认为,当前应重点开发有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消耗和废弃物、污染物排放的技术;研究揭示中药材种植地土壤肥力的变化趋势和土壤有机质、全氮等养分构成,运用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将药用植物的非药用部位和提取后的药渣等废弃物进行加工处理,退回农田。据悉,近年来,国内部分中药制药企业在逐渐树立循环经济理念,积极开发相关绿色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