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维护利益链条药厂医院狼狈为奸硬销抗生素

时间
2004-02-03

广州市民刘先生今年春节感冒后得了扁桃体炎。在广州一家三甲医院就诊治疗,医生给他开的都是高档抗生素,经过几天输液治疗后,扁桃体肿胀消除了,但结账时却发现费用高达1000多元!一位医生朋友后来告诉刘先生,今后他再患感冒或扁桃体发炎时,普通药物短期内很可能根本无效,必须使用越来越高档的抗生素。

刘先生的经历具有普遍性。记者从采访中获知,在药价虚高的大背景下,这种被医院称为“正常现象”的非正常现象,其背后真正的原因是抗生素生产销售的利润太巨大,以致药厂医院上下联手,共同维护这条利益链。

药厂:原料降价药价上涨

一位在某抗生素生产企业工作过十余年的业内人士透露,在过去五六年里国际抗生素原料药市场价格一直在不断下降,而且国内不少企业采用的其实并不是进口的原材料,因此成本其实十分低廉。

但某些抗生素还是动辄标上数十元甚至数百元的高价。同时由于单种抗生素的生产企业常常多达两三百个,这就直接导致药品流通渠道混乱,抗生素高价中的相当一部分实际上是用于支付这些环节的费用了。而另外的一部分费用则被厂家用于前期推广中对医生的“教育”。

医院:抗生素消耗占五成

省某医院一位门诊医生举了个例子,一位患急性肠胃炎的病人,如果循正常途径治疗,花费在200元左右,且基本当天就能出院,但一旦用了抗生素之类的药品,费用通常可以升高到1500元!

一位东北某大药厂医药代表告诉记者,省内三级大医院每年消耗的抗生素金额占所有药品金额的40%~50%;二级和基层医院所占比例更高,达到了50%~60%。某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该院每年销售前三位的药物均为抗生素。去年,15种最畅销药物中抗生素药品就占11种。此外,静脉注射已成了滥用抗生素的新途径,该院静脉应用抗生素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过敏、耳聋,有些抗生素还会对骨骼发育起抑制作用,由于儿童器官生理功能不成熟,接受抗生素会有更多危险。

同样是抗生素,一支青霉素和一支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价格差可以达到十几倍甚至数十倍。在很多时候,医生为了拿回扣,为病人开的抗生素越来越高档。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药越贵,医生越愿意开,医院越愿意进货。

新规定制止不了医院滥用抗生素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管理局近5年的不完全统计,上海、武汉、杭州、重庆、成都等大城市每年药物使用的总费用中,抗生素约占30%~40%,一直居所有药物的首位。上述城市抗生素的使用费用达到了1.4亿到7.1亿元不等。

据了解,抗生素品种繁多,相关部门在发布降价药品时大部分也只用化学名称,而不用商品名称,老百姓对此大多分辨不清。比如大家熟悉的阿莫西林,国家公布的降价药品名称为“羟氨苄青霉素”,由于搞不清楚两者的关系,老百姓往往就要为本可以只花两块多钱就能治的病付出10倍20倍的代价!

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去年年底曾发出通知,从今年7月1日起,使用和购买抗生素必须凭医生处方。此消息一出,评论纷纷认为有利于遏制抗生素的滥用,然而药品批发商告诉记者,虽然这可以制止药店滥卖抗生素,但药店的销售毕竟只占15%,因此还是制止不了占药品消费85%市场份额的医院滥用抗生素。

卫生部起草使用抗生素指南

据了解,广州人群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已大幅高出周边地区,本市人群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80%已经产生了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广州某医院一位院长坦承,现在治疗一些疾病选择药品已越来越难,凯福隆、头孢三嗪等第三代的头孢类菌抗生素的应用已日趋普遍,抗生素品种的选用明显超前。广州已经是国内与北京一样的病菌耐药性强的重灾区。

据悉,目前卫生部医政司正在起草《合理使用抗生素指南》,这是国内第一个为某类药品制订的指南,也是卫生部首次用行政命令去控制医生对某类药品的使用。《指南》面世后,医生使用抗生素以及医院控制医生使用抗生素将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而老百姓在看病的时候也可以依照指南来判断是否和怎样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