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金四两拨创新千斤

时间
2005-04-21

作为发达国家医药产业的重要板块,在国内还只是个“小行业”——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现状相当尴尬。一方面,全球医疗器械的年销售额已达2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另一方面,国内近70%的医疗器械市场被GE、西门子和飞利浦等跨国公司瓜分。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就有7家,我国每年要花费数亿美元的外汇从国外进口大量医疗设备。而本土企业竞争能力的弱势,源于跨国公司对关键技术的垄断。除了超声聚焦等少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外,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总体水平和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专家指出,强化创新研发能力、提高营销水平、调整产业结构、重视质量管理,是改变不利现状的重要手段。而技术创新更是重中之重。2005年创新基金的重点确定为“突出自主创新的位置”,用意亦是在此。技术创新是一种具有较大风险的技术经济活动,企业对外部环境因素估计不足或无法适应,或对技术创新过程难以有效控制,会造成技术创新活动失败或风险企业经营活动失败。基金的鼓励和扶持,能够增强企业在技术创新风险面前的生存能力,同时引领及整合更为强大的社会资源和民间资本,使之加入技术创新行列。

而后一项功能显然更为重要。

创新基金对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提高竞争力具有重大深远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必须和其他手段相结合。不可否认,“30万元支持种子期项目,无偿资助100万元支持初创期企业,贷款贴息100万元支持扩充期企业,资本金注入1000万元支持成熟期项目试点”,确能“雪中送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资金困境。但相对于资金投入需求巨大的科研工程而言,单靠有限的基金扶持却是“杯水车薪”。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近日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政府对中小企业支持,包括以公共财政基金方式的支持是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做法。这种投入占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的比例不高,但对鼓励社会和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提高竞争力,具有带动作用。我们现在创新基金的总量比起发达国家还少得多,所以进一步呼吁增加投入。但我们的主要工作,还是要放在充分发挥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使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创新基金的魅力,在于它所支持的科技成果,既要有技术上的创新性,又要具潜在或现实的市场需求,金融部门、担保机构乐与于创新基金相互配合,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创新基金因此得以实现对科技资源和生产要素起到“拨动”和整合的作用。但这种“拨动”的发力方式尚待进一步完善,比如资本金注入资助模式的有效引入。有报道称尝试正在进行中。思路之一是委托专业化风险投资管理公司管理投资,这在国外是最活跃、最重要的方式,并可起到培养风险投资队伍的作用。此外还进行以参股方式和风险投资公司合作,拉动对项目、企业的风险资本投入,带动风险投资发展等试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医疗器械的技术创新,意味着国家自然学科的整体突破。这种特质,将是国家基金和社会风险资金投入持久的关注重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