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哪里找你的高利润(未完待续)

时间
2005-06-27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2004年12月底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有连锁医药企业1570多家,连锁门店逾63500余家。但是,连锁药店盈利能力却始终差强人意。据悉,2002年美国连锁药店的平均毛利率是23%。但目前我国销售额排名前15位的零售连锁药店毛利率才能达到23%,其他企业难以望其项背。连锁药店如何能找到并保持高利润,一直是业内的热门话题。

——编者

如今的连锁药店生存着实不易,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连锁药店分会提供的统计数据,2003年全国连锁药店有1/3亏损,1/3保本,1/3盈利;然而到了2004年,全国连锁药店的盈利状况进一步恶化,在某些区域市场有50%亏损,30%保本,只有20%盈利。

有业内人士分析,国内的连锁药店要想盈利,毛利率必须要达到18%以上,因为其房租(约占销售额的4%~6%)、员工工资(约占销售额的4%)、运营费用(约占销售额的2%~3%)、税收(约占销售额的10%)等开支加起来就占了整个销售额近20%。

盈利能力弱,恐怕是国内连锁药店最头痛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是目前连锁药店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所致;有人认为是药价不断下滑、招标购药等因素造成获利能力下降;有人认为是各种经营成本(仓储、配送、管理、场租、人工等费用)过高;有人认为是平价药品超市的超低价位竞争所致;有人认为药品连续多次降价、抗生素限售、药店准入条件放松等国家政策削弱了连锁药店的盈利能力。

笔者认为,除了以上这些原因,连锁药店能否获取高额利润的关键在于盈利模式。

两种模式 各有所长

模式一:高毛利、低流量、低成本。

据有关调查显示,国内的传统药店在垄断经营的时代可保持40%的毛利率,但垄断被打破后,毛利率已降至20%左右。传统连锁药店较少配备职业经理人、高素质的店经理和市场开拓人员,基本上属于“坐商”。但是,一波高过一波的降价潮和平价药品超市的杀入,使倚靠这种盈利模式的诸多连锁药店走到了微利边缘,甚至面临亏损。

模式二:低价位、低毛利、高流量。

高流量带来高销售额,从而通过快速周转提高资产回报率。目前平价药店多靠这种模式来赢利。

那么,选择高毛利模式的连锁药店也必须走平价路线吗?当然不是。

调查显示,消费者去平价药店最常购买的产品是备用药和老年人常用药。平价药店开业超过三个月,其备用药购买比例将不断下降,或者老年人行动不便时,此时的平价药店若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眼球,经营也会遇到难题。

另外,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药品并不是每日生活必需品,因此降价并不能产生持久性的高周转。而且,大部分药品没有价格需求弹性或弹性很小,因此降价并不能百分之百地使需求量扩大。换句话说,低价高流量的模式对药品零售商来说并非最佳选择。

众说纷纭 出路何在

对于连锁药店来说,采取何种盈利模式,并不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盈利模式只要能适合企业发展现状,只要能够增加盈利,就是好样的。但采用与平价药品超市一样的价格竞争肯定是死路一条。

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从根本上说,只有三个出路,一是降低成本,二是提高销售额,三是提高获利水平。笔者认为,目前最适合中国连锁药店的盈利模式是高毛利模式,只有主推高利润产品,才能提高利润。

深入了解一下中国的药品营销环境,就会发现高利润产品的机会有一大把。中国有众多药品生产企业,高价药主要是集中于外资企业的药品和新特药、被炒作的药品上,而且主要在流通环节被拉高了价格。众多普药(也叫大路品种)对于厂家和渠道等各环节几乎是微利,价格低到保本甚至亏损。另外,普药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比如板蓝根有上千家有批准文号,六味地黄丸有几百家有批准文号。不同厂家由于原料、地域、人力成本的差异,价格相差很大。

于是在同类产品中主推高利润产品的模式就出台了,即在所有药品品类中,选择该品类中的一个到两个差价空间大、利润水平高的产品,在自己的连锁门店中,由店员强力主推或者以制度要求店员必须首推。比如不卖“脑白金”,用另外一种褪黑素产品替代,其进货价比“脑白金”便宜很多,利润自然高。又比如,销售“泰诺”的毛利率不理想,成分相同的“日理达”,作为新品牌由于知名度不太高,供货价肯定较低,毛利率就可以提升。

但是,选择高毛利模式必须注意到一些操作细节,我们将在下期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