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给理科学生开设中医课

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时间
2008-10-14

学科学 学中医

200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谌卓,大一的第二个学期一开始,他就在长长的校内公共选修课表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出于一直以来对中医的好奇,他想选修一门与之相关的课程。

“其实与中医相关的课程还是有一些的,但大多属于体育类的课程,内容也是保健、养生之类。”谌卓说:“我想中医不仅仅包含这些,想深入学习一下。”

最后谌卓发现了一门叫做“《黄帝内经》研读”的课程,授课教师是该校化学系教授陶先刚。

据谌卓回忆,这个课程的形式是讨论课:先由老师选定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的一篇文章进行讲解,然后由同学们就文章内容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这种授课方式很吸引我们,虽然中医理论可称得上深奥,但最后选定这门课程的同学还是不少。”谌卓说。

“虽然也不排除有同学是抱着好奇心或者学习一些实用养生技巧的目的来选这门课的,但现在的大学生对中医中药感兴趣的不在少数,选这门课的大多数同学还是真正对中医理论感兴趣的。”陶先刚说。

自1987年起,陶先刚就对中医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着手从事学习研究工作。1996年,他将学习研究的重点转向《黄帝内经》。2003年,在学校教务处的支持下,他在全校范围内开设“《黄帝内经》研读”公共选修课,受到同学们的广泛欢迎。他在中科大两个校区同时开课,选修人数最多时可达到150多人。

学生们还在中科大校内网络论坛“瀚海星云”开设“中医”版,进行中医学习和研究方面的讨论。

另一种思维方式

陶先刚对中医药学产生兴趣,也是出于专业研究的需要,他此前所从事的教学、科研领域是生命科学,在他看来,中医药学在探讨生命真相方面自成系统,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虽然现在科技发展非常迅速,但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可称浅薄,在生命科学领域,我们还只是站在知识海洋的边缘。”陶先刚说。他认为,在大学里开设中医课,带领学生进行相对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让学生真正接触中医理论的深层,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对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启发和促进。

目前已在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读硕士研究生的谌卓,回忆起当时上课的情景时说:“我们一直都是学习数理化的,一个问题拿过来,要按照严密的逻辑推理证明,最后才能顺利解决。可中医却是另一套思维方式,很多都来自经验和感悟,有时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仔细琢磨却非常有道理、有用处。”

这种全新的学习体验让谌卓印象非常深刻,学习的兴趣也变得更加浓厚。2006年,陶先刚将学生的论文整理汇编成《〈黄帝内经〉研读文萃》,谌卓同学的论文《气与通天》作为首篇载入。

最近几年,国内对中医学的质疑声不断,甚至有人认为中医就是“伪科学”,在以科学研究、教学著称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设此类课程是否妥当?

陶先刚认为:学问者,应当对某个学问有深入的学习和了解,然后才会有一定程度的见解,这应为治学问者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科大这样一个以理科基础理论学习、研究训练为主的大学中,中医学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开拓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它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医学,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学习。

2006年,在学校团委的支持下,陶先刚带着该校学生社团国学研究会的几位同学,到古称吴中的苏州市,与苏州市中医院、苏州大学等单位合作,对中医学术两大高峰之一的温病学派进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学生们对元明清时期开创的温病学派有了深入的了解,澄清了对中医认识的误区,最后形成长达100多页10多万字的调研报告。

陶先刚不仅在中科大研究、教授中医学,还与安徽当地学校和科研单位合作。2007年,他应邀参加安徽中医学院首届新安医学论坛,并作了题为《中医学习思考与〈黄帝内经〉研读》的首场报告。

目前,陶先刚除了开设中医课之外,每周还定期举办中医经典著作学习和讨论会,除了中科大的同学以外,合肥工业大学、安徽中医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也参加讨论。

“让更多的学生学习中医、了解中医、正确认识中医,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陶先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