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别服了成人用药剂量

时间
2005-10-27

“赵药师,快给我外孙女看看吧,她出汗、呕吐,还腹泻,是中暑了吧?看我都老糊涂了,都秋天了,不可能是中暑,那她是得了啥病呢?您快给想想办法吧,都快把大妈给急死了。”

原来是老顾客张大妈抱着不到两岁的外孙女兰兰前来咨询求救。呕吐还腹泻,是不是吃什么东西不对了,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我经过仔细询问得知,兰兰夜里着了点儿凉,早上起来有些发热,张大妈就把自己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给兰兰服了些,谁知道服药后不大一会,兰兰先是恶心,接着就呕吐、出汗,还腹泻。我忙问张大妈是怎样给兰兰服药的,张大妈说:“我有个头痛脑热的就服上两片,兰兰还小,就给她服了一片。”“天哪,一片扑热息痛是0.5克,那可是通常成人服用的最大剂量,两岁小孩岂能承受得了!”我心里直打冷战,不难判断,兰兰的症状是超剂量服用成人用药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应马上洗胃或催吐。于是我让店员小刘立即陪张大妈带着兰兰去附近医院就医。

扑热息痛,通用名叫对乙酰氨基酚,成人每片服用量是0.3克~0.5克,两岁以下的小儿是不应服用的。小儿若服用其他成人药,也需按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使用才行。医师、药师需按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准确计算出最佳剂量来指导小儿服用药物。我们不妨用体表面积方法算算兰兰的一次服药剂量。兰兰不到两岁,标准体重大约在10kg左右,按公式:小儿体表面积=小儿体重×0.035+0.1;小儿用药量=成人剂量×某小儿体表面积/1.7(其中1.7是成人按70kg体重计算的体表面积),由此可以推算出兰兰的服药剂量等于0.5克(成人一次服用扑热息痛剂量)×(10kg×0.035+0.1)/1.7。经过计算,兰兰服用扑热息痛的一次剂量应是0.13克,可张大妈却给兰兰一次服用了0.5克,显然已超量数倍,其后果是兰兰很快就出现了恶心、呕吐、多汗及腹泻,如果严重还可出现胃痉挛。遇到这样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洗胃或催吐,也可口服蛋氨酸或静脉注射乙酰半胱氨酸,而且最好是在服药12小时之内。

由于缺乏用药指导,家长给小儿服用成人药已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了,一些家长图省钱、为省事,常给自己的小儿擅自服用成人药,其实是极不可取的,那样会给小儿造成极大的伤害,不但会发生药品说明书上所标注的不良反应,还会存在潜在地损害小儿肝、肾等内脏的危险。由于小儿体质与成人不同,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全,酶系统尚未成熟和完备,解毒排泄功能较弱,致使血清药物浓度高,半衰期也相应延长,一旦服用成人用药剂量,就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严重时还能导致内脏器官受到伤害。例如,吲哚美辛对小儿敏感,易激发潜在性感染而危及小儿生命,故儿童忌用;对乙酰按基酚复方制剂如康必得、加合百服宁、新速效感冒片、快克胶囊等,一岁以下小儿不宜使用;抗过敏药扑尔敏两岁以下的小儿不宜使用;盐酸苯海拉明新生儿禁用,哺乳期妇女也必须禁用;抗眩晕药茶苯海明、眩晕停两岁以下小儿尽量不用;胃肠道促动力药多潘立酮一周岁以下的幼儿最好不用;驱虫药中的甲苯达唑两岁以下的幼儿禁用;四环素易引起儿童牙釉质发育不良和牙齿变黄;庆大霉素可引起小儿肾中毒、耳聋;氯霉素可引发“灰婴儿症”;氨茶碱虽不是兴奋剂,但有兴奋神经系统的作用,小儿应慎用;喹诺酮类抗菌药可引起小儿负重关节软组织损伤,因此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8岁以下的小患者不宜使用。此外,新生儿由于胃内酸度低,胃排空迟缓,药物吸收慢,使用阿司匹林制剂易造成胃黏膜糜烂;儿童体表面积相对比成人小,皮肤角质层薄,局部用药吸收量多,如给儿童使用外用药接近成人剂量时,会对小儿皮肤黏膜造成刺激而导致不良后果,甚至引起中毒;中成药对小儿也非绝对安全,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等都含有蟾酥,蟾酥毒素有洋地黄样作用,小剂量使用能使心肌收缩加强,大剂量则会使心脏停止收缩,小儿必须慎用。

由此可见,家长及全社会都要加倍关爱及呵护儿童,当小儿生病确需用药时,最好请医师诊治,家长切忌盲目地给小儿使用成人用药,对成人及小儿均可使用的药物也要严格遵守医嘱,切勿随意增减剂量和增减疗程。驻店药师及药店营业员在销售非处方药或指导患者用药之际,对因小儿的小伤、小痛及慢性疾病来购药的家长,应提醒其不要随意选用成人药,就是成人与小儿均可使用的药品也须准确地为其计算剂量,告诉他们正确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忌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