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的多元化

时间
2005-12-12

伴随着药品零售业平价风潮的推进,药店经营者们似乎找到了经营秘方:“价格”是制胜大旗,“炒作”是推广法宝。表面上看,药店一时间营业额剧增,百姓欢喜,政府宽慰。但笔者认为,企业一旦将价格作为主要竞争手段,市场无序混乱及畸形发展将在所难免。

适度的价格竞争没有错,但从药店的长远发展来考虑,我们还是可以有更多的经营模式。香港“万宁”的多元化经营就值得国内药店经营者研究借鉴:

品牌定位

香港万宁的品牌定位为“健与美”。这种定位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及延展性,在超级卖场林立,各种专卖店应接不暇的市场环境下,它却显得个性突出并且受众宽广(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人群);相较而言,国内药店的品牌印象就显得刻板单调。单“药店”二字就让人感觉消费群是病弱群体,是生病了才不得不去的地方。不能不说,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药店的战略发展。

其实,医疗保健用品都是药店的经营范围,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通过丰富品牌内容而将药店扩展为“健康店”呢?

有条件的多元化经营

香港万宁以专营健康与美丽的产品为经营特色,包括化妆品、食品、日用护理品,以及部分药品及保健品等。国内药店也完全可以在“健康店”的昭示下经营与健康有关的产品,比如药品、保健食品、健康护理品等,甚至引进一些健康服务,这既是对品牌的人性化拓展又扩大了消费面。区别于商超,我们专注于健康领域的特色经营;区别于医院,我们走出医疗的病群限制。

但这种多元化是要有条件限制的:首先,它只是在健康领域内的多元化,切不可“来者是客”,比如普通食品、普通日用品,这些看似容量巨大的商品其实根本轮不到市场化程度相对不高的药店来瓜分市场;其次,它必须有鲜明的主营业务。药品是现有药店的专营性商品,也是主要的利润来源,切不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多元化必须是在保证主要业务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更多的作用在于为消费者提供一种便利,一种增值服务。

体现差异化

香港万宁的另一大特点是商品的差异化开发。一些价格敏感的日用品他们采取自营品牌及品牌买断的方式进行专营。国内药店大可以在这方面学习借鉴,比如保健品,因为商超的价格“抬杠”,大众品牌在药店的销售很难有优势可言。但药店可以选择一些指定售点的热销品进行片区专营(现在很多厂家不堪于商超的高额进场费,都采取这类销售方式),既保证了利润又避免与商超进行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