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仪:我国将用3到5年时间使食品安全事故大幅减少

时间
2005-06-30

据新华网北京6月29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29日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作关于食品药品安全角势与监管工作的报告时说,我国将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使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食品安全事故大幅度减少。

吴仪说,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将开展以下7项重点工作:

一是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加大源头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试点,强化溯源管理。深入开展农药残留、禽畜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继续加强对农药等方面的监测。通过几年的努力,建设一批食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使大中城市的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抽检质量安全合格率达标;基本解决“餐桌污染”问题。

二是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全面清理和大力整顿食品加工企业,强化企业法人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监督抽查和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制度。力争在年内基本取缔遍布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的非法小作坊,集中力量打击城乡接合部等监管薄弱地带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

三是在食品流通环节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经营秩序。强化食品安全标识和包装管理,集中力量整治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印制品;把儿童及农村食品市场整治作为重中之重,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农民和低收入者的利益。继续督促企业普遍建立和落实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制度,严格市场开办者的质量责任制度。通过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的集中整治和建设,有效防范和制止假冒伪劣食品进入市场,让老百姓买到放心粮、放心肉、放心菜。

四是在食品消费领域强化监督检查。重点加强餐饮业、食堂等食品消费环节的卫生监管工作,加大对学校、建筑工地、旅游景区景点食堂、餐馆的卫生监督检查力度,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建立餐饮业、食堂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促进餐饮企业提高食品安全自律能力。加强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建设,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的溯源能力。年内,力争在小食品店、小餐馆、流动小摊点的卫生监管方面有所突破。

五是依法严查食品安全大案要案。集中力量及时查处食品安全大案要案,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团伙和首恶分子。对发案率高、重大案件久拖不结的地区和单位,国务院将组织力量直接查办,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坚决打掉各类“保护伞”。

六是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社会监督。鼓励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及时曝光各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公布重大典型案件的查处结果;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充分发挥食品行业组织、消费者协会和中介机构的自律和维权作用,发动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群防群治,形成全社会关心和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

七是积极探索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加强相关标准的基础性研究,加快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增加对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的投入,逐步规范检验检测行为,实现检验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尽快形成统一、高效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建立以法制和道德为基础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努力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快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建设,完善预防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对食品安全风险和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