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两公里药店十三家前门商业街为啥扎堆开店

时间
2004-07-27

7月6日,北京气温高达39℃。这天,骑车回家的王先生眼冒金星,像是要中暑。何不买点防暑降温的药?于是,他从正阳门楼处拐了个弯,来到了前门大街。他说:“我经常来这儿买药,因为这边药店特别多,品种又齐全,还特别便宜。”

去年下半年以来,前门大街的药店骤然增多。除去大栅栏里的同仁堂总店,目前,从正阳门楼到天桥十字路口,大约两公里的距离内,药店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3家。为什么非要选择前门商业街“淘金”,除了客流因素外,还有一条就是北京市的药店审批政策。按照现行的规定,在北京城八区内,除在王府井、前门等繁华商业区内开店不受间隔距离限制外,在其他地区开办药店门槛相对较高,要受350米的可行进距离限制。

记者走访发现,整条街上的“药店商圈”与其他商圈一样,也是被两广大街“划街而治”:北边以京隆堂为中心,簇拥着医保全新长春堂、安特卫大药房、正阳门医保全新、中国药材集团公司修合药店、阳光同仁、同仁堂珠市口店共7家药店;南边以福瑞宏达为中心,聚集着医保全新南庆仁堂、同仁堂天桥店、康复易得、民康医保全新、黎民健安6家药店。这些药店相隔很近,一般都在几十米内,有些甚至毗邻而居。

从记者的观察和各店长、经理的介绍来看,由于北商圈内有大栅栏,老字号云集,商铺林立,客流量较大,且这边药店的光顾者以游客为主;过了珠市口以后,游客少至,因此南商圈药店基本上是以附近居民为消费主体。如此,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商业形态:旅游商业和普通商业。阳光同仁药店的经理秦培基说,随着客流量的变化,前门大街的药价基本是从北往南逐渐走低。

尽管地理位置因素导致南北药店商圈商业形态存在差异,但是同样不能回避的是惨烈的竞争。

平价药店——半路杀出的程咬金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平价概念的引入给前门大街的药店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在13家药店中,有8家是2003年3月以后新开张的,而这8家当中绝大部分都打着平价、特价的旗号。记者对13家药店的几种常用药品价格进行统计,发现价格最高的总是国有老字号,最低的则出现在平价药房。拥有价格优势,这恐怕是平价药店现身前门商区的根本原因。北有京隆堂,南有福瑞宏达,这两家几乎差不多代表着各自区域的最低价格。

南商圈内珠市口附近的医保全新南庆仁堂,曾是有名的老字号,也是北京市医保定点药店,店内面积达200平方米。但是在记者采访的20多分钟里,只有一位顾客光临,十多位店员各自闲聊着,无事可做。一位女店员说:“去年没有平价药店的时候,我一个人8小时的营业额抵得上现在整个店一天的流水。”据了解,南庆仁堂的二楼已经出租,显然,他们是想用租金来弥补亏损。

同仁堂天桥店的境遇与南庆仁堂差不多,该店经理王颉告诉记者:“由于旁边药店太多,来我们这2/3的人是看药问价的,剩下1/3也多是因为别家没有或者缺药补货才过来买的。”

但是在同处南商圈的“特价药店”——福瑞宏达药店里,记者看到的景象则大相径庭,从上午10时直至下午2时,店内一直熙熙攘攘,有不少顾客选药问价。该店的赵店长介绍说:“因为走的是特价路线,有不少住得远的居民也来这里购药。我们现在光会员就有3万多人了。”记者了解到,为了吸引顾客,该店在打出低价牌的同时,还推出了免费煎药、四环以内购药金额满100元可免费送货等服务措施。

显然,福瑞宏达已突破了附近居民为主要客流的市场局限,成为南商圈内独秀的那一支。那么北商圈呢?记者走访后发现,其状况与南商圈类似。虽然这里位置好,客流量相对较大,但是6家药店的客流并不均衡。尤其去年10月,平价药店京隆堂进驻之后,给这里的药价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分流了相当一部分客源,周边药店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

医保全新南庆仁堂的王姓药师说:“老百姓图的就是实惠,同样的孚琪软膏在我们这卖12元,平价药店只有9.5元,谁不买便宜的呢?”同仁堂天桥店的千经理说:“不怕药店集中,就怕不在一条起跑线上。我不知道人家有怎样的进货渠道,但是同仁堂的药品严格按照北京市物价局的规定定价,因此远远高于其他平价药店,根本无法与之竞争。”

看来,尽管同仁堂等老字号自恃店员素质高、品牌形象好、药品质量有保障,但是在现阶段,低价还是“硬道理”。而且,平价药店在服务方面也大有赶超之势,甚至在某些方面已遥遥领先,因而老字号的优势朝不保夕。

单体民营药店——有自己的生意经

前门大街上的药店主要以连锁药店为主,也有少量单体民营药店,如福瑞宏达、阳光同仁、康复易得和黎民健安。与连锁药店相比,虽然单体民营药店存在着规模实力的不足,但是它“船小好掉头”。这也成为单体药店在前门商区的生存之道。医保全新南庆仁堂的一位营业员告诉记者:“加入医保全新后,由于品种受限,卖了19年的气喘气雾剂没有了,有人经常来问但就是没货。”相比较而言,单体民营药店就不会出现类似问题。

福瑞宏达仰仗着自己的超低价格和“笼络”的会员,以及较好的售时指导和售后服务,维持了较高的人气。一位家住丰台的老太太说:“我就认准这儿了,价格便宜啊。”目前,福瑞宏达已经准备着手在北京其他地区开设连锁店。

康复易得药店位于福瑞宏达对面,面积不大,只有100多平方米。该店的李经理介绍,为了分散经营风险,我们拓展经营品种,从药品、保健品、医药器械到卫生用品都有涉猎。

阳光同仁的经理秦培基谈起药店的发展,显得信心十足:“我的店开在前门大街路口,地理位置好;面积不大,运作成本就低。游客大多喜欢同仁堂的产品,我就多进,并以此为主打产品。大店有大店的策略,小店也有小店的活法,关键是找准自己的特色和定位。”

看来,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这些单体民营药店的竞争手段并不“同质”,细分客户群体,体现自己的特色成为他们共同追逐的目标。

现有药店——没有退却的意思

尽管各家药店使出浑身解数,力图在前门大街上抢得“一席之地”,但应该说,多数药店“活”得并不轻松。“店员比顾客还多”,记者不只在一家药店看到这样的景观。

有趣的是,“门可罗雀”的现实并没有逼退他们。拿老字号来说,出于树立品牌和长远考虑,多数药店是硬撑着。同仁堂连锁药店的吴副总经理就说:“同仁堂依靠的是自己的整体品牌和实力,在某个地方有些困难并不妨碍整体盈利。我们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还有一些老字号,长久以来盘踞前门地区,房子是自己的,不用支付租金,经营成本相对较低,还能够勉强维持。

新兴的药店也是重压之下不言“走”。康复易得每天要有1000元的毛利才能维持,在淡季时,其平均每天的毛利只有1000元多一点,但该店李经理却说:“走了这条路就一定要走下去,在这条街上凭的是实力。”黎民健安在橱窗贴上了“全场降价45%”的广告语,该店店长说:“这条街的药店早就已经饱和,不过我们还会坚持做下去,不准备放弃。”被誉为“北京首家中药特色药店”的修合药店,营业面积达1500平方米,经营品种达2000余种。规模虽大,但是顾客并不多,然而里面的营业员却总是说“生意很不错”,可见修合也无退却之意。

目前,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向社会广泛征求对于《北京市开办药品零售企业暂行规定》的意见,这表明北京城八区内零售药店审批有望解禁。那么,地处前门地区的药店面对“橄榄枝”,有无去意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药店经理称,城八区内药店星罗棋布,好位置、好地段已然被抢占一空,何况《征求意见稿》并没有取消350米的限距。因此,即使此项规定颁布实施,前门大街药店集中的现象也不会改变。

但同时,记者也了解到,事实上现在前门大街上的不少新药店是在原来关闭的药店的原址上重新开张的。看来,虽然竞争激烈,但是这并没有挡住投资者进入“围城”的脚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戏会继续在前门大街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