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限售遇执行难专家呼吁将"限售"进行到底

时间
2004-09-14

据新华社电(记者袁英 陈兵)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这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然而自7月1日食品药品监管局对部分抗菌药物实行限售以来,新规在各地遭遇不同程度执行难。

在哈尔滨建国药店门前,66岁的张大娘说,过去有个伤风感冒、肠炎腹泻,没用医生诊断,自己到药店买点先锋、泻痢停就吃好了,为什么现在一定要医生处方?据药店营业员介绍,和张大娘一样心态的群众不在少数。这些天来,主要工作不是卖药,而是做解释工作,但还是有部分顾客无法适应。因为对限售不满,骂营业员、甚至砸坏柜台的事也时有发生。

医院的情况也并不乐观。医生反映一些患者只为开方,不想看病。一些也许根本用不着吃抗生素的患者,自报药名要求医生照开,对医生提出的检查认为是多此一举,全然不领会医生处方的真正意义。更有甚者,一些药店门前开始出现假处方贩子,知假买假者不乏其人。

抗生素限售执行难,很大阻力来自公众用药习惯。据医学专家介绍,抗菌素作为一种特殊药品,既可治病,也克致病,凭医生处方购买可谓国际惯例。然而在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却可以在任何一家药店随意买到。由于普通群众对抗生素滥用危害缺乏了解,不同等级的抗生素在购药群众眼中,只有贵贱之分,而且本能地认为,贵即是好。久而久之,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对抗生素的依赖只能居高不下,自然对限售反应强烈。因此,专家呼吁尽快为公众补上用药安全课,从全民健康角度支持限售抗生素。

抗生素滥用已成健康公敌

对于患者来说,最盼望的莫过于一剂特效药。长期以来,在一些习惯自我诊断的群众心中,无论是头痛脑热,还是痢疾拉肚,到药店首选抗生素。调查显示,截至7月1日食品药品监管局对部分抗生素实行处方限售前,抗生素销量一直支撑着药店收入的半壁江山。正是这种缺少医生指导的抗生素滥用,对公共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肖永红教授介绍说,抗生素不是万能的药,它只针对细菌感染才有作用。如果滥用,不但不能治病,还会有副作用。如果一个患者在原本不需要的情况下使用了抗生素,就会造成细菌耐药性的升高。随着这种耐药菌族在社区、医院到处传播,带来的后果是将来被这种细菌感染的人,再用抗生素就影响疗效,会增加其他病人治疗的难度。即便是针对细菌感染,抗生素的有效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常跟医院打交道的人常有这样的感觉,过去得个伤风感冒,几片口服药就能解决问题,现在经常是连打三五天点滴不见起色,这就是耐药造成的恶果。

从事微生物研究的北京医院细菌室张秀珍教授说,我国的抗感染领域形势不容乐观。由于细菌的耐药性升高,医生经验用药的成功率大幅下降,必须要根据细菌报告才能对症下药。由于抗菌素使用过多,以前在我国感染类疾病中仅占很少比例的真菌、霉菌类感染明显上升。资料显示,即便是在今天这个抗生素时代,全球有25%的病人是因为感染性疾病死掉的,这说明耐药性已经令抗菌素作用大打折扣。如果不加限制继续下去,也许有一天人类面对疾病真的会无药可医。

遗憾的是,公众对抗生素滥用造成的危害知之甚少。人类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去研发新的抗菌素。而这种资源和经济上的负担,最终是由社会大众承担的。因此,医学专家提醒公众:吃药绝不是个人小事,它关系整个社会公共健康安全;珍爱健康,从慎用抗生素做起。

专家呼吁:将抗生素限售进行到底

面对新规出台后的种种艰难,在哈尔滨参加世界卫生组织遏止细菌耐药会议的部分专家认为,我国的抗菌药滥用已经到了非控制不可的程度,目前遇到的阻力只能说明滥用问题的普遍与严重,更应将限售进行到底。

世界卫生组织药物反应项目组官员卡兰丹说,不凭处方滥用抗生素这种情况在全球各个国家不同程度存在,不仅仅是中国。事实上不同的国家都将抗生素规定为处方药,问题在于对处方的要求是否是强制性的。因此抗生素限售难度不在立法,而在执法。执法面临的挑战既有民众心态,更有制药企业的经济利益。而这一切不应成为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健康的祸根。

来自香港大学圣玛利丽医院的药理学教授库马拉说,抗生素作为一类独特的药品,限售的目的是使那些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得到应有的药物,制度的最终受益者是公众。否则,面对滥用滋生的耐药性,人类只能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去研发新的抗生素,而这种成本支出,增加的是整个社会的负担。

中国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委员会主任颜青认为,药品不应当作为商品随便买卖,不能单单从经济利润来考虑它的价值,而要考虑它所产生的社会利益以及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促进合理用药不完全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管理问题。所以从全民健康的利益出发,对抗生素监管是绝对正确的,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