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工业走过的辉煌55年:白手起家到医药大国

时间
2004-09-29

1958年刘少奇视察华北制药厂青霉素提取车间1985年彭真视察杭州第二中药厂55年弹指一挥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产业而言,凝聚的力量却会实现惊人的创举。

中国医药工业从薄弱的基础起步,在建国后半个多世纪里,走过了一条艰辛而漫长的振兴之路,对于曾经缺医少药的中国来说,无异于一个创举。

艰难开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而最为迫切的就是医药工业的振兴。资料显示,解放初期,我国原料药年产量不足百吨,即使经过3年调整后的1952年,全国也仅能生产输液2亿支、片剂49亿片,大部分药品依赖进口。“解放前,我国只有上海、天津等地有几家规模很小的药厂,除此就是解放区的小药厂。中国医药工业的基础非常薄弱。”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俞观文回忆说。

1953年我国迈进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针对地方病、传染病多发的实际情况,国家发出了重点发展抗生素、磺胺、抗结核病、地方病药、解热阵痛药和维生素的号召。磺胺、维生素和抗生素被列入156项苏联援助项目。“试验室是用碉堡式旧公寓改装的,没有试验台就用乒乓球台,没有自来水就用两个水桶和橡皮管接冷却水循环。”毕业于上海私立圣约翰学院化学系的原东北制药厂研究室副主任的郭丰文回忆起当时的艰苦条件。

抗美援朝开始后,消毒药、Vc、氯霉素成为战场急需的药品。当时的东北制药总厂克服重重困难,研制成功消毒水“清水龙”、磺胺噻唑、合霉素等急需的药品。1955年,东北药厂沈家祥课题小组氯霉素对硝基乙苯纯氧催化氧化进行试验获得成功,氯霉素在东药厂投产。

华北制药厂作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项目,于1958年投产。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局长齐谋甲回忆,当时华药的设备都是从苏联进口的,技术则借鉴了美国和苏联,投产后有效含量从开始的一毫升几十单位提高到一千五百单位。1969年北京制药厂、中科院微生物所研制出Vc两步发酵新工艺。在解决了青、链霉素长期依赖进口的同时又有了我国制药工业的出口。

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医药工业新建、扩建、改建了60多个车间,其中生产原料药的占70%,原料药品种达到194个。中国医药工业初现雏形。

托拉斯兴衰

1960年,制药行业根据中央精神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压缩了基建项目,加强了生产和质量管理。1964年8月中国医药工业公司(托拉斯)宣告成立。托拉斯成立后对全国医药工业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下设9个分公司,形成了9个医药生产基地,接管了187个(后合并为176个)生产企业和4个医药工业研究院。原料药计划品种由91种增加到231种,常用制剂255种。全国第一次有了年度、季度和分品种、规格的制剂生产计划。

俞观文回忆,托拉斯成立之初就把药品质量放在了首位,要求企业领导、科技人员解决链霉素的麻、青霉素的痛、Vc的变色问题。1965年4月,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干部会议,重点研究质量问题,在会上提出设立公司和分公司质量监督机构,全国每年进行一次质量大检查,将每周五设为全国医药工业系统质量活动日;在主要原料药品种中开展同品种质量评比活动,制订了高于药典标准的优级品标准。1965年全国质量大检查结果显示,2015种可比产品质量与1964年比较,稳定提高的占97%。

1969年托拉斯在“文化大革命”的洪流中被迫解散,但是其对于医药工业的贡献却有目共睹。成立5年间,托拉斯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扭转了我国西南、西北医药工业落后的局面。1965年全国医药工业产值近为8.66亿元,到了1970年达到了26.43亿元;12大类原料药产量从成立之初的8000吨,到1978年的4万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5.7%,出口量增长67%,鉴定投产新品种39个。

飞速发展

1978年,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成立,医药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为规范制药企业,国家医药管理总局会同卫生部和有关部门开展了药厂整顿工作,对符合条件的844个化学制药厂及兼并单位重新发给营业执照;压缩生产供过于求的原料药7种,2500吨,增产供应紧缺的原料药51种,1412吨,并增产制剂140余种;到1982年还淘汰了127种疗效不确切和毒副作用大的药品,产品结构得到优化。

1973年,中成药出口因重金属问题遭遇退货后,引起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加强中成药的质量管理被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资料显示,从1974年到1985年,国家对中成药厂的投资共计1.33亿元,先后下达的技术改造项目417项;1976年以前全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中成药厂仅有4个,到1985年,年产值在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中药厂有39个,2000万元以上的有11个,4000万元以上的有3个。

上世纪80年代,合资企业的引进为国内医药工业吹入了一缕清新之风。从技术、管理各方面对医药工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GMP概念开始出现并被企业逐渐认可。1995年,卫生部、中药局、医药管理总局和总后卫生部联合成立了GMP认证委员会,1996年成立认证办公室,我国GMP认证正式实行。1999年8月新组建不久的国家医药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实施GMP有关规定的通知》,开始在全行业实施GMP认证。GMP的实施和认证使我国医药工业整体水平大幅提高。

傲人成就

随着医药行业改革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医药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提升,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医药大国。

据国内经济研究权威机构——长城经济技术研究所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医药工业5个品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它们分别是土霉素,年生产能力1万吨以上,占全世界市场份额的65%以上;青霉素(包括工业盐)年生产能力2.88万吨,占全世界市场份额的60%;维生素C年生产能力6.5万吨,占全世界市场份额的50%。此外,我国头孢菌素类产品和盐酸强力霉素的产量也居世界第一。除了这些在世界上独占鳌头的产品外,近几年我国制药工业的总体水平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能生产化学原料药1200多种,总产量35万吨;2003年生产粉针110亿瓶、水针233亿支、片剂3032亿片、输液42亿瓶,并且增加了缓释、控释、靶向、透皮吸收等新剂型;能生产疫苗、类毒素、抗血清等各类生物药品400多种;能生产现代中药5000多种,中成药年产量达45万吨。

医药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新药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是确保行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八五”以后,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和“科技兴药”战略的实施,药品研究生产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期间,一批新型抗感染、解热镇痛、诊断用药和氨基酸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抗菌素等趋于规模化生产;天然维生素E、罗红霉素、阿齐霉素等重要产品实现了产业化;控释、缓释、透皮等新剂型得到了较大发展;高效分离与纯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微囊及靶向技术等一批高新技术在药品生产中得到推广。同时,一批植物药和天然药物,如抗感染的黄连素、抗肿瘤的秋水仙碱、抗疟疾的青蒿素等已经在国内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

1978年前,我国制药工业主要面对国内市场,当年出口原料药4157吨。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鼓励发展外向型经济,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鼓励政策,并对主要出口生产企业给予进出口自营权,东北制药、山东新华等一些企业成为出口大户。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后和世界原料药生产的转移,给我国原料药生产、出口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2年,我国原料药出口13.6万吨,较上年增长24.35%;2004年上半年较上年同期增长45%左右。2003年药品出口量为1978年的36.4倍,出口金额为20.9倍。

回首我国制药工业55年走过的风雨历程,我们有理由为制药工业骄傲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