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药监局优化药品经营企业结构

时间
2003-12-05

立足于发展 服务于经济 ----汉中市药监局通过实施GSP优化药品经营企业结构

2003年12月05日

据中国医药报陕西讯 记者郎战报道 汉中市药监局在严格按照标准推进GSP改造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无发展前景的企业退出药品市场,使通过认证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大,社会与经济效益明显增长。截至11月15日,全市申报省级GSP认证的68家企业中,有66家通过认证。另外有30家药品经营企业退出市场,退市企业约占全市药品经营企业总数的7.7%。

汉中市有369万人口,山区面积占58%,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为提升药品经营企业的管理水平,该局严格执行GSP标准不打折扣。今年7月,全市第一批有35家药品经营企业申报GSP认证,汉中市药监局有关人员和局2名国家级GSP认证员进行现场初审后,发现有30家企业虽在硬件设施方面基本符合标准,但在软件管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于是该局只同意5家企业首批申报,对存在问题的30家企业则提出了详细的整改意见。同时,针对多数经营者对GSP认证存在畏难情绪,该局认真分析这些企业存在的困难,采取“三步走”的措施:第一步,组织县药监分局领导和部分企业负责人到国家药品分类试点地区的四川省和重庆市获GSP认证的药店参观学习,开阔视野;第二步,举办GSP认证培训班;第三步,指导各县创建1~2个符合GSP中40条标准的“规范药店”,再陆续指导“规范药店”按其余69条认证标准进行整改,作为各县认证工作的样板,然后以点带面,推动GSP认证进程。按照这“三步走”,第一批5家申报GSP认证的企业,有4家通过认证,第二批12家企业申报认证全部通过,第三批51家申报,50家获通过。

汉中市药监局在严格执行GSP认证标准的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小、低、散、差”的药品经营企业退出药品市场。他们的做法,一是优化重组。南郑县青树镇原有3家夫妻药店,以现有实力无法通过认证。县药监分局耐心细致地帮促3家药店实施资产重组合成一家药店。重组后的新店经营人员6名,其中3人有药学技术职称,1人为从业药师,营业面积达66平方米,中西药房面积达30平方米,添置空调3台,装有换气设备等,并制定了一套药品质量管理及人员管理软件。优化重组后,该店不仅通过了GSP认证,其月销售额比重组前3家药店月销售额总和还多30%。二是对比效益。在西乡、城固等县,县药监分局帮助一些夫妻店等小店经营者“算账”,使他们意识到要想进行GSP改造,就必须按照GSP标准添置设备,扩大营业面积,人员也要增加,这必然导致经营成本提高,而这无异于使目前举步维艰的经营状况“雪上加霜”。在认证标准和市场效益的双重作用下,他们理智地自愿退出。

不仅如此,该局还将引导“退出”与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相结合。一些“小、低、差”药店,因各方面条件限制,无法进行GSP改造,在其交出药品经营许可证后,汉中市及所属各县药监局积极支持有能力的经营者按GSP标准到这些地方开办新店,保证农村药品供应网点的合理布局。地处秦岭脚下的城固县老庄镇,原有一家小药店,无力进行GSP改造,更无法满足驻地陕飞集团职工、家属和农民群众6万余人的药品供应。城固县药监局积极支持陕飞集团所属的实业有限公司投资8万元,按GSP标准新开办了“隆地药房”。该药房营业面积达70多平方米,库房有22平方米,3台空调设备,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经营500多种药品,今年6月,该药房在全市第一批通过了GSP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