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交易方式亟待创新

来源
中国医药报
时间
2009-06-29

有业内专家认为,现有的集贸市场式的中药材交易方式已经严重制约了整个中药行业的发展

本报记者 陆悦

改“集贸市场”为“购物中心” 改“现货交易”为“期货交易”

“落后的中药材交易方式,让中药饮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制假售假的情况屡禁不止,应当引入新的交易方式。”近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中药企业座谈会上,有企业管理者提议:现有的集贸市场式的中药材交易方式已经严重制约了整个中药行业的发展,中药龙头企业应在当地带头建立新的交易中心——将无序混乱的“集贸市场”变成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监督的“购物中心”。

改“集贸市场”为“购物中心”

“我国的中药材市场曾经遍地开花,最多时全国有上百个专业市场,后来经过集中整顿逐渐规范,现有17家国家级中药材市场和其它一些地方药市。但是中药材市场管理混乱、良莠不齐、制假售假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品耀认为,现有的中药材市场,小商小贩集中,多个利益主体共存,各自利益诉求不同,交易双方都难以获得一个良好的交易环境,这也是不法经营者得以存活的原因。他建议国家进行一些政策引导,由一些龙头企业出面,建立全新的中药材“购物中心”。“简单来说,就是由某个中药企业注册一家市场,给所有的药材经营者提供一个平台,由市场统一开具发票,药材的质量由其统一管理。消费者购买药材后,可以向市场管理方要求检验,如有质量问题,市场管理方要帮助解决。由于目前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比较分散,每个市场都可以由当地的中药龙头企业负责整顿,将当地的药材交易纳入麾下。”

尹品耀想像中的中药材“购物中心”的另一大优点是,可以促使中药材交易的标准化。“目前我们在企业内部已开始尝试一些标准化的做法,比如将一些饮片直接做成每份10克的小包装,再进行出售,这样既为病人节约了抓药的时间,也使药品的分量更为精确。虽然这样的小包装饮片价格稍高,但非常受医院的欢迎。”尹品耀表示,由于目前中药材管理缺乏相应的标准,产品的好坏往往仅凭交易双方目测来决定,如果有了“购物中心”这种规范的交易平台,不但可以对进出药材的质量和评级进行监督,饮片的包装也可以实现标准化操作,这样质量有了保障,交易方式也更加合理透明。

改“现货交易”为“期货交易”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建华则提出,除建立权威的药材鉴定和评级系统外,中药材交易还应当引入期货制,以指导道地药材生产。“中药材的现货交易中客观存在价格风险,产品价格波动较大,而中药材种植的产业化,又使生产企业比传统种植农户承担了更多的市场风险。而许多中药材特别是植物性药材在经过初加工后都能长期保存,符合期货交易的要求。”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中药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期货市场,存在着一些特定的障碍,期货本身就是一种全面标准化了的远期合约,其中包括商品品质的标准化、计量单位的标准化、交割月份的标准化、交割地点的确定等,其中,商品品质的标准化是最关键的因素。而中药材品质的标准化一直是一个尚无答案的问题,目前划定中药材等级的标准仍然较为粗糙、简单。此外,进入期货市场的多是影响国计民生的大品种,与其他农副产品相比,中药材的交易数量有限,这也弱化了其进入期货市场的可行性。

尹品耀则认为,大型企业在自己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可尝试推行小范围的“期货制”,如与种植户签订协议,指导农户按标准种植药材,在收获季节以协议价收购。“但在实际运行中,这种期货制存在种种难题:如果药材收获时的市场价高于协议价,农户会偷偷将药材卖出;反之,如果低于市场价,农户就会按保护价将药材卖给公司。所以,企业如果资源掌控能力不足,是很难推行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