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冬病夏治应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09-07-13

董瑞 中医冬病夏治专委会主委

董瑞

在这次冬病夏治学术研讨会上代表们就中医冬病夏治理论研究、临床实践、规范标准、政策法规、发展难点、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是我国中医冬病夏治工作的一次交流总结和创新。大家就中医冬病夏治七大热点问题达成共识,初步形成了中医冬病夏治指导意见,揭开了我国中医冬病夏治工作的新一页,对推动冬病夏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冬病夏治定义

对于冬病夏治概念,本次大会基本达成一致,认为“在冬季发生的疾病或在冬天症状加重的疾病”均称为冬病,其包括呼吸、循环、消化、免疫等多系统疾病,它的病机焦点是阳气不足。夏治是在夏天、长夏炎热时期选用适宜的中医方术加以预防和治疗,包括内病内治、内病外治两种不同的中医治则。

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

以《内经》为基础的三条冬病夏治理论观点,形成了中医冬病夏治理论核心的思想内涵。其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阴阳平衡观点;其二,“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观点;其三,“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天人相应”观点。

《内经》成书于战国,被列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是中医基础理论,是以预防、养生、诊断、治疗为一体的奠基之作,是“道”与“术”的结合。阴阳、五行、五运六气、历法、精、气、神、经络,组成了《内经》的核心思想,而阴阳又被称之为辨证施治用药之总纲。

对于阴阳《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阴阳是万物之道,对于人体其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衡的过程,只有“阴平阳秘,精神乃至”,所以治则总纲就是调整阴阳平衡。冬病夏治即是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天人相应”,“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下,在炎热的夏季通过大辛大热的药物对任督二脉、膀胱经的作用促使肾精化生“元阳”之气,并促使脾胃功能健运而化生“卫阳”之气,以达阴阳之平衡。

冬病夏治的适应症

冬病夏治不是万能钥匙,一定要规范适应症,首先就是在“冬病”这一概念指导下,凡冬季发病均可作为冬病夏治选择病种,一般为成人、小儿急慢性支气管炎、鼻炎、哮喘及成人肺气肿、肺心病、肺纤维化及各种风湿病、骨关节病、冻疮等。目前开展最为广泛的应是呼吸系统疾病,其他系统疾病有待研究和总结。

冬病夏治时间

对于冬病夏治时间选择,委员们有三种看法:

1.按“春夏养阳”理论,不局限于时间,夏、长夏之炎热时均可作为养阳时间段,多数主张每年6月~9月。

2.按“奇数养阳”的说法,有些委员认为,在炎热的夏、长夏,应按奇偶数配阴阳理论,选择奇数日期治疗以达养阳。

3.按“三伏”计算法,有些委员认为这一计算法是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时中伏则为20天。

笔者认为以上三种看法应结合为宜,第一,治疗期选择在夏、长夏,即6月~9月;第二,每个伏天的第一天为必选,其三,在每个伏天中选择3个奇数日,为三伏最佳时间。依此推断2009年冬病夏治最佳时间是:

初伏:7月14日(初伏第一天),7月17日,7月19日,7月21日;中伏:7月24日(中伏第一天),7月27日,8月1日,8月5日,8月11日;末伏:8月13日(末伏第一天),8月17日,8月21日。

冬病夏治所选经、穴

对于经穴的选择,《内经》认为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而藏于肾,余者藏于奇经八脉,依此理论,使藏于奇经八脉的先天之精气,尤其是任督二脉之精化生为元阳、元阴之气,使元阳、元阴来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因此选任督二脉为主经,选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肺经为辅经。

冬病夏治存在问题

一是缺乏冬病夏治标准,二是缺乏专用国准字药品,三是缺乏系统总结。

冬病夏治启示

冬病夏治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预防方法,近20年来在国内形成规模,尤其是“中医冬病夏治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使冬病夏治走向了科学化规范化。专委会针对冬病夏治在全国规范推广、规范用药等方面将深入地做好工作,使之进一步简、便、廉。将这种安全有效的中医方法推广到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及基层诊所,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链接

董瑞

北京康益德医院院长兼北京肺纤维化研究所所长、肺病科主任,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兼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并兼任北京市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市委医卫委员会副主委、中国民营医院发展联盟副主席、北京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委员会副主委等职。

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病的临床研究,尤其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肺癌的中医治疗研究等方面卓有成效。自1998年开始在临床实施《冬病夏治FBP方案防治呼吸病(咳喘症)》,被选为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主编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省级科技成果6项,国家专利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