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理论是中医神志病学发展的关键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09-10-26

本报记者 衣晓峰

今年9月下旬,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正式成立。来自国内50余位代表和委员讨论了分会发展目标及各项任务,制订了本届委员会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并将组织专家对古典医籍中有关神志病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把中医对神志病的认识和见解从庞大的中医理论中剥离出来,以形成比较独立、清晰和完备的中医神志病学理论体系;同时,还将着手组织和编制中医神志病技术标准和规范。

据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首届主任委员、黑龙江省神志医院主任医师赵永厚博士介绍,神志病作为人体疾病的一部分,目前已发展成一个独立的疾病体系,越来越受到中医界的关注与重视。就学科范畴而言,神志病基本涵盖了现代医学中的各种独立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癔病、失眠、痴呆等;也包括了各科疾病病变波及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疾病所致的精神异常症状,如乙脑极期出现的烦乱、神志模糊,心梗发作时呈现的神志不清、意识模糊、嗜睡等以神志症状为主要表现者。

而神志病作为中医专业的一个独立体系,囊括病种丰富,有其特定的发病规律、特点及诊疗思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加大,人们的心理负荷也在逐渐增加,神志病的发病率亦明显增多,病情也变得更为复杂,这对中医神志病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而神志病理论体系的完善是首要解决的问题。神志病中医理论体系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纵观其研究现况,多立论于“心神”与“五脏神”。“心”的概念过于笼统,不能精细地解释情志思维活动的发生和病理变化;“五脏神”的概念又很局限,难以把握神志病的理论内涵。因此,构建新的神志病理论思维成为中医神志病学发展的关键。

赵永厚主任医师指出,“脑主神明”是创新神志病理论思维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是大脑的生理功能,亦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现代医学研究结果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然而,“神”的活动必须依附人体脏腑,并通过形体、五官等功能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对中医神志病的认识应立足于“脑”与“脏腑”,挖掘“神-脑-脏腑”三者之间的关系。神志病的“体用学说”以中医“脑神”理论为基础,结合脏腑及五行、气血、经络理论,认为“脑为神之体,脏腑为神之用,脑与脏腑相通,五脏六腑皆主神,非独心也”。这一理论思维从“神”的“物质基础”与“功能”角度完整地揭示了神志病的发病机理,并有效地指导了临床治疗,形成了“体用同治法”。

赵永厚博士介绍说,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全国范围内专门开展中医神志病的诊疗机构较少,其主要存在形式为中医医院的科室及专科医院;其发展现状多为自主发展,自拟特色,多以系列中药及针灸治疗为主。并且,神志病往往被多数中医医院当作躯体性疾病对待,与其他类疾病同样应用阴阳五行等学说进行解释,运用气血津液脏腑理论辨证,没有形成对神志病的独立认识,也没有分化出独立学科。同时,各诊疗机构间缺少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在单一背景下很难形成中医神志病诊疗的科学体系,来更大限度地发掘中医药诊疗的优势,更难以谈及形成较具规模的中医神志病科研体系,严重阻碍了学术进步。此外,由于中医类大专院校尚缺乏神志病相关专业,现有训练有素的专业中医神志病医师队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神志病患者数量的需求。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赵永厚主任医师介绍了本届委员会确立的战略目标和工作任务:进一步完善中医神志病理论体系,使其有效指导神志病的辨证论治和临床实践;组织专家对神志病中医治疗难点进行分析,立足于临床实际,探索解决措施,并形成相应的评价分析总结报告;以神志病中医药诊疗新学说、新理论为线索,总结中医诊治神志病的特色和优势,探究神志病的中医特色疗法;完成中医神志病“诊疗指南”,规范神志病的诊疗行为;团结有志于此的同道建立统一的中医神志病诊疗体系,对常见、多发以及与西医相比具有优势的神志病病种密切协作与交流,完善诊疗方案,促进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

链接

精神疾病历来是医学界的一个棘手难题,目前也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2年,全国有1600万名神经精神疾病患者,还有约600万名癫痫病人。神经精神疾病所造成的负担已居我国疾病总负担首位,占疾病总负担的20%。此外,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青少年还有3000多万,妇女、老人、受灾人群等特殊群体的精神和行为问题也都不容忽视。预计到2020年,我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