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中公立中医医院该做啥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09-11-27

安徽省卫生厅厅长 高开焰

今年3月中旬,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近期重点任务实施方案。同时,为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中医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公立中医医院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力量,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主力军。各公立中医医院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理清思路、明确重点,积极投身医改,加快推进中医医院改革与发展。

公立中医医院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公立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中医药学术的主要创新者和中医药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在中医医疗服务中起主导地位和作用,是实现政府公益性责任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医改的五项重点改革,哪一项也离不开公立中医医院的参与。公立中医医院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自身改革与发展的成功与否,事关中医药事业的兴衰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因此,公立中医医院必须充分认识在医改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勇于承担起历史的使命,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深化医药卫生改革的伟大实践,敢为人先,有所作为,为发展中医药事业、实现医改目标创新业绩。

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方面

我国目前建立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有“广覆盖、低水平”两个特点。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广覆盖,拉动了医疗服务需求,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鉴于国情特点,这种广覆盖在现阶段只能是低水平的,必须重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因此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相继出台了鼓励使用中医药的优惠政策,这样也就拉动了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面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新形势、新情况,公立中医医院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有关文件精神,把握政策要求,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杜绝违规现象。另一方面要抓住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机遇,用好鼓励使用中医药的优惠政策,调动临床科室和广大中医临床人员使用中医诊疗方法和技术的积极性,使人民群众享受到质优、价廉、方便、有效的中医药服务。

在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方面

在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目录中,中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占了很大的比例,体现了中西药并重的原则。公立中医医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情况,直接关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公立中医医院一方面要带头执行药品、耗材网上招标采购制度,严格执行药物价格政策,严格执行使用基本药物的比例,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制度,加强药物使用监控,坚持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另一方面,鉴于中药饮片虽属基本药物品种目录范畴,但目前尚未纳入招标采购范畴,各中医医院必须严把中药饮片质量关,改善中药饮片调剂和贮存条件,加强中药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强化中药进货渠道管理,不断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安徽省将开展中药饮片统一招标采购试点工作,探索有效的中药饮片保障供应途径。拟遴选200种左右常用大宗中药饮片品种,参照基本药物供应保障的方式,通过集中招标,确定一批具有良好资质、信誉和生产供应能力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定点采购,统一配送,逐步实行中药饮片质量安全溯源管理,进一步保证中药饮片质量。

在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目前,我国城乡、区域中医药发展还不协调,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基层中医药人才和技术缺乏。安徽省为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基础,在医改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到2011年,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1个标准化中医科和1名以上中医执业医师或中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公立中医医院担负着指导和支持基层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职责,要发挥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培养人才,密切技术协作,指导科学管理,特别是在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方面要建立广泛的协作关系,巩固和扩大中医临床阵地。在帮助基层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的同时,强化自身的特色优势建设,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双赢的效果。

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

公立中医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具备公立医院的基本职能,即以医疗救治为中心,向社会提供医疗和预防、保健和康复、医学研究和教育等服务,承担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处置、支援农村、卫生扶贫等政府指令性任务。同时,公立中医医院还有其特殊性,就是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向社会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一是积极参与重大疾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消除“中医只能治慢性病”的误解,提高中医药社会贡献率。二是在重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积极推广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的不同需求。三是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建立健全面向社会、面向青少年、面向未来的中医药科学知识普及教育机制,弘扬中华民族健康文化,最大程度实现人民健康权益。

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面

公立中医医院相对于其他公立医院,存在基础薄弱、人才匮乏、设备简陋、管理滞后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因此,改革的难度也更大。要根据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目标,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合理规划和配置资源,巩固完善公立中医医院服务体系;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形成充分体现中医医院特点、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公立中医医院内部管理,调动医务人员使用中医诊疗技术和方法的积极性。列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城市,应将公立中医医院改革一并纳入,同步推进。在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中,必须把握改革的原则和方向,坚持中医办院方向不动摇,坚持突出中医药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不动摇。通过深化改革,使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加强,中医药服务水平得到提升,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建设是公立中医医院深化医改的核心任务

中央的医改政策已经明确了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原则和目标,即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和补偿机制,探索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的有效形式,达到政府有效监管、医院充满活力、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立医院改革是对政府本身的改革。在今后3年重点推进的五项改革中,唯有公立医院改革是先行试点,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再逐步推开,可见公立医院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公立中医医院与其他公立医院有着相同的改革方向、原则和目标,但公立中医医院改革又有其特殊性。如果说公立医院改革要逐步解决“以药养医”问题,而公立中医医院改革同时要解决“以西养中”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投入补偿机制、体现中医技术劳务价值的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中医药人员专心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收入分配机制和有利于中医药人才成长的用人机制等。因此,公立中医医院必须把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建设作为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务。

必须坚持中医办院方向

政府设立中医医院的目的就是要运用中医药的独特理论和丰富诊疗经验,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中医药学的临床基地。这是中医医院的主要功能和任务,也是中医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是中医医院的立院之本、建院之基、兴院之源,是与其他医疗服务机构最显著的差异所在。因此,在公立中医医院改革中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方向。如果偏离了这个方向,违背了这个宗旨,任何改革都不能说是成功的。一是在领导班子成员中,中医药人员应占多数,主要负责人或分管业务的负责人应为中医药人员;二是主要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的负责人应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人员;三是中医药人员应占医药人员的70%以上;四是在临床科室的设置上,中医科室应占绝对多数;五是在诊疗活动中,必须运用中医药理论、诊疗方法和手段指导临床实践。

必须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

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是加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建设的突破口。中医医院的发展思路应该是坚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凸显亮点,有所为,有所不为,走“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路子。要根据当地疾病谱,瞄准危害当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势,重点培育、扶持、发展几个专科专病,省级中医医院要有5~8个重点专科专病,市级中医院要有3~5个重点专科专病,县级中医院要有1~3个重点专科专病。要有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人精我廉,实现省有基地、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提高重点专科专病对中医院发展的贡献率。

必须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

振兴中医药的核心是发展中医药学术,发展中医药学术的根本是培养人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并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中医药人才培养。各中医医院要制订并实施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根据中医药学科的特点和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探索建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将理论培训与临床进修、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研读经典与跟师临床结合起来,特别要注重发挥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培养人才。特别是要把培养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摆在突出位置,重点培养、加快培养。

必须重视中医临床科研工作

要围绕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整合资源,合力攻关,积极开展中医临床研究。要根据本地疾病谱和本院的技术优势,确定重点研究病种,运用中医药理论对重点病种的机理、临床诊断、治疗、药物、疗效评价进行研究,同时逐步将现代科学技术(包括西医)所提供的检测手段纳入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取得原创性成果,优化综合方案、制定诊疗规范、总结诊疗技术、开发有效药物、研制诊疗设备等。要加强中医药临床科研思路和方法的研究,提高中医药临床科研的设计能力,既要重视传统方法的自我完善,又要善于吸取现代的科研方法,使之适应中医药的科研特点。

必须大力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前提和源头,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提高、突破和超越。继承与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要系统、完整、准确地继承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二是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整理、研究中医药学术,创新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三是要在总结前人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人类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不断探索和研究出新的理论与方法。随着疾病构成、人口结构、社会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健康概念、卫生需求的变化,以及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不断更新,都对中医药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前的特色与优势在今天可能就成为劣势。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培育新的特色与优势,坚持主体发展与开放兼容相结合,逐步发展完善新理论。

必须重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各个领域的作用

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不仅要在常见病、多发病上体现,也要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大疾病防治上体现。比如在公共卫生方面,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公众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等内容,这些都是中医药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传染病如非典、艾滋病、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仍然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已经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杀手。对这些疾病我们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治疗的办法。中医药在这些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应该有所作为。在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和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方面,很多中医药方剂及针灸、推拿等疗法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疗效很好,不仅“简、便、验、廉”,而且深受广大农村居民的欢迎。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应重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让群众既看得起病,又能看得好病。

公立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中医药学术的主要创新者和中医药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在中医医疗服务中起主导地位和作用,是实现政府公益性责任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其自身改革与发展的成功与否,事关中医药事业的兴衰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

公立中医医院改革又有其特殊性。如果说公立医院改革要逐步解决“以药养医”问题,而公立中医医院改革同时要解决“以西养中”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投入补偿机制、体现中医技术劳务价值的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中医药人员专心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收入分配机制和有利于中医药人才成长的用人机制等。

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是中医医院的立院之本、建院之基、兴院之源,是与其他医疗服务机构最显著的差异所在。因此,在公立中医医院改革中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方向,否则任何改革都不能说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