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博物馆建设的喜与忧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09-12-25

近年来,中医药博物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国家级的中医药博物馆已进入筹建阶段,既往以中医药院校为主的中医药博物馆的局面正逐渐被打破,中药企业、中医医院、地方和民间的筹建者正在不断增加。但迅猛发展的势头下也暗藏着文物匮乏、人才难得、经费紧张等隐忧。

和中浚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

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

数量增多

中医药博物馆创立于1938年中华医史学会在上海建立的第一家医史博物馆,其后发展缓慢,至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各中医药院校实力的增强和对中国医学史的重视,陕西、长春、南京、甘肃、福建、北京、成都、广州等地的中医药院校陆续建立了一批医史博物馆和医史陈列室。迄今为止,中医药高校博物馆在中医药博物馆中仍居于主体地位,其数量、藏品、人才和影响举足轻重。

新世纪以来,先是全国政协文卫组的中医委员提出建立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的提案,并进行了论证和筹建的前期准备。2007年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中医中药中国行”新闻发布会上答人民日报记者问时表示,要建立国家级中医药博物馆。

与此同时,随着中药企业实力和规模的增强,出于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宣传的需要,继1989年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建成之后,2001年成都迪康药业的成都中药博物馆、2002年山东东阿集团的阿胶博物馆、2006年广州陈李济中药博物馆先后建成开馆;2006年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建立“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2006年天津中新药业建成中新药业自然人文陈列馆,2007年4月北京同仁堂博物馆对外开放,2008年宁波明贝中药业有限公司成立明贝堂中医药博物馆,2008年北京同仁堂的济南分号宏济堂计划建立宏济堂中医药博物馆,2008年广东汕头市太安堂建立中医药博物馆。由此,不计各中医院校和综合院校以中药标本馆为主或与医史类合并的中药博物馆,以中药企业为主设立的中药博物馆即达10家。此外重庆中药研究院有号称全国最大的重庆中药博物馆。中药博物馆开始成为继中医药高校博物馆之后的中医药博物馆的又一主要门类。

由中医院建立的中医药博物馆先是苏州中医院开风气之先,其后常熟市中医院建立常熟中医药博物馆,江苏省扬州市建立扬州中医博物馆,江苏省兴化市在名医赵海仙故居建立中医博物馆。浙江杭州有淳德中医药博物馆。在新建的中山市中医院内,将建中山市中医药博物馆。2008年展示闽台两地中医药发展渊源的闽台中医博物馆在厦门海沧青礁慈济宫义诊堂开馆。

由地方筹建的有河北省安国市政府的安国药文化博物馆;亳州华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开始征集中医药文物;东莞市拟建一座中医药博物馆,该市城建规划局已就建馆给出了两个选址方案。

早在1996年,重庆刘氏建有重庆民间医药博物馆。近年来北京御生堂博物馆在北京崛起,该馆藏品数量较大,又曾于2008年7月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英国查尔斯王子基金会共同举办的“中国中医药文化周”活动,影响日渐扩大。

中医院校博物馆中,福建中医学院3716平方米的博物馆新馆落成,较以往陈列室规模有大幅度增加;浙江中医药大学为迎接校庆决定加速建设拖延了多年的中医药博物馆;天津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博物馆创办小组,通过两年多的收集整理,目前已收集了文物、史料近3000件(套)。云南中医学院拟筹建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如此一来,粗略统计,加上名医遗址和纪念馆、少数民族医学博物馆,我国的中医药博物馆已近50家,有的一地就有多家,如广州、杭州、天津等。

规模扩大

随着国家及各中医药院校实力的增强、新校区的建设,中医药博物馆的规模特别是馆舍条件较上世纪大为改善,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都已建成为博物馆量身定制的独立馆舍。2004年12月建成的上海中医药大学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6413平方米,陈列展出面积约4000平方米,2006年6月占地16亩的“百草园·杏林苑”又建成开园,2008年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批准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博物馆2007年落成的新馆建筑面积达1.8万多平方米,堪与一些中型综合博物馆相媲美。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早在2002年就搬迁到拥有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新馆舍之中,现正着手修建新馆。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中国医史博物馆仅为改陈就投入资金600万元,并增加一个新楼层的陈列面积。南阳医圣祠的扩建由市政府出面组织,规模和气魄更大,拟将其与文物保护区的规划一并安排,面积将在现有范围基础上有大幅度扩展。山东东阿阿胶博物馆正进行二期扩建,室外展区将有大面积扩大。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清校区,已建成一座有独立馆舍的博物馆大楼。

影响增强

中医博物馆的影响随着其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中医院校博物馆从以往主要面向本校学生的医史教学和学校外宾、领导参观更多地面向社会开放,其影响也与日俱增,成为人们了解中医药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南阳医圣祠、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和阿胶中医药博物馆等先后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文化基地,一些院校博物馆还开始在国外设展,如上海在意大利热那亚中国展中举办中医展,介绍脉象针灸和推拿的历史和知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医申遗的深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医文化建设的重视,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的开展,中医药博物馆的地位还将提高,其作用将进一步显示。中医药博物馆的发展真正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可持续发展下的隐忧

文物匮乏

文物和藏品是博物馆建设的基础,中医药文物是文物系列中一个较为特定的门类,范围较为狭窄,考古出土的有关文物主要保存在文物考古部门中,传世文物以近现代文物为主,市场上赝品充斥。从多年的经验来看,医、药、卫生、养生几个主要门类中,与药学及卫生有关的文物较多一些,与医学及养生有关的文物较少,清代以前的更少,典型的诊病治疗的器物收集非常困难。药学和卫生文物相对而言较多,是因为它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特别是卫生类文物,涉及饮水、进食、口腔清洁、秽物的排泄等生活中的卫生消毒防疫措施等多个环节,用途广泛,传世文物自然相对丰富一些,但卫生文物恰恰是与医学关系最为松散的一类。

数十年间涌现这么多的中医药博物馆,文物的需求量必然巨大,尽管新建馆中不少已注意立足于本地、本单位和企业自身特色,但特有的专业文物范围中有限的文物必然难以满足数十家同类新建扩建博物馆对文物的巨大需求,特别是筹建中的国家级中医药博物馆,需求的文物数量特别是文物档次的问题就更令人担忧。就目前藏品数量较为丰富的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和北京御生堂博物馆来说,前者经历了70年的积累,不但有一定的数量优势,更有文物种类和档次的优势,不少文物较为精致;而后者明显是一个近年崛起的新馆,主要藏品一望即知是从近年文物市场上收集的,文物的年代晚,同类复品数量大,一些展品的真伪也有待鉴定。其他新建馆、扩建馆的文物基础本来就薄弱,面临医学文物匮乏的局面必然难以回避,很可能出现恶性竞争,其状况令人担忧。

人才难得

专业人才特别是业务骨干是每个博物馆能否得以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条件。热心于博物馆建设,又精通业务的人才是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基础。尽管中医高校博物馆的人才较其他中医药博物馆有一定的优势,但因为一些有潜力的人才或是不愿意在博物馆工作,或是不能留校工作,缺少骨干仍然是中医药高校博物馆的难题之一。

目前中医药博物馆中的人才从专业来源大体可分为三部分:有系统中医专业知识者、经过历史或文物考古专业系统学习者,以及其他人员。目前各馆中前面二种人才较少,同时往往只对本专业较为熟悉,兼通二门学科知识者少,有较高修养者更少,工作人员中其他人员占有较大比例,且由于这部分人员多已届中年等原因,很难通过正规脱产学习提高专业修养,多是在职自学,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为目的。对于中医药高校博物馆之外的其他中医药博物馆来说这更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由于缺乏高层次人才,对博物馆建设的深层次思考,及其长远规划设计和安排都不免局限,博物馆的研究工作难以很好地开展,无法带动对藏品陈列的研究,更难以申报课题和争取经费,提升博物馆的档次。

经费紧张

中医药博物馆的经费主要由各单位安排,目前各院校由于新校区的建设带来的负担,经费大都较为紧张,难以投入更多的经费支持博物馆的建设。中药企业近年由于GCP建设和行业的竞争等也有伤元气。而博物馆的藏品征集和陈列更新都需要较多的经费投入,并且需要的是长期的资金投入,对于不少单位而言,不免是一个负担。只有那些名牌中药企业,如同仁堂、东阿阿胶集团等出于自身的品牌需求,乐于大手笔的投入。因此,如何获得单位更多的支持,特别是如何争取日常经费之外的更多途径的经费支持,是增强中医药博物馆活力的又一要素。一些同行已有一些好的经验,如中国医史博物馆获得600万的专项建设资金更新陈列,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数次立题配套开展相应调查和陈列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新馆建设时获得浦东新区、科委等多方面的支持;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新馆由广东省投入3千万元的建设经费等。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近年通过参加科研工作获得国家科委、国家文物局、省科委等经费达上百万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研究条件。

综上所述,中医药博物馆近年发展很快,馆舍等基本条件也有大的改善,国家主管部门和各地领导日益重视,但是否有必要一哄而上,各地都纷纷建设自己的中医药博物馆,有限的文物资源如何利用,如何提高其人才队伍素质和博物馆内涵建设等,还有很多共性的问题有待我们思考和积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