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风雨一路歌——二零零九年视点版精彩报道回放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09-12-28

编者按:二零零九年即将落下帷幕,回顾这一年,本版对中医药领域的一些重大事件进行了深入报道,其中有思考,有争议,有社会热点,也有历史追忆,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喜爱。虽然风雨一路,却也豪情满怀。在新年将到之际,让我们回首这一年走过的路,重拾几个精彩的片段细细品味

追 忆

4月13日

六七十年代的中草药运动:撑起农村基本医疗卫生这片天

医改方案尘埃落定,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医改意见提出的“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作用”是摆在中医药界面前的重大课题。其中,如何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草药运动为我们提供了若干借鉴和启示。那场运动既有国家政策的保证,又有财政上的支持,还有合作医疗、巡回医疗队、科研小分队等多种表现形式。回顾那场运动,吸取其经验,有助于中医药领域在推进医改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11月9日

钱学森: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医

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钱学森离开了我们。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对中医学亦有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他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中医现代化,是中医的未来化,也就是21世纪我们要实现的一次科学革命,是地地道道的尖端科学”,进而提出“中医的现代化可能引起医学的革命,而医学的革命可能要引起整个科学的革命”等观点,曾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11月9日,该版将钱学森对中医的认识和理解作了比较全面的回顾。

文 化

11月13日

中医大讲堂:中医学的文化自觉

曾学过中医,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的邹诗鹏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演讲令人深思。他认为,中医与西医的区分不只是理论与技术层面上的,本质上是哲学及文化上的,是中西方两种哲学及文化传统区分的典型表现。在这一意义上,对中医理论的把握和阐释,更不必诉诸西医科学,也不必完全诉诸系统论、协同学以及复杂科学之类现代科学。全球化时代的医疗保健体系,必然也是不同医疗文化体系的对话与互补。当代中国医疗保健体系的建立,必然是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优势互补、通力合作的成果。

12月14日

对韩国《东医宝鉴》申遗进行再思考

湖北省蕲春李时珍文化研究会周彭曾发表“由‘韩医申遗’引发的思考”一文。今年8月初韩国文化遗产厅宣布韩国的《东医宝鉴》初刊本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促使周彭对韩国《东医宝鉴》申遗进行了再思考。他认为《东医宝鉴》90%以上的内容均辑录自中国中医著作,并非原创;被称为“东医”的传统医学和韩国被改称为“韩医”的韩国传统医学,在总体上并未摆脱被朝鲜和韩国人称为“汉医学”的中医学的大框架;应让世界充分了解中国传统医药体系的精深与博大,让类似于“韩医”的国家文化意识的剽窃行为不再出现。

思 考

2月20日

中药注射剂再评价提上议事日程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的1至19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有近1/2都是中药不良反应报告。2008年,茵栀黄注射液致新生儿死亡、刺五加注射液事件引起广泛关注。此前,鱼腥草注射液、复方蒲公英注射液、鱼金注射液、炎毒清注射液等中药注射液都曾出现不良反应问题。对此专家认为,中药注射剂总体是好的,发生安全事故存在多方面的原因,比如使用环节的不当,今后应该加强监管,改变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存在的一些问题;中药注射剂作为我国独创的新剂型,迫切需要开展再评价工作。2月中旬召开的全国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提出2009年将对高风险类药品开展再评价,注射剂品种首当其冲。

12月21日

中医五运六气说能预测疫病吗

安徽中医学院教授顾植山预测疫病,始自6年前的SARS流行时期。他对SARS疫情的预测、禽流感疫情的预测都对了,对甲流疫情的预测,也正被一一证实。他认为五运六气预测,就是根据天气运行变化的象态,判断其有否乖戾及乖戾程度,预测疫情发生的可能性和变化趋势。对疫病预测来说,分析不正常运气的状态比六十年常规时位的推算更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握好疫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在与致病微生物的斗争中,就能变被动为主动。五运六气是中医学理论中被误解最深、传承最为薄弱的部分,不懂五运六气,就不会真正懂中医理论。五运六气研究关系到对整个中医理论的阐述和评价,已不容回避。

批 假

6月15日

饮片“美容”令人忧

用工业色素为饮片染色,谋取高价,这样的造假现象在全国各地的中药材市场普遍存在;3万元买的藏红花是菊花……中药材及饮片常见造假手段有几何?市场上假冒伪劣饮片泛滥早已令中医药界深恶痛绝,不仅坑害了老百姓,而且影响了中医的临床疗效,严重损坏了中医药的形象。据了解,一些地方的药检部门调研显示,中药饮片合格率仅为六成多。呼吁作为行政执法机关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尽早把对中药饮片造假行为的整顿行动提上日程,真正担负起保证市场提供合格中药饮片的责任。

7月2日

“神医”李培刚事件透视

6月13日晚,李培刚,一位据称只用双手就可以让截瘫病人站起来的“神医”走上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主持人用了“神奇”二字来形容他,节目还称“他可以用看上去比较简单的方式,使那些遭受外伤而导致偏瘫的病人重新站起来。”……节目一播出,立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为了解“神医”的真面目,本报记者展开深入调查,结果发现,很多专家都表示对于李培刚本人实在“不值得一提”,李培刚神话的塑造仅仅是因为披上了中央电视台这一华丽的外衣。

社 会

6月1日

《大国医》剧外的真实故事

36集电视剧《大国医》的题材来自历史和民间,起源于清朝乾隆58年(公元1793年)的洛阳平乐正骨世家历代传人,200多年来,医德医术誉满天下,郭氏弟子遍布全国。剧中主要讲述的郭氏正骨第五代传人云鹤鸣在时代大潮激荡中演绎的一系列动人心魄的故事,塑造了民间中医郭一山、云鹤鸣夫妇承传济世救人的医德和正气,他们是真正的大国医。剧情起伏跌宕,人物命运大起大落,反映的洛阳平乐郭氏正骨的传奇故事,在河南洛阳都有对应的原型。《大国医》在央视八套热播之际,该版为读者讲述了几个《大国医》剧外的真实故事。

10月19日

《风声》针刺酷刑是否太夸张

文章对风靡一时的谍战电影《风声》中的针刺酷刑给予了质疑,通过专家介绍,让读者明白了针灸的知识,同时针灸不可能让人那么疼痛。针对该文,编辑配发短评说:针刺时在某些特定穴位会有比较强烈的痛感,但大多数人还是能承受的。而片中的情节会误导不知情的观众对针刺产生畏惧心理,生病时不愿选择针刺治疗,从而失去了一个好的治疗机会……对于文学、影视作品,情节有些夸张是可以理解的,但也要照顾到对读者、观众产生的影响。对针刺治疗我们应该多给点正面宣传,千万别让它在误解中被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