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有望走进新加坡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03-19

本报记者 常宇

新加坡医药局主席郑文庆教授一行日前全面考察了北京身心康国际中医研究院,并体验了该院独特的中医治未病标准化诊断和治疗模式。郑文庆在赞叹的同时,表示将把该诊断和治疗模式引入新加坡。

治未病意义重大

“中医治病、防病一脉相承,有几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中说,未病先防,就是指防病于未然,预防疾病的发生;已病防变,就是指防止疾病加重,控制并发症;已变防渐,就是防止疾病复发、转移,调理后遗症。”身心康国际中医研究院院长陈勇介绍说。郑文庆教授一行在参观后认为,该院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调节女性内分泌失调、筛查肿瘤体质及大病后康复都很有特点,并考虑在这四个方面开展合作。

中医治未病不仅包含了积极调整亚健康、亚疾病状态,控制疾病的发生,还包括患病之后,防止加重各种并发症的出现,能够极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一些疾病形成了,就不可逆转了,痛苦和损失巨大,耗费巨额费用,所以一定要重视治未病。西医对于亚健康、亚疾病状态检测不到明确的指标,缺乏有效的对策;中医注重症状,认为不舒服难受就是病,即使对于亚健康、亚疾病状态,也具有相应的理论和辨证治疗手段。对于很多重大疾病的康复,西医缺少有效手段;中医的调理就能显出很多优势,加速康复。中医药在体现干预、进行预防,切断疾病发展演变方面,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有很大的优势。不能把治未病理解为简单的生活保健。”陈勇说。

探索治未病的标准化

郑文庆说,中国的中医保健机构很多,但他很赞赏身心康国际中医研究院用现代思路对中医方法进行探索,在坚持纯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现代科技探索中医治未病诊断和调理的标准化,使其具有重复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在新加坡的学习和推广。

该院运用“亚疾病测评仪”,通过检测人体穴位获得的生物电信息,来确定中医某一脏腑、某一经络出现的问题,再通过中医师望闻问切予以验证和核准,形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标准化中医诊断。针对每一证型,都有确定的治疗方案,包括服用药食两用药物的配方胶囊、手法按摩、心理疏导、生活方式指导等,也实现了治疗的标准化,更有针对性。

郑文庆一行亲身体验了该院的测评服务。一位李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到北京后没有好好休息,报告上的经络图显示出他有明显的睡眠不足、疲惫的症状,此外他的一些慢性病症状也在经络图上得到相对应的显示。医生根据检测报告辅助传统望闻问切的复核,按照标准调理规范表给李先生开了药食同源的对证胶囊,与此同时也配合了手法按摩和理疗。治疗两天后,李先生感觉脸色好了、睡眠质量也提高了,旅途的疲惫都消除了。与此同时,他的高血压症状也得到缓解。

检测过程中,李先生还首次体验了纤维舌像仪的检测。此设备是根据中医津血同源的原理发明,从被测人舌苔上抽取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与已总结出的图谱对应,测查人体的状况。

有望开展合作

郑文庆说,新加坡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常年积累的慢性病和常见老年病往往伴随终生,缺少有效的治疗办法,也很难根治。现在新加坡主要治疗手段还是靠西医,但大量的检查和治疗费用十分昂贵,国家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新加坡也考虑创建一些康复保健机构,采取一套有效且廉价的方法,控制疾病的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此行到身心康国际中医研究院考察,看到了中医治未病方面有一些经验,像针对大病后康复、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等重大、慢性疾病,阻止其进一步发展的各种有效措施,新加坡很有可能考虑由政府出资,支持开展类似的合作,对于确保国民健康、降低国家负担,确实意义重大。

郑文庆告诉记者,自己虽然是西医出身,但非常喜爱和信赖中医。“中医的理论来自大自然,很多理论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郑文庆说。中医在很多方面是西医无法做到的,比如大病后康复,中医采取无毒的药食同源的中药,就能很好地让手术后或大病后的患者恢复元气,中西医结合才是完美医学。

据介绍,新加坡人也有进补的传统,但在华人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80%的人信中医,但只有20%的人看中医,因为中医的个性化治疗让人很难理解,也使中医的治疗不具可重复性;另外中药煎煮、服用也比较麻烦。“而身心康国际中医研究院实行标准化的中医诊断、标准化的中药组方、标准化的理疗方案,靶向性非常强,疗效也直观、容易判断,不存在以上的问题。中医治未病标准化的新模式,易被理解、接受、学习和推广”,郑文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