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带团队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方式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03-22

陈誩 王莒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07年北京中医医院在市委组织部的支持下开始实施“新名中医培养工程”。“新名中医培养工程”改变原有的“一对一”的师承模式,采用“团队带团队”的方式,发挥国家第一、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滚动效应,集中医院内各种可以利用的中医药资源,通过研读经典、临证实践、病例讨论、集中授课、团队交流、媒体推广等多种形式的培养方法,利用三年的时间,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打造一批具有中医临床特长的中青年名中医队伍,有力地推动了重点学(专)科建设,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技术实力。

团队带团队的培养形式,能够做到老师轮流转教,学生轮流转学,一师多徒,反复实践,多开眼界,多学各家所长。

何谓“团队带团队”

“团队带团队”是按照中医师承传授的方式,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建立导师团队和学生团队,在临床实践中教学相长。集中现有的名老中医资源以及学术带头人组成导师团队,选拔优秀的、有专业专长的、具有中医西医良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副高职称的医师组成学员团队。以导师团队带学生团队的方式,坚持专业专长与中医综合基础并重的培养方式,坚持从临床入手提升中医辨证论治思维模式的行为培养,坚持集思广益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培养宗旨,坚持培养临床综合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团队带团队”是通过研读经典、临证实践、病例讨论、集中授课、团队交流、拾遗补缺、需要什么学什么、学习多学科、多名家,实行多导师制,持续媒体推广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培养方式。利用三年的时间集中培养一批优秀的中医临床专科骨干,中医科研有思路的中医临床实用型人才。这是一种创新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

“团队带团队”的创新意义

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核心

团队带团队的培养模式改变原有的一对一的师承方式,一名学员多名导师,创建以中青年中医师成长需求为导向的团队培养模式。让他们参与到其他专业的临床实践中,树立中医整体诊疗的思维方法,重读中医经典,坚持需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学什么的指导思想,扩展临证的眼界,极大程度调动了人员的参加主动性,改变了中医越来越专的局面。坚持“因材施教,个性发展”,在多学科的临床实践中集各家所长,让更多的人体会和运用名医经验,提高整体临床水平,形成了“学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使个人的学习成为科室的受益。

在培养模式上坚持科学发展,把握中医人才成长的规律

培养的方式是根据培养对象工作需要,实行缺什么补什么和多导师制。此次导师团队不同于过去的名老中医,学员团队也不同于以前,师承的继承人为临床已有专长的副主任医师。培养的目标是中医药高层次学科专科骨干。在临床实践上,采取门诊与病房相结合;读经典与临证相结合,个人实践与研究室工作重点、学科专科建设相结合,掌握临床技能与总结名老中医经验相结合,通过研读经典、临证实践、病例讨论、集中授课、团队交流、媒体推广等多种形式,兼收并蓄各位名师的宝贵经验。为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医药高层次领军人才,形成一代中医名家不断涌现的氛围和机制,体现了统筹兼顾师承工作的需要。

团队带团队的培养方式要求重视人才内涵培养质量

在整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理论、学说和体现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疾病诊疗体系过程中继承、应用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技术,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丰富中医积淀,多角度研究本专业的疑难病常见病的诊治。在继承基础上自主创新,形成诊疗新技术、专科新特色、疗效新优势,丰富学科内涵;坚持本专业门诊,参加名医工作室工作,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相关的科研项目、参加学习交流会和疑难病例讨论。使师承学习、临床实践、病房管理、课题研究有机地融合。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目标

医院打破原来的分科格局,让学员自己挑选与自身专业发展相关的科室与导师,学习最具有中医特色诊疗方法,突破副主任医师任职的技术平台,打破专业的屏障,在更广泛的基础上思考中医的问题,在学习中医经典理论中传承学术思想,在个人的成才中推动科室的建设,在名医工作室的工作中整理研究名老中医的经验与技术,寻找自己的学术发展方向,在多学科的临床基础上凝炼专业的学术研究方向。在团队带团队的过程中培育中青年专家群体。这是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重要保证。

以“团队带团队”为特点的新名中医培养项目获得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人事局的资助。医院将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对中医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意识,积极探索中医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为中医医院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奠定坚实的人才保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