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中医药救治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04-22

目前,传染病防治及常见病治疗成为震后救援的主题。为此,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有关专家针对玉树灾区特殊地理、气候和伤病情况,提供中医药救治方案,以供灾区救治人员参考。

震区特殊条件下的中医援助

刘清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玉树灾区地处高原,目前仍寒意浓浓,灾民病情复杂,救助人员随时因高原反应而成为被救助者。就中医药如何发挥其优势,在抗震救灾中为民服务,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补气活血”预防高原反应

高原地区特点为气压低,空气中氧的浓度低,易导致人体缺氧,引起高原病,包括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症见头痛、头昏、心悸、气短等。重者还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腹胀和胸闷。玉树海拔在4000米以上,救助人员极易发生急性高原反应,中医认为这多属“气虚、血行不畅”,因此,补气活血法有助于改善高原反应,尤其是参与急救前三天开始用药更有效。常用药物有西洋参片(含片、饮片)、丹参片、红景天制剂、银杏叶制剂等。

“大黄、生脉”有助重症伤员

重症伤员多为外伤失血、挤压伤,多发骨折,继而合并感染,应当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救助伤员,中医认为这种情况属“多瘀、多虚、瘀毒互结”,因此早期应用大黄通腑泄热、散瘀,减少瘀肿的形成,减少感染的发生;早期应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以保护脏器的功能,降低危重病的死亡率。

“和气机、调营卫”防外感

大灾之后有大疫,预防外感十分重要,桂枝汤、姜枣汤、大枣葱白汤等有助于外感的预防和治疗。

灾后如何防治呼吸道传染病

张纾难 中日友好医院

防治流感

中医防治流感主要是着眼于“正”、“邪”,通过对机体状态的调整达到治疗目的。流感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接触等途径。但是,不是所有接触到病毒的人都会染病。病毒能否致病与三个因素相关:一是易感者本身免疫系统的强弱,二是易感者接触到的病毒的载量多寡,三是病毒本身的致病性强弱。

流感的预防在于应急及固本。应急重在预防,一是疫苗注射,二是调整生活方式。固本主要是针对每个体体质服用预防流感的中药。

防治普通感冒

由于青海的地域、气候特点,目前普通感冒主要是风寒感冒,症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周身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等。治疗当以辛温解表,方药可选用荆防败毒散,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颗粒等。

表寒里热感冒即老百姓所说的“寒包火”型的感冒,是北方地区最常见的一种流感。症状表现为发热、恶寒,甚至高热寒战、鼻塞流涕、咽痛、头痛、周身尽痛等。治疗当以散表寒、清里热。方药可选用感冒合剂,中成药可选用连花清瘟胶囊、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中医认识、治疗疾病的基本思想,防治流感也同样如此。比如平素机体内热偏重者,应服用可以清除内热、宣散表寒、达到“阴平阳秘”、气血和谐的中药,能起到预防流感发生的作用。平素体质偏虚,易出汗,经常感冒的患者,可在服用预防药物的同时加用玉屏风颗粒固护卫气。

红景天、西洋参应对高原反应

王建军 李德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本次地震地理位置特殊,海拔平均4千米,经济条件较差,灾区群众集中安置困难,大批伤员需要继续救治、转运、手术,大批伤残人员需要康复治疗、大批灾区群众和伤员对地震灾害造成的心理影响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心理干预,中医药医务人员要发挥中医药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努力降低重症伤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第一,要发挥中医小夹板治疗筋伤骨折方便快捷的优势,尽早解决大量伤员的临时固定问题;第二,术后要积极运用活血化瘀、行气荡瘀、消肿止痛、利水渗湿等中药,减轻患者的肿胀疼痛,减少筋膜间室综合征、挤压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生;第三,要积极运用包括针灸、推拿、康复训练等非药物疗法在内的各种中医药方法,促进伤残人员的功能恢复;第四,运用针灸、中药以及情志调理方法,做好对灾区民众和伤员的心理援助工作;第五,要继续通过开展中医中药进居民点、进军营等活动,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解决各类抗震救灾人员高原反应的防治工作,如应用中药红景天抗缺氧的独特作用,泡水坚持服用,运用西洋参的独特平补作用提高广大抗震救灾人员免疫力,服用牛黄清心丸解除高原反应引起的胸闷、心慌、头痛等症状等。

肠道传染病的症状与中医药防治

李秀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湿热痢用芍药汤加减,中成药可选用黄连素。

疫毒痢用白头翁汤加减,中成药可选用黄连素口服、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

寒霍乱轻者用藿香正气散加减,重者用附子理中汤、四逆散;热霍乱用燃照汤为主方;干霍乱用玉枢丹为主方。

时下正值玉树地区抗震救灾关键时期,预防肠道传染病对确保灾区安全重建十分重要。

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通过粪—口途径侵入肠道并能通过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受病原体感染的人或动物,人群普遍易感,受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影响,可表现为散发、爆发、流行或大流行。

临床表现按主要病变和临床特征可分为两类:一类病变主要以腹泻为主,如霍乱、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等,发病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等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另一类虽然经过肠道传染,但是病变脏器主要在肠外,包括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等,其临床表现依据病变部位而表现不同。

诊断原则要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三方面考虑。其流行病学特点多与不洁饮食史有关,临床表现与病变部位有关,病变在肠道则有腹泻、腹痛、呕吐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病变侵及肠道外如病毒性肝炎则表现肝功能异常,最终确认有赖于病原学检查。

肠道传染病的治疗措施首先要注意休息、调节饮食、对症治疗,比如发热可给予物理降温;饮食要清淡,禁食油腻和辛辣食物。在腹泻早期,要注意补充液体,多喝一些米汤、粥和菜汁等,注意要吃稀、软、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食物,不要采用“禁食”等。还要针对病原体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等。同时注意隔离消毒,防止传染给别人。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为特征。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人进食了被污染的水或食物经口入消化道而发病。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患病多。

患者病前多有不洁饮食史或与患者接触史。感染后一般经过1到3天开始发病,发热、畏寒,体温多为38、39℃以上。腹痛、腹泻,粪便开始呈稀便样,1到2天转为黏液或黏液脓血便,每日排便十次至数十次不等,伴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病程约一周左右可以痊愈。

中毒型菌痢则发病凶险,多见于2到7岁儿童,可有突然高热,迅速出现昏迷,循环衰竭或休克及呼吸衰竭,而腹痛腹泻症状不明显,病死率高。

如果急性菌痢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机体抵抗力下降,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可转为慢性菌痢。

诊断菌痢主要做粪便检查。镜检可见较多白细胞或成堆脓细胞,少量红细胞和巨噬细胞。大便培养检出病原菌即可确诊。

治疗急性菌痢主要是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饮食要求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病原治疗通常首选奎诺同类抗生素。儿童可选用头孢类药物。

治疗中毒性菌痢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早送到医院抢救。要采取控制高热与惊厥,循环、呼吸衰竭和脑水肿等综合措施。

中医认为菌痢属“痢疾”范畴,多由于外感时邪或饮食不洁,湿热疫毒内蕴肠腑,血败化为脓血而赤白下痢。

湿热痢,临床表现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肛门灼热,治疗宜清利湿热,调气行血,方药用芍药汤加减:白芍、黄芩、黄连、当归、木香、槟榔、马齿苋、金银花、地榆、甘草,水煎服。中成药可选用黄连素等。

疫毒痢,临床表现发病急促,发热,甚至昏迷惊厥,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滑数。治法应清热解毒,凉血理气。方药用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黄芩、金银花、地榆、牡丹皮、生地黄、甘草,水煎服。中成药可选用黄连素口服、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指食用被某些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病情发作急,易集体发病。临床上分为两型:胃肠型食物中毒较多见,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它是由于进食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家畜、家禽及其蛋品、鱼类及野生动物等,经口进入消化道而得病。神经型食物中毒临床上以恶心、呕吐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及咽肌瘫痪为主要表现,病情凶险。

治疗措施:轻症患者,可卧床休息,多饮盐开水。如腹泻次数过多时,可口服复方樟脑酊一次2到5毫升。呕吐不止者,可肌注氯丙嗪25毫克。神经型食物中毒患者在中毒早期应立即洗胃或灌肠,以清除毒素。

预防方面应注意集体就餐要进行严格的卫生监督,不吃变质的罐头食品,香肠、咸肉应充分加热后再吃。进食可疑食物后出现集体发病要及时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补液、饮食调节。

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通过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生活密切接触和苍蝇媒介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后临床表现轻者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剧烈腹泻、呕吐,并引起严重脱水、酸碱失衡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认为寒霍乱是感受外邪和饮食不慎导致邪阻中焦,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吐泻剧烈。症见暴起呕吐下利,初时所下尚带稀粪,继则清稀,秽臭不重,腹痛或不痛,四肢清冷不温,胸膈痞闷,脉象濡弱,舌苔白腻。治法轻者应芳香化湿或温中祛寒,重者回阳固脱。方药方面,轻者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紫苏、白芷、桔梗、茯苓、半夏、厚朴、甘草。重者可用附子理中汤、四逆散:熟附子、红人参、炒白术、炮姜炭、炙甘草。

热霍乱症见吐泻骤作,吐泻物腐臭难闻,发热头痛,烦渴脘闷,腹中绞痛,小便短赤,甚则四肢疼楚,转筋拘挛,脉象濡数,舌苔黄腻。治法应清热化湿,辟秽泄浊。方药用燃照汤为主方:省头草、黄芩、山栀、滑石、淡豆豉、半夏、厚朴、白豆蔻。

干霍乱症见猝然腹中绞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烦躁闷乱,甚则面色青惨,四肢厥冷,头汗出,脉象沉伏。治法应辟浊解秽,利气宣壅。方药用玉枢丹为主方。

骨折外伤中医药治疗及保健要点

刘长信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药在围手术期及术后康复期积极参与能达到缓解疼痛、加快骨折修复、减少致残的目的,具体包括术前中医提前干预、术后下床前的中医治疗、术后后期参与和中医功能锻炼。

术前中医干预

这一时期干预的目的是定痛、止血、防感染。

骨折后筋骨脉络损伤,血溢脉外而出血、经络受阻而疼痛,故未能及时手术的患者应内服中药活血、定痛、止血,在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可以自己按摩止痛穴位以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内服七厘散定痛止血。研极细末,每服0.2g,日服1-2次,酒调服。有伤口者应内服玉真散防止破伤风,共研细末吞服,每服3g。

术后下床前参与

术后初期(瘀血肿胀疼痛期)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凝滞、经络受阻,症见疼痛伴肿胀瘀血。参与目的为活血消肿止痛,治疗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可内服外敷中药,辅以功能锻炼。

内服活血止痛汤加减:柴胡6g、归尾9g、赤芍9g、桃仁9g、红花5g、鸡血藤20g、防风9g、枳壳9g、血竭3g、川芎6g、乳香6g、没药6g、木通6g、甘草6g制作为免煎剂,饭后1小时冲服,每日2次。

外敷中药消瘀止痛膏:木瓜60g、栀子30g、大黄150g、蒲公英60g、地鳖虫30g、乳香30g、没药30g,共研细末以凡士林调敷。

术后后期参与

术后未期(肿胀渐消而未尽、筋脉痿软不舒、骨尚未续)治疗宜活血祛瘀、舒筋活络、生新续骨。

内服新伤续断汤加减:归尾9g、赤芍9g、桃仁9g、红花5g、鸡血藤20g、延胡索6g、乳香6g、没药6g、丹参6g、自然铜12g、骨碎补12g、泽兰叶6g、苏木10g、续断10g、桑枝12g、羌活6g、防风9g、荆芥6g、独活9g、川牛膝9g、五加皮9g、杜仲9g、甘草6g,制作为免煎剂,饭后1小时冲服,每日2次。

外敷中药接骨续筋药膏:自然铜12g、荆芥10g、防风10g、五加皮10g、皂角10g、茜草根10g、续断10g、羌活10g、乳香6g、没药6g、骨碎补15g、接骨木15g、红花10g、赤芍10g、地鳖虫15g、白及10g、血竭30g、硼砂6g、杜仲10g、桑寄生20g,共研细末以凡士林调敷。

功能锻炼期

患者自行练功有推动气血流通和加速祛瘀生新的作用,可改善血液与淋巴液循环,促进血肿、水肿的吸收和消散,加速骨折愈合,濡养关节筋络,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利于骨关节功能恢复。

上肢练功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手的功能,凡是上肢损伤,均应注意手部各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的早期练功活动,特别要保护各关节的灵活性,以防关节发生功能障碍。下肢练功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负重和行走功能,保持各关节的稳定性。

练功应辨明病情,因人而异,因病而异。根据伤病的病理特点,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确定练功内容和运动强度,制定锻炼计划。练功时应注意保暖,全神贯注,动作缓慢柔和。一般每日练功2~3次。

练功时动作应逐渐增加,次数应由少到多,动作幅度应由小到大,练功时间应由短到长。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伤及慢性筋伤的中医治疗

宋宝欣 武警总部机关门诊部

脊柱骨折是地震中最常见的骨伤,伤情严重,多发伤、复合伤较多,并发症多,合并脊髓伤时预后差,甚至造成终生残废或危及生命。早期的脊柱创伤救治后,脊髓的功能恢复一般较慢,应尽早进行有效的临床救治,恢复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建议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外敷、针灸治疗、针灸加电脉冲治疗,有利于加快脊髓损伤的康复。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中药外敷组方:桂枝20克、红花20克、五灵脂15克、血竭10克、白术15克。外敷方法是将药装入布袋中,水煮加热后敷在脊髓损伤的体表部位,用塑料布包裹严密进行热敷,每天一次,每次90分钟。

针灸治疗有脊柱皮针和针刺脉冲两种。脊柱皮针是在脊髓损伤的上一节段棘突旁进针,经皮下针刺,加电脉冲治疗。针刺脉冲是在颈部按督脉走向针刺1针,在四肢循经络的走向,从肢体的远端向躯体方向针刺,使针体循经走行并穿行于皮下。然后,把电脉冲的两个电极分别连接在颈部与肢体的针柄上,让病人旋转脉冲波幅的调节旋钮,选择合适的治疗强度。

地震中的伤员几乎都有筋伤。伤后失治或处理不当容易转成慢性筋伤。筋伤所致的肿痛根本在于血瘀和气滞。筋伤后由于气血瘀阻、疼痛及包扎固定使肢体活动减少,肌肉的收缩能力减低,造成气血循环失常,日久导致局限性肌肉萎缩。针对慢性筋伤所致的局部组织粘连和肌肉萎缩,建议采用中药外敷治疗,预防肌肉萎缩,起到固本培元之功效,同时针刺治疗以缓急止痛。中药外敷组方:桂枝20克、红花10克、五灵脂15克、血竭10克、白术15克、羌活20克、独活20克、元胡10克,外敷方法是将药装入布袋中,水煮加热后敷在筋伤的体表部位,用塑料布包裹严密后进行热敷,每天一次,每次9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