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医院之路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05-12

本报记者 樊丹

“四逆汤合小青龙汤、平衡针、雷火灸……”在一位经西医治疗疗效不佳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感染致呼吸衰竭病人住院病历中,记者看到的全是中医经典名方和特色疗法,竟然未见一味西药,三四天的治疗,病情就明显好转。

治疗急危重症,向来是西医的“主战场”,即使一些中医院的急诊科,也以西医药为主。而今,这在广东省中医院新开辟的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试验田——“中医经典应用病房”得以改变:中医药充分施展身手,患者对中医药的信任度也大幅提高。

传承特色,促进发展,是中医院始终肩负的重要使命。作为中医院的排头兵,广东省中医院实现了年门诊量540多万人次,连续10多年居全国中西医院之首,一探究竟的冲动吸引记者前往。

然而,记者调查后发现,广东省中医院虽以姓“中”为出发点,并取得显著成绩,却并未止步于此,前瞻的眼光已超越“中”、“西”的分野,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姓“中”,在疗效上下工夫

特色是中医院的立院之本、发展之魂,疗效就是最好的证明。老百姓来中医院看病,是冲着中医来的。如果丧失了中医药的特色,就丧失了病人的认可。

名医工作室

让诊疗经验“开口说话”

中医院姓“中”,就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在疗效上下工夫,而继承是基础,关键在于挖掘祖国医学宝库。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将祖国医学分为六个“分宝库”,即浩瀚的历代经典文献,政府投入大量研究资金形成的成果,全国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本院名医的临床经验,中医特色疗法和适宜技术,安全有效的民间单方、验方。

在名医工作室,前四个“分宝库”得到了传承。通过建立名医示范诊室、岐黄活动室、临床专科古籍文献平台、名老中医经验文献继承数据库、以病为纲的名医诊疗数据库、名老中医医案数据库、名医诊疗技术示范视频等,加强了中医经验知识及流派学术特点的整理和挖掘。

记者看到,在建的医案管理系统中,“中医诊疗经验数据库”下设有“配伍统计”、“药物配伍查询”、“病名与药物组合分析”、“病名与名医组合分析”等,“药物配伍查询”中,可选择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药物配伍。

“名医开方,在量和配伍方面,略有不同,就发生了质的改变。”杨志敏副院长解释说,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通过研究分析,找出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和关联性,破解中医知识的奥秘,让名医的心得、经验等“隐性知识”变成“显性知识”,集成中医知识库,目的是让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提高继承的效率与效果。

2000年该院实施“名师带徒”工作以来,有60多位名老中医带徒200多人,其中带徒的国医大师有13位。但一位老师只能带两三个人,而这一知识库的建立,将加快知识传递的速度,创新“集体带”“带集体”模式,让名医成“立体几何”式发展,大大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借助这一优势,各专科整理运用名医的学术思想和经验,汇集各家之长,应用于临床中,为优化主攻病种的诊疗计划,形成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临床路径,让名老中医经验“常规化”,有效提高了疾病治疗的水平和效率。如肾病科开展了慢性肾衰的中医临床路径研究,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平均住院14天,比以前减少三四天,治疗费用也明显降低了。

中医经典科

摘掉中医“慢郎中”帽子

中医治急危重症到底有没有效?中医是不是“慢郎中”?为了探索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新路子,在名老中医工作室和传统疗法中心的基础上,酝酿三年之久的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中医经典科)今年3月成立,地点设在芳村分院,配置40张病床。

尽管诊疗对象是急危重症和疑难病患者,但短短的20天时间,就收治了50多人,其中治愈出院20余人,病种多为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慢阻肺急性发作、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脑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失眠等。

“用名老中医的经验突破急危重症,力争摘掉‘慢郎中’的帽子。”科主任颜芳博士深感责任重大,希望通过这一示范点,激发医生回归对中医的信心。

该科的学术带头人汇集了国医大师邓铁涛、路志正、朱良春、颜德馨、张学文以及著名中医李可、黄煌等一大批优秀中医药学家。

“除了不能迅速停止一直服用的西药和病人强烈要求外,我们原则上不给病人使用西药。”在治疗原则上,该科坚持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采用中医主导的治疗理念,挖掘和实践验证中医优势病种和优势环节;以辨证处方为核心,综合运用“雷火灸”、“平衡针”、“腹针疗法”等多种传统中医手段救治病人。

一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服用一剂汤药后,第二天就撤掉了呼吸机。这一结果令在广东省中医院ICU工作过8年的颜芳深感意外。他还介绍,来该科的第一个病人患脑梗,杨志敏扎完平衡针后,血压很快平稳下降,再运用中医药经典方剂,一周就出院了,而且没有任何后遗症。

虽然,名老中医的经验和学术思想有了用武之地,中医治疗急危重症已初现曙光,但这仍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几年之后,我们希望可以用大量临床数据证明,中医药治疗优势在急危重症领域大有可为。”颜芳对此充满信心。

传统疗法中心

打造特色疗法“活的博物馆”

在传统疗法中心,失传了多年的针刀技术重新开展起来;对哮喘、感冒等疾病有效的蜂疗,一天诊疗180人次;眼针技术发明人彭静山的弟子、辽宁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主任医师田维柱将眼针技术引入,对中风、偏瘫、神经性头痛等疗效明显;除了中心,内麻点技术应用还拓展到骨科、外科、妇科等领域,用于术后伤口镇痛、伤口愈合、催醒、胃肠功能恢复等……

自去年广东省中医院举办“杏林寻宝——全国中医药特色技术演示会”以来,部分特色疗法通过临床验证后引进医院,丰富了治疗手段的同时,也有了广泛应用推广的平台。目前,医院开展了天灸、腹针、平衡针、正脊术、情志疗法等中医特色诊疗项目共计260余项,其中约30项来自民间。

有古籍中称,用榕树根煮水喝,能消除骨科术后水肿。只要安全有效,医院就会试用它。杨志敏说,许多民间单方、验方里蕴含着珍宝,应用推广之后,就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

同样,民间特色疗法一旦借助医院这个平台进一步探索和推广,就能拓展到更多的病种,服务更多的人群,也能激励更多的人献方。比如雷火灸,因药物和手法的不一样,既有补法,也有泻法,可用于虚实两证,不引入,不打破常规和偏见,就应用不了更多的病种。

2001年,广东省中医院开始走访全国有中医特色的医院和名家,组织专人学习吸收各种特色疗法,并成立传统疗法中心,以此为基地挖掘具备中医特色优势的适宜技术以及民间安全有效的单方、验方等。2005年,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开始全国寻宝,并逐步将医院打造成为全国中医特色疗法的集散地。

杨志敏建议,国家可以组织专家论证,选择部分项目,委托定点医院进行临床试验,再广泛推广。通过短期的投入,把中医很多优秀的方法保留下来了,这样对解决老百姓,特别是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降低医疗费用,都是非常有益的。

协作医院

一个专科带动一批专科

近几年,广东省增城市中医院的业务收入由1000多万元增长为4000多万元;佛冈县中医院3年来,业务收入由800多万元增长到2500多万元,各专科不断发展,内科病人从以前不足50%的病位数,到现在的加床……这些可喜的变化,都是广东省中医院帮扶的成果。

“不仅自己要建设全国一流的专科群,同时发挥龙头作用,帮助各区域的中医院发展专科。”吕玉波认为,只有每个中医院强大了,中医药行业才是真正的强大。“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目前,该院已与省内外的55家中西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与三甲医院共同开展重大科研课题,开展临床路径研究;对层次较低的医院开展疑难病会诊、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免费进修等,提高其中医临床水平。

拥有4个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学科、1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和17个省级重点专科的广东省中医院,已形成了一批中医特色和优势明显的专科群。为了带动其他协作医院的专科发展,该院指定相应专科的副高以上职称人员进行帮扶,深受欢迎。

“我们还计划组织一大批优秀专家,到协作医院担任副院长进行重点帮扶。”广东省中医院医教处副处长韩丽琳介绍,现在医院正在展开调查,将根据每个协作医院的需求,派出相应的专家帮扶。

为“医”,追求完美医学

中西医各有所长。引进现代医学,不是为了取代中医药,而是促进中西医优势互补,提升中医服务能力和水平,追求融合中西所长的完美医学。

现代科技,为我所用

科技是手段,西医可用,中医也可用

在大部分中医院,X线机,B超、CT、核磁共振成像等现代化设备均有配备。有人认为,这是中医“西化”的表现,丢掉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对此,吕玉波持有自己的观点。

“B超最初用于深水船的勘测,CT等大型设备开始多用于工业、生物等研究,它们本身只是认识人体奥秘的工具,并不具备西医或中医的属性,西医可以用,中医也可以用。”吕玉波说,中医药也是在不断汲取人类文明成果中发展的,如针灸从古老石针,到金针、银针再到如今临床使用的复合金属针,带来了临床疗效的提高。中医在古代就有手术,只不过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对人类文明成果汲取不够或滞后,影响了中医药的发展。

“煮药,过去用柴火,现在用电,是不是不能叫中医了?”吕玉波认为,中医院吸收这些先进设备,是“望、闻、问、切”的延伸和补充,有助于更精确地诊断疾病,为进一步辨证、治疗及判断预后奠定基础,以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开放和创新,所有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技术,都可以为中医药研究所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广东省中医院开始引进现代技术,每一次引入前都需要严格论证:中医药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会不会推动专科建设?能否更好地服务和发展中医药?

吕玉波举例说,医院引进PET-CT,不仅可用于早期肿瘤等疾病的诊断,让中医药早期介入治疗,防止进一步发展和转移;同时,也能开展中药在人体内的代谢反应等相关研究。

又如,与IBM公司合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各种数据库,加快名老中医经验和学术思想的整理和挖掘,促进了中医药的传承与应用。

现代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传统中医诊断学,还扩大了中医药服务范围,让中医药在更高的技术平台上发挥作用。

患者为本,贯通中西

追求提供最好诊疗方案的完美医学

中医,这个名词是在鸦片战争前后为区别西医而出现的,此前被唤作“岐黄”、“青囊”、“杏林”及“悬壶”。既然姓“中”,就要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而作为一种医学体系,中医也姓“医”,需吸纳更多优秀的文明成果以完善和发展它。

大型中医院,尤其是省级中医院,犹如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金字塔尖,在应用中医药服务患者的同时,应以更开放的姿态吸收和运用现代科技和医学手段,为患者提供最优的诊疗方案,以完美医学为追求目标。

1997年,中医院的首个ICU科,在广东省中医院设立,由西医出身的张敏州任主任,开展心肺复苏等西医技术……

1998年,美国心脏外科学会委员阮新民,被引进医院,任心血管外科主任,开展心脏搭桥手术、介入治疗。

这两位西医都是邓铁涛的弟子。因“两服药就解决了术后患者出虚汗的问题”,阮新民主动拜邓老为师。从心血管学科建设之初到发展壮大,邓老一直非常认可,每周来查房,并在中医药治疗方面给予支持,开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危重症的新领域。

近年来,广东省中医院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引入许多西医高水平的人才,分配到各个科室,并鼓励西医拜名老中医为师。

以前,医院对一些急危重症病人因没有能力手术,只能转院,病人逐渐流失。随着西医技术的引进,不仅留住了病人,也给了中医药参与治疗的机会。

为此,广东省中医院将自身的战略定位为:“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

“中医药优势的发挥可以表现在治疗疾病的全过程,也可以表现在治疗疾病的某个环节、某个阶段。”吕玉波介绍,比如在治疗单纯性甲流感时,就发现单纯使用中医药可以治愈,疗效不比达菲差,而且有很多西医无法达到的优势。

而在肾衰第三四期时,西医没办法,中医药综合治疗就很有优势,能防止病情发展到五期,延缓肾功能下降,提高生活质量。对手术病人,有手术禁忌症或身体状况不好的采用中医药调理,以降低手术风险;术后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可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中西医相互取长补短,收到了临床疗效优化的成效。

为促进中西医人才的融合,该院还加强继续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掌握中西医两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学习,中医明确了手术中何时介入中医药治疗,西医也了解中医的优势点在哪里,共同协作解除疾患。

“一个一个病去研究,弄清楚每个病的中医优势在哪里,西医的长处在哪里,这个阶段是中医唱‘主角’甚至‘独角’,下个阶段也许是以西医为主。”吕玉波说,沿着这个思路,就能找出一条中西医融合之路来,最终形成一个既优于单纯中医,也优于单纯西医且最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这就是广东省中医院追求的完美医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