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子能科研院开发成功医用125I放射性粒子

时间
2005-12-15

据中国医药报北京讯 记者白毅报道 日前,记者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采用激光焊接工艺和电子束焊接工艺,开发出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125I放射性粒子,大幅度提高了放射性粒子的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放射性粒子肿瘤内介入放射治疗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开展最热门的肿瘤治疗技术之一。其治疗效果主要得益于先进的计算机三维立体空间布源计划系统(TPS)和超声、CT的影像引导定位植入技术,从而保证植入的粒子活度、粒子数、粒子的分布,最终以最佳处方剂量覆盖整个肿瘤,最大限度地杀死肿瘤细胞,且又保护了附近的正常组织。目前,美国有近800家医院开展此种治疗。

据悉,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发的125I放射性粒子在其粒子源芯制备工艺上有所突破。该院科研人员采用新工艺10~15分钟即可以完成化学吸附,比国外同类化学工艺所用的时间大大缩短,化学回收率达到98%以上。在解决微型粒子的焊接工艺技术方面,科研人员创新性地采用激光焊机和电子束焊机用于125I粒子的焊接,填补了国内首次生产微型放射源的空白。两台焊机的设计、焊接参数、解决计算机自动化进料焊接等方面属于国内首创,提高了焊接速度,每小时达到250~300粒,成品合格率也达到85%以上,产品质量达到ISO-2919“53211”医用密封源的质量标准,是我国微型放射源制备工艺上的又一进步。

125I放射性粒子的研制成功,不仅使我国在临床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肿瘤治疗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缩短了约15年的差距,同时还扩展了放射性粒子在临床多学科、多领域的应用研究,为我国临床肿瘤内介入放射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