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具有双重属性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06-02

王强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

近期《中国中医药报》刊载多篇文章讨论中医学与科学的关系。有同志著文说,中医学的本质是科学;有的同志则表示反对,说中医学的本质是文化。我认为,双方观点都对,因为中医学既是具有国学特色的科学,又是具有科学本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体而二用。故中医研究者既可以是文化人,也可以是科学家。根据能力和兴趣,有人可以兼有这两种身份,也有人只有一种身份。某些中医学者可能会走出中医科学院而进入中国文联,这也并不奇怪,因为他们认为中医不应“跪倒在科学的脚下”,不当以科学强求之。让中医学者保有突出的个性和特色而不是同质化,也许是和谐社会人文关怀的表现。

我们国家之所以提出中医学内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具有文化的社会功能。同时,中医学又是一门颇具生命力和实用性的学问,具有科学本色,作为医学科学和技术,有其固有的另一种社会功能。科学与文化是社会文明基因的双螺旋,应当和而不同。

传统文化遗产重在发掘、继承、保护,科学技术则必须在实践中创新发展。中医学的传统文化身份是其与现代医学的主要差异,因为现代医学虽然已有新的模式,但主要还是属于现代科学文化的子系统。医学科学的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和国际统一性倾向,文化的非物质性则可以使其具有的民族性、多元性长期存在下去,而且因其非物质性使得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可以采取多种虚拟的形式而不会破坏其完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物质的袈裟,袈裟只能原封不动地保存,文化遗产则可能分割继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包括对其科学信息与载体的虚拟剥离、现代化提高,与现代医学对话与结合,都不会破坏其完好的传统文化状态,故不应当加以谴责。实际上,中西医结合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历史证明,中医学不是停留在无西医时代,原封不动地被继承,而是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过程中增强其国际性,并将较快地与现代医学共同发展。

有人误以为中医只是传统文化,宁可将其说成“非科学”,也要拒绝甚至“废止中医现代化”,实在错误。当然,我们也不同意只以自然科学来界定中医,而忽视其人文内涵。科学与文化,中医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一体二用。研究者当然可以各取所用,也可以互为所用、和谐共进。明白了这一点,中医文化人也就不会被所谓的“中医现代科学化”所烦心了。

中医学的双重身份是以其多重属性为基础的。

医学从科学的总体分类上属于自然科学,是重在其具有自然科学属性。但是,医学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不同,因其研究对象是人,所以不可避免地兼具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哲学等多重属性,当代医学被称为人文医学——第四代医学模式。

过去有些学者认为中医学是“具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双重属性”,西医学是“单一的自然科学属性”,也是错误的。因为现代医学也是兼具人文、社会科学多重属性的,只是其多重属性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融合,其内容也与中医的不同。中医学的多重属性融为一体,哲学概念可以直接代替实际人文和科学概念。这也是使许多人忽视中医学的科学身份或把中医说成是“非科学”的原因之一。我们一方面要承认中医学的多重属性,另一方面要强调中医学的医学科学性。这样可以防止中医学的不当泛化,避免中医回归传统文化而忘却其科学的本色,又可以在中医现代化研究中弘扬人文医学传统,避免单纯走唯科学主义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