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思路 促中医高教发展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06-25

李生福 甘肃中医学院

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出了大批合格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但随着中医药形势的发展和社会对中医药事业需求的变化,高等中医院校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中医院校形势严峻

对于高等中医院校来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中医院校面临的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在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导致原有的教学资源明显不足,缺教师、缺宿舍、缺设备,学生人均校园建筑面积、人均教学设备值相对减少。二是教学实践基地明显不足,教学医院带教质量参差不齐,管理不够规范,学生因为就业和考研影响毕业实习质量,不少用人单位反映中医院校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成才周期较长。三是中医药类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四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领域扩展缓慢,在急、危、疑难重症治疗方面的优势不明显,以致门诊和住院人次减少。五是中医科研与临床结合不够紧密,中医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较小。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高等中医教育的发展。

应遵循中医教育自身规律

中医药学不仅具有医学性质和自然科学属性,而且具有哲学性质及人文社会科学属性,体现了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底蕴和思维。从临床实践上看,中医药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甚至疑难病都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正是因为具有显著的、独特的疗效,具有丰富的特色优势和强大的科学生命力,中医药才没有被历史所淘汰,这也说明中医在认识人体、指导实践中有其内在的规律,因此中医教育必须寻求和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要对高等中医教育50多年的办学历史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反思,不断深化对中医教育规律的认识。同时要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围绕中医教育的难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教育观念的大讨论,通过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在讨论中统一思想。要把中医教育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作为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寻求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形成既有理论又符合实际的科研成果,用以指导工作。

重点攻克主要矛盾

中医学院姓“中”,要在突出中医特色上狠下功夫。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科学价值和防治疾病方面独特显著的疗效。中医药的学术水平能否进一步提高,能否很好地解决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出现的新病种、新变化、新问题,关系到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

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坚持“科教兴业”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加速成果转化。加强学科建设,加大中医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力度,对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组织协作攻关,扩大诊治范围,提高临床疗效。加强附属医院和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探索新的医院管理模式,依靠提高医疗质量,扩大服务范围,以提供满意服务来发展自己。要探索中医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渗透与传授,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思维方法训练和个性发展,使学生既有较宽的知识面、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又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要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的保护,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发展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广泛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中,中医药将为世界上更多的人所认识、所接受;交流与合作反过来又会促进中医药积极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加快中医药现代化的步伐。

调动全员积极性

要针对各个高校的实际,鼓励学生走多元化成才的道路。学生在踏进中医学院大门前对中医的了解很少,不了解就谈不上有兴趣。如何让学生在入学后的较短时间内了解中医并热爱中医,这需要做许多扎实的工作。要把专业教育同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有机结合起来,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要发现和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一个人的兴趣和特长是客观存在的,怎样结合专业巧妙地引导和发展这种特长,是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

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创建“拴心留人”的机制。现在西部中医院校人才流失严重,直接影响到中医教育的发展。要以稳定现有人才为主,认真研究每个人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其特长和优势,尽可能地创造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使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突出特色,发挥优势

高等中医院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同中医药教育的特殊性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做到按规律办事。二是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质量为主题、学生是第一”的思想,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三是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积极进行教育体制创新,切实加强教育与经济建设的联系。四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推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五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及廉政建设,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