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07-08

编者按:什么是中医药文化?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在分析中医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中医学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阐述了中医学的科学内涵与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认为中华文化对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中医学蕴含着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过程中追求健康的智慧,中华民族对中医学知识与文化的广泛认同,是中医学不断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动力。

曹洪欣 中国中医科学院

文化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内容,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由人来传承发展,有了人类社会必然形成相应文化。

中医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中医学起源和发展于中国,她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弘扬的重要载体,是人文与生命科学有机结合的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

中医文化与中华文化

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医学蕴含了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文化精华,形成了中医文化特色,体现在哲学、人文与生命科学的有机结合。中医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基础,也是发展中医学的灵魂和动力。

如何深刻认识中医文化,提高中医文化的认同感,理清繁荣发展中医文化的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着中医文化的核心内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基本形成了共识。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我们提交了《发展中医,繁荣中华文化》的提案,建议通过中医服务民众健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医学的科学内涵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与疾病防治的医学科学,其科学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有效地吸取哲学、天文、地理以及人文等自然与社会科学成就,形成系统完整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几千年来,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有效地指导着人们的养生保健与医疗实践,形成理、法、方、药有机统一的中医理论体系。

二是强调天人相应、阴阳平衡、脏腑协调、形神统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注重人体内部整体恒动以及与自然、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生存状态,是人类健康追求的方向。

三是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收集人体的外在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判断人体的整体状态(证候),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这种辨证论治的理论与实践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个体化诊疗模式,又能够有效实现早期干预的医学“战略前移”的目标。

四是中医药、针灸、推拿等丰富的诊疗手段和方法,注重人体功能的整体调节,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一方面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另一方面能有效解决健康需求不断增加、诊疗技术飞速发展与医疗保健费用不断增高等矛盾。

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

中医学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和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中医学的哲学思维。以天人合一、形神统一为核心,强调人体内部、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生、长、壮、老、已的动态生命观,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以阴阳平衡为理论基础的人体动态平衡观,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竭”,疾病的发生是阴阳“两者不和”所致,强调“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

中医学的诊疗理念。强调“治未病”早期干预的养生保健思想;运用司外揣内、以象测内的逻辑思维与悟性思维相结合的辩证逻辑为主的诊断思维模式;平衡阴阳、协调脏腑、扶正祛邪的治疗观念。

中医学的道德伦理观。医乃仁术的价值取向、大医精诚的医德医术是中医不懈追求的理想信念。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基本职责,医德修养是衡量医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大医精诚是医者医德医术的至高追求。

中华文化对中医理论

形成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中医学根植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萌生、成长的土壤。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医文化来源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阴阳五行作为生命和自然界的基本属性,以取类比象的方法来认识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是一种生命文化,是有关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既是中医理论形成的基础,又是发展中医理论的动力。《周易》、《河图洛书》等形成的哲学观、宇宙观、整体观、变易观,是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黄帝内经》把中华文化应用于认识健康领域,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的许多理念和《周易》相通,并逐步地融入儒、释、道的文化精神,吸收了自然科学成果,逐渐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关于养生的方法、技术和丸散膏丹的炮制与道家文化密切相关,如道家“道法自然”、“恬淡虚无”与重视“精、气、神”的练气、保精、存神的养生方法以及倡导内丹(静功)、导引(动功)等大大促进了中医养生理论的发展。有关医德的观念,渗透了中国传统道德理念,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如“主中庸”、“倡中和”和“仁者寿”的主张,形成了中医道德养生的理念。佛教学说传入中国以后,中医养生吸收了许多佛学理念,如“修禅”、“安神”、“养心”、“修炼”等,使中医更加重视养心宁心的养生与治疗方法。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其诊治疾病体现了丰富的整体思维、辨证思维以及中和思维。如“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病因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整体治疗观,“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治疗观等。可以说,历代中医名著的问世与中医重要理论的形成,既汲取中华文化的先进理念,又促进了中医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发展。

中医学具有广泛和深厚的民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之所以历经几千年的历史而不断发展,并日益为世界所重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一方面,是由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所决定的,集中表现在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人们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另一方面,中医学有着丰富深厚的中华优秀文化底蕴,蕴含着中华民族在从传统走向现代过程中追求健康的智慧,受到中华民族的广泛认同。

发展中医,传播中华文化

正确认识中医,自立自强,坚持主体发展,使中医药在维护人类健康、繁荣中华文化中发挥更大作用;坚持继承创新,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进一步认识中医学理论的文化底蕴以及在维护健康和弘扬中华文化中的作用,提高中医传承创新能力,丰富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中医诊疗技术,全面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

加强中医学知识的推广普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中医不仅能治疗“已病”,更要发挥治“未病”优势,将服务的关口前移。采取群众看得懂、听得懂、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推广中医药文化,扩大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如组织中医专家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为广大群众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使群众了解各种各样的中医药信息。如冬病夏治的机理、煎药的流程、理疗的途径、针灸推拿的作用、中药膏方的服用方法、中医养生知识等。让老百姓感到中医药方便、快捷、安全有效,在社会上营造重视中医的良好氛围,引导群众早期应用中医药服务,促进中医药在医疗保健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繁荣发展中医文化。将中医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保护,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加大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力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创造良好传承条件。推进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弘扬行业职业道德。开展中医学文化普及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学知识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推进中医药国际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借助媒体、国际会议、报纸期刊,扩大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完成一批用于中医药国际医疗、教育和科普宣传的中医药教材、古典医籍,组织翻译和编撰现代中医药研究成果。加大对中医药一级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医药期刊走向世界;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记忆工程的保护。积极探索中医文化走向世界的途径和渠道,展示中医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科学性、特殊性及其与西医药的互补性,使中医学与中医文化获得更广泛的民众认知和认同,为民众健康造福。

中医学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中医学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中医学理论思想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内涵,中医学理论体系特点和丰富的诊疗手段在当今社会人类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方面体现出巨大的优势。充分认识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发扬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必将为人类健康以及繁荣中华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链 接·

曹洪欣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传承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时珍医药创新奖,2009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被俄罗斯外交部授予国际合作发展奖。发表论文27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3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