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科学假说发展中医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11-01

何刚 汤川安 山东菏泽市中医医院

假说是人类在认识活动中,根据确切的事实资料,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做出的带有假定性的说明。假说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思维方法,是科学理论形成的桥梁,是科学的发展形式。几乎任何一门科学理论都经历了假说这个阶段。这种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假说促进中医理论体系形成

丰富了医疗经验的积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观察到某些不同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反应,初步积累了一些摄生、预防、诊断、治疗的方法。于是有人会尝试对这些零散的经验进行归纳,使之系统化,以便于指导医疗实践活动,于是形成了许多中医假说。这些假说明显深受当时哲学思想的渗透和影响,如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天人合一学说,五运六气学说等均带有鲜明的哲学特色。

假说包含大量科学成分

假说本身是科学性和推测性的辩证统一。中医理论是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大量的客观现象来认识、分析、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人们的知识水平,它所达到的“真理”是近似的、不完全的。但是近似的、不完全的反映不等于歪曲的、错误的反映,它是构成绝对真理的因素。

假说是中医学派创立的开端

在许多情况下,中医学派的创立和争鸣是以假说的形式出现的。如金元时期,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前代的中医理论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实践的需要,许多患者“不死于病,而死于医。”于是,一些医家明确提出了“古方新病不相能”的主张。他们积极钻研中医经典著作,从临床实践出发,创立了各种假说。如刘完素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之病机十九条,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说,治疗上主张用寒凉药清热泻火,后世称为“寒凉派”。后逐渐发展为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尽管这些学说主张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一定适用范围内,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活跃了当时的学术空气,打破了长期“墨守成规,泥古不化”的沉闷局面,使中医理论获得了全面迅速的发展。

假说有助中医现代化

中医学是沿着从假说到理论,经实践后再从新假说到新理论的途径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假说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应利用科学假说为中医现代化服务。

继承前人经验,打好坚实基础

科学技术具有继承性,因此假说必须以一定的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为根据。我们必须尊重传统的中医理论,认真整理古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在学习整理的过程中必须注意:

一要去伪存真。不要抱住已经被证明无用或错误的东西不放,只有敢于放弃旧假说,旧理论,才有可能提出新假说,使理论获得发展。在科学的发展上,对严重谬误理论的批判,其价值不亚于创造性的发现。比如中医的运气学说就需要灵活对待。徐灵胎说:“凡运气之道,言其深者,圣人有所不能知;及施之实用,则平正通达,人人易晓。但不若今之医者所云,何气司天,则生何病,正与《内经》圆机活法相背耳。”

二要慎重对待。有些假说,如果在现有的条件下,暂时还不能证明其真伪,也不应该轻易否定。中医主要使用司外揣内的思维方法,有些人认为不如西医科学,只因为西医以直观的解剖生理为基础。其实中医这种司外揣内的思维方法和现代控制论中的黑箱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更加符合对人体研究的需要。

三要推陈出新。在中医发展史上,凡有成就者,都把《内经》和张仲景《伤寒论》视为经典,但是他们推崇《内经》和张仲景,并非单纯复古,而是从古籍中挖掘自己需要的东西,创立新论。比如叶天士从《内经》中摘出“卫气营血”概念,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法。继承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进一步发展。我们不能单纯地为继承而继承,搞复古主义,而应该如先贤一样,在继承的基础上创立新说,发展中医理论。

运用逻辑论证,大胆创立新说

科学假说有一定的推测性,而这种推测是逻辑的论证。我们必须重视逻辑思维的方法,决不能毫无根据地胡乱猜测,这是提出假说的前提。同时,要充分发挥人们的创造性思维作用,鼓励人们“标新立异”,大胆创立新说。近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一种模式,一种框架,稍微有所突破或改变就会招来各种非议,甚至被彻底否定。开创一个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应该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

通过实践验证,促进全面提高

假说具有一定的推测性,是否把握了客观真理,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逐步向科学理论转化。笔者认为在验证中医假说过程中,要从两个方面切入。

一是重视临床疗效。中医学验证假说的途径是临床实践,其主要标志是疗效。比如在治疗非典、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外感热病的过程中,中医发挥了西医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温病学说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我们以后要尝试运用中医手段治疗各类疾病,尤其要把研究当前多发病、常见病与疑难病作为突破口。可以运用中西比较方法,一部分患者单纯用西医治疗,一部分患者单纯运用中医药辨证论治。通过对比疗效,探索出中医治疗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病的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大胆提出一些具有预见性的中医假说,促进中医向新的高度迈进。

二是借助科学手段。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中医不能再满足于经验总结,直观定性的状态。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的最新成就,对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假说进行验证或纠正。比如《内经》中说:“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心气通于舌;肝气通于目;脾气通于口;肾气通于耳。”我们可以尝试运用现代干细胞知识对之进行研究。

总之,中医理论是以大量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科学的假说为手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累,逐渐完善起来的科学理论,值得我们认真发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