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共同遏制慢阻肺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11-18

今年11月17日是第9个“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主题为“测量你的肺健康:向医生询问一个简单的呼吸测试-肺功能检查”。针对慢阻肺主要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尤其是控制危险因素的暴露,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减缓肺功能下降,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本报记者 周颖

冬天到了,原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老年人与孩子,咳嗽、咯痰加重,甚至呼吸困难。这是为什么?中西医有什么预防和治疗方法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马建岭介绍,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发展到出现肺功能损害,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慢阻肺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在我国,慢阻肺导致死亡人数达100万,致残人数达500万~1000万。近期调查显示,慢阻肺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

冬季是流感流行季节,也是慢阻肺高发季节,及早发现和救治慢阻肺病例成为医疗机构的主要任务。

个体易感与环境是危险因素

慢阻肺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危险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影响。个体易感因素包括基因与家族聚集倾向、支气管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肺脏发育和生长不良。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子女和亲代中没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子女比较,前者支气管炎发病率是后者的3倍;又如在怀孕期、新生儿期、婴儿期或儿童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脏发育或生长不良的个体在成人后容易罹患慢阻肺。

环境因素包括吸烟和被动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等。如吸烟人群有13.2%患慢阻肺,不吸烟人群有5.1%患慢阻肺,并且吸烟指数(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限)与肺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相关。孕期妇女吸烟可能会影响胎儿肺脏的生长及发育,并对胎儿的免疫系统功能有一定影响。又如,空气质量指数与人群慢阻肺死亡率有显著关系,空气中的烟尘或二氧化硫明显增加时,急性发作慢阻肺显著增多。

得了慢阻肺,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也有部分病例虽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气短或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早期仅于劳作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此外还有喘息和胸闷以及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等全身性症状。

早期预防和干预降低发生率

如何预防慢阻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降低慢阻肺发生率的关键。马建岭说,慢阻肺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至今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的措施是提高人们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的认识,预防呼吸道疾病,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戒烟,加强通风和个人防护,改善空气质量。

中医认为,健康保健和综合调养是预防慢阻肺有效的防治措施。患者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定期进行针灸、按摩、理疗等中医特色治疗,通过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改善其病理环境,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另外,中医倡导的精神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等多种调养方法,均可应用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个体情况的不同,选择适合的保健及养生方法,起到改善症状、增强体质、减少复发的作用。

慢阻肺是一种不可逆的慢性进行性疾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既可有效延缓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又可节省社会资源。

慢阻肺的诊断是以气流受限为主要依据,肺功能的测定在早期诊断慢阻肺有其重要意义,而且也为慢阻肺的合理分级和治疗提供依据。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可预防和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西医常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黏液溶解剂)、抗氧化剂、免疫调节剂、疫苗、氧疗等。

中医综合治疗促进疗效提高

慢阻肺早期症状以咳嗽、咯痰为主,病情进展兼伴气短、呼吸困难,属中医“咳嗽”、“喘证”、“肺胀”范畴。近年来,中医对慢阻肺病因病机及理法方药的研究进一步深入。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手段,如辨证用药、内外同治、冬病夏治、药食同疗、气功、体操锻炼等,特别是根据慢阻肺的发病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长补短,促进了临床疗效的提高。

中医认为,在慢阻肺稳定期,外邪暂未入侵,虚、痰、瘀三者相合为患仍存。正气虚损、痰瘀互阻、本虚标实为其主要病机特点。因病程长短、轻重不一以及体质差异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而有偏虚、偏实、偏寒、偏热之不同。寻其病机,辨证施治,调养体质,是慢阻肺稳定期中医治疗的基本方法。如早期可扶正固表防外感,缓解期可理脾和胃祛痰浊,或益气活血通肺络。

马建岭说,慢阻肺在秋冬季节病情容易发作或加重特点,符合中医“冬病”的概念。根据“冬病夏治”理论,应乘“伏天”阳气旺盛之势,祛除体内沉痼之寒邪宿疾。因此,临床上以体表穴位敷贴的外治疗法应用广泛,即选用运用温阳化痰利气之品做成贴剂,每年夏季三伏天贴敷于背俞穴,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既可治标又可治本,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