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走进高中课堂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12-23

本报记者 谭欣

“这种拔罐法太酷了,我第一次见。”“我学会了就可以给我姥姥拔罐了,她经常背疼。”“一点也不疼,感觉身体轻松了。”“这真的能治病吗?”……唧唧喳喳的争论声一阵阵从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的课堂上传来,他们正在分享中医药的乐趣。

自2005年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为了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该校开设了一系列选修课程。

中医,继京剧之后作为新课走进了高中课堂,为普及和弘扬中医药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新尝试。

“我喜欢上这课”

11月10日下午三点半,记者走进了该校高一年级的中医选修课课堂,放眼望去,教室里已经坐满了等着上课的学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骨伤专业大三年级的学生李哲、潘诚是这次选修课的“老师”,他们将印好的讲义一份份发到学生的手中,讲课的“道具”——一溜儿火罐整整齐齐地摆在课桌上。

接下来的实际操作环节就更热闹了,“我需要一位同学上来配合我,帮助我共同完成这个操作。”潘诚话音刚落,几个男生争前恐后地举手,都想前去体验一把。

当潘诚为大家示范闪火法里的留罐、闪罐、走罐等实际操作动作时,学生们围绕在讲台前,仔细地看着老师的示范,有的学生还拿出手机将老师的操作动作拍下来。高一十班的苗硕说:“我对中医很感兴趣,觉得中医很神奇。业余时间我看了很多关于中医知识的书,相信中医能治病,我喜欢上这课。”

趣味中感受中医药文化

起初有人对“中医药文化进课堂”不理解,觉得学生不会喜欢,但实际并非如此。

该校政治课教师何志攀告诉记者,通过在高一年级开设中医选修课的实践,他发现只要老师的课讲得有趣味,学生还是非常容易接受并且喜欢中医的。通过接触中医药文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相应得到了提高。而且,学生们还可以学到很多生活中需要的知识。

给高中生讲中医课首先是对学生有了正确的引导,宣传了科学知识。其次是要把中医的专业名词生活化、实践化,用讲故事、图画、漫画等形式,把中医的精髓展示出来。

例如李哲在讲阴阳五行时,结合文挚之死、范进中举等这些课本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医知识。

何志攀说:“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大学生来为高中生讲课,是考虑到他们的年龄更接近高中生,在思想、价值观方面与高中生有共同语言。有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亲近中医。”

该校表示,希望把中医进校园做得更加专业、更加系统,愿意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实习基地,欢迎更多的像李哲、潘诚这样的大学生来宣传中医药文化。

在高中课堂上做了“老师”的李哲说:“我深深热爱着中医。能把自己所学的中医知识讲授给大家,我感到非常骄傲。我觉得这也是我的职责。同时在授课中也能发现自己对哪些知识掌握的还不够牢固,回去后能及时地补上。”

新课程,大意义

全球化给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期间,卫生部门给各学校发放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中药饮片,这次机会成了很多中小学生跟中医药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何志攀说:“中医既是维护人类自身健康的科学技术,也是人类对自身及所在世界的理性思考,既包含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为中学生开设中医药文化课,使学生理解中医,接受中医,既能培养科学精神,又可感悟中华传统文化。”何志攀告诉记者,学校会一如既往地支持这门课程的研究、开设,让更多的老师、学生从中受益,同时发挥学校作为北京市高中示范校的辐射作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高思华校长认为,在高中学生中普及中医药科学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感受中医药文化氛围,增强中医药文化素养,也为培养高水平的有志于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人才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