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中医创新文化氛围莫走偏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1-02-21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

当下“唯经典是尊”的现象,本质上是中医学术批判淡化与缺失的表现。所以,我们对待经典既要敬重,又要坚持经典具有时代性的历史认识论,用尊重与批判的双重眼光对待经典。

原汁,是方法不变;原味,是效果不变。中医要发展,不但方法要创新,治疗效果也要不断提高,不能满足于“原汁原味”。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但它不是中医唯一的特色。中医特色会随着现代研究的步步深入而发生质的飞跃,到那时衡量中医特色的标准一定也会发生质的变化。

提倡“纯”,实际也是在主张中医封闭式发展。封闭式发展,就很可能既不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不问社会需求如何,自顾自地走自己的路。

何谓“创新文化”,学术界解释颇多。虽然观点见仁见智,但核心内涵一致,是指一种崇尚创新的价值观、制度规范与人文精神。

观当下中医发展的文化氛围,由于长期以来对一些观念的过分强调,这些观念正在对中医创新产生不利的影响。僵化和机械地贯彻和遵循这些观念,将有可能使中医难以走上创新之路。毕竟,创新需要理论与技术条件的支持,更需要一种崇尚创新的价值观、制度规范与人文精神。就科学发展而言,创新的人文环境有时比理论与技术条件更为重要。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医文化中倡导的一些观念和思想进行反思。

“唯经典是尊”是否导致学术批判淡化

经典理应受到尊重,因为经典具有真理性与学术权威性。中医经典理论是中医发展的源头与依据,是中医的根。《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的巨大贡献,是真实的历史,值得我们敬仰和尊重。这是我们对中医经典应持有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但如果将对经典的敬重达到极致,凡论述皆以经典为据,近经典者则是,远经典者则非,“唯经典是尊”,经典成为了至高无上的标准,中医发展也就难以再有创新了。

“唯经典是尊”时,便不会再对经典理论有任何怀疑,没有了怀疑也就不会再有学术批判。这实际是不正常的学术现象。唯有百家争鸣,百花争艳,才能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与繁荣。合理的怀疑,是科学活动的基本特征,合理的怀疑主义坚持科学无顶峰、无偶像、无禁区,主张科学家应具有怀疑和批判精神,不承认世界上有什么绝对权威的结论,决不在未经任何分析批判时盲目地接受任何东西。中医经典既有权威性,又具有历史性;其真理性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很多中医理论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尚处在假说阶段,很多原理有待验证),唯有不断质疑求真,纠正完善,才能使真理达到永恒。

缺乏学术批判的文化,不可能为中医创新营造适合的氛围,为中医催发创新动机、提升创新能力。当下“唯经典是尊”的现象,本质上是中医学术批判淡化与缺失的表现。所以,我们对待经典既要敬重,又要坚持经典具有时代性的历史认识论,用尊重与批判的双重眼光对待经典,认识经典,发展经典。唯有如此,对中医的认识才会不断深化,不断突破,不断飞跃。

“回归中医说”是否助长复古之风

“回归中医”的思潮,长期以来时显时隐、时起时伏,一直没有间断过。所谓回归中医,有人坦言:现代中医已非传统中医,中医要回到过去,回到古代,唯有如此,才能还中医之原貌。这种观点虽然是基于中医西化现象提出的,但与科学发展规律是相违背的。

只要承认中医是科学,中医就一定会按照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即规律向前发展。回归中医,如果是要把古代中医原封不动地照搬到现代,这不是发展,是复制、是复古。这是把中医当作了古董,以为中医只有越古老才越有价值。

古董是艺术,是供人玩赏的,原样不动地收藏越久价值越高;中医是科学,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工具,需要不断地创新、发展、提高。我们不能在中医发展的过程中一遇到挫折就要走回头路,感叹今不如昔。

中医是原创科学,既有自然科学特性,又有人文科学的特点,其研究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性,所以,不可能完全遵循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发展的路子走。中医发展之路走的实际是一条发现探索之路,每走一步,都是前无古人的;每取得一项成果,都属于原创。

还有人提出要“原汁原味地发展中医”,这与回归中医的思想一脉相承。原汁原味,也是在强调中医不能变,因为只要变就不可能原汁原味。原汁,强调的是方法不变;原味,强调的是效果不变。中医要发展,不但方法要创新,治疗效果也要不断提高,不能满足于“原汁原味”。

“突出特色”是否令技术创新遭质疑

突出中医特色,是中医发展进程中一再强调的一个问题。是的,中医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特色,一旦失去特色,中医便不再是中医。但是,中医的特色是在发展中保持的,不发展的中医,生存已成问题,何谈突出特色。

我们在自身发展中,采用了与现代医学相同的技术手段,取得的成果还能不能算是中医的?比如说较早发现的青蒿素,是属于西药还是中药,争论至今未了。现在研制的丹参滴丸、清开灵注射液等,也有人在说不能算是中药。质疑这些现代中药制剂不是中药的依据,是因为它们不能严格按照辨证论治方法来应用。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但是辨证论治是不是衡量中药的唯一标准?如果说它是唯一标准,那么首先就要把现有中药里那些针对某病设立的专用药剔除掉。客观地说,这些新型现代中药制剂的出现,是中药研究的重大进步,实践证明,无论是应用方法上还是疗效上都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

现代新型中药制剂,不仅剂型得到了改革,疗效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疗效机制也得到了深层次的科学阐释。疗效机制的现代阐释,是推动中医临床水平根本提高的内在动力。世界对中药的现代研究已经对中国的话语权、解释权、标准权形成“倒逼”态势,要牢牢掌控中医的话语权,就必须走中药研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道路,这是中药创新发展的重要出路。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但它不是中医唯一的特色。中医未来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包括它的理论,一定会随着现代研究的步步深入而发生质的飞跃,到那时衡量中医特色的标准一定也会发生质的变化。所以,我们要发展地看待中医的特色,不能一成不变。

“提倡纯中医”是否使中医更加封闭

什么是纯中医?是要求中医人只能固守在自己的理论和技术的圈子里发展吗?暂且不说这样做的意义如何,请问在科学与技术高度发达、学术交流频繁深入的现代,中医人能否“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提倡“纯”,实际也是在主张中医封闭式发展。封闭式发展,就很可能既不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不问社会需求如何,自顾自地走自己的路。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形成了百家争鸣、诸子并存的局面,然汉代以降,唯有儒家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独领风骚长达两千多年,何以至此?从文化传承的视角探析儒家独尊千年的原因,得出的结论是:学术流派、学术思想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广泛而合理地吸纳人类文明的精华,能否使自己具有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中医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孕育中发展起来的,然而我们的中医后人却没能继承好儒家的这一优良品质。

学科交流、学术交流,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科学发展的大趋势。提倡纯中医,中医就不能与外界其它学科进行交流,必须严实地将自己封闭起来,中医以外的东西无论多么先进和高超,一点也不能渗透进来,不然就难保其“纯”。如果在社会的大发展中一味确保自己的纯洁性,中医何以创新?

由于近代以来中医屡遭劫难,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一些观念的倡导和强调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唯保其身。中医的创新发展,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应的人文环境,有了这样一个环境,才能有利于催发中医的创新动机、提升中医的创新能力。所以,在中医发展战略构想上,不但要考虑到如何保护中医,更要考虑到如何发展中医。

链接

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摘自《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