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础研究强学术发展之根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1-03-07

本报记者 向佳

近日在上海召开的“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2010年度交流会上,21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研究团队、“973”顾问组专家、中医理论专项专家组专家和相关领域专家等400余人齐聚一堂,交流“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实施情况和相关领域最新进展,分享中医药基础研究的经验和成果,研讨“十二五”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点关注方向和热点问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中医理论基础研究在中医药学术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得到与会专家的共识。

深化对中医理论基础研究特点的认识

中医药理论的基础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中,要力求尊重这些特点和规律,以推动中医理论的创新发展。

随着中医理论专项研究的深入,对于中医学特点的认识逐步加深。中医学区别于其他医学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不仅具有医学自然科学属性,同时还有以东方文化和哲学体系为基础的文化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属性;中医的基础理论是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语言总结了医学自然科学的规律;中医的临床实践是以病人为中心、以证候为基础,侧重于对人的整体、个性化治疗,注重平衡调理;而中药则是以天然药物为基础,通过方剂配伍,形成多种化学成分,多渠道、多层次、多靶点对人体某些状态(证候)进行调理,强调整体调节。

中医理论基础研究的最大特点,是要以临床为基础。临床是中医基础理论产生的源泉,也是评价中医理论科学性的唯一标准;中医理论基础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提高防病治病水平。

从研究方法上说,中医理论研究方法要兼容传统与现代,一方面要遵循传统研究方法,即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临床-认识-再临床-再认识”的过程,上升为中医理论,另一方面也要运用现代科技方法和手段,对中医学理论的科学内涵作出科学的说明。

探索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模式

据“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专家组组长李振吉介绍,专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保证主体目标与任务的前提下,积极进行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新方法与新模式的探索,总结出了中医理论基础研究的五种模式。

一是基于名老中医经验的创新理论研究模式,主要表现为“临床-总结-再临床-再总结”。专项在2005年和2006年支持的两个项目中,分别以邓铁涛、陈可冀、任继学、颜德馨、周仲瑛、李玉奇等多位名老中医经验为基础,开展了基于名老中医经验的理论创新研究。

二是基于特色疗法的创新理论研究模式,以特色疗法为载体,以临床疗效为基础,总结创新理论模式。有许多特色疗法,如小针刀、眼针、平衡针等,虽然临床疗效好,使用范围广,但由于其理论总结不够,还有待深入研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会长李振吉表示,这类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理论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体系。

三是以确有疗效的若干中药成方为载体的方药配伍理论研究模式,以临床疗效为基础,以若干中药成方为载体,研究中药组方配伍理论、药性理论、量效关系。

四是基于文献整理挖掘,提炼升华理论模式。文献典籍是历代医家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医学继承与创新的源泉。运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系统的文献整理和知识挖掘研究,可以实现理论上的提炼与升华。

五是运用现代科学语言阐释传统中医理论模式。“有人认为所谓中医药现代化就是中医药现代‘话’”,李振吉说,简言之,就是选择若干理论点,运用现代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其科学内涵进行现代诠释与研究,用现代化科学语言予以表达。

多学科交叉启发思路

交流会上,“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相关学科领域知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30多位特邀专家报告了各自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最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最新的研究技术等,在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和反响。

如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陈霖院士“脑成像科学”报告,在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介绍的脑成像科学的研究方法、全新的7T(特斯拉)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能为中医原创思维、经络、脏腑功能等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为中医原创思维、经络、脏腑功能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启示。

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介绍他们利用功能元基因组学方法,结合中国传统医学,以肠道微生物组为靶标,发展代谢性疾病的预防方法取得的重要进展,这一从整体上把握人体健康和疾病状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值得借鉴。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赵国屏院士介绍了当今生物医学研究的两大趋势,一是在系统生物学的驱动下医学研究开始引入“系统”和“整合”的思维方法;二是现代医学开始重新认识东方的传统医学,尤其是中医学,试图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思想和方法。

这些权威专家的特邀报告,展示了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突出了科学前沿性、前瞻性。与会者自由发言踊跃,交流气氛热烈。大家反映收获很大,不仅沟通了信息、开拓了视野,而且碰撞了思想、启发了思路,对于今后的研究十分有益。

中医理论专项未来的思考

与会专家认为,对于“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下一步的实施,应该深化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特点和规律的认识,积极探索完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思路、模式与方法,鼓励研究方法引进与创新。同时,还应组织包括高水平西医药专家、多学科专家和战略规划专家在内的战略研究团队;培养宏观战略研究专家和培育中医药基础理论发展宏观战略研究人才梯队。

不少专家还呼吁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应勇于挑战世界性难题,针对目前死亡率较高的重大疾病和难以解决的慢性复杂性疾病的基础理论问题,开展示范研究。

对此,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彭以祺表示认同,这也正是下一阶段科技部在支持“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中明确提出的要求之一。据彭以祺介绍,中医理论专项在“十二五”期间,将更加突出对重大需求中的科学问题这一定位,鼓励和支持在中医领域里具有旗帜性和带动性、敢于冲击世界难题、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项目。

此外,中医理论要重视方法学创新也成为与会专家讨论的热点方向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在讨论中也表示,“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必须丰富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引进、完善和发展理论研究方法学。为了更好地开阔思路,集思广益,李大宁表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期将开设专门的网站,听取各方对于中医理论研究专项的建议和意见,同时邀请行业内外的专家共同参与,专门就重大问题、研究方向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