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亟待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1-03-10

有人认为:中医的治疗经验不具备可重复性,不能经统计学处理,因而它是一种经验医学。

其实,中医诊疗有严格的规程,就体现在辨证论治上。用现在的语言来说,辨证论治就是中医处理人体疾病信息所采用的科学方法。辨证有严密的逻辑,论治有严格的规定,不是可以任意妄为的。这与光凭经验用药的“经验医学”有本质的差别。

举例来说,《伤寒论》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在这里,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四种症状,就是患者得病后体内发出的四种信息,这一组信息经分析、归纳后,抽象、上升为风寒表虚证,而后用桂枝汤治疗。

由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构成的桂枝汤这个“信息组”,在输入患者体内后,使体内原来发出的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这一组信息迅速消失。

于是,这种特定信息的输出与输入,形成了一个范式。清代伤寒名家柯琴称之为“桂枝汤证”,并且将伤寒方所适应的证分别命名为麻黄汤证、小柴胡汤证、白虎汤证等,继而提出以“汤证结合”为纲学习《伤寒论》的方法。“汤证结合”或“方证结合”概念的提出,使输出信息与输入信息的搭配标准化、规范化,达到了信息处理的最佳效果。

掌握和贯彻了《伤寒论》的辨证论治方法,就可以使中医摆脱经验医学的桎梏,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大幅度提高治病的疗效。

为什么中医临床家总是反复强调治病时要“认证无差”?因为对疾病信息的归纳、分析、判断一旦有错,再多、再好的方子也不会有效;为什么经方派医家一再叮嘱用伤寒方必须用原方,“不可随意挪动”?因为几乎每一首伤寒方都有严谨的结构,而且被多次证明:这是对应于某一个证的最佳输入信息组合,如果随意加减,破坏了它的结构,即使辨证再准,输入了错误的信息,治疗同样会失败。

总之,不需要使用任何现代医学的常规方法,只需要掌握好辨证论治这个中医处理人体信息时所采用的科学方法,就能有效地治疗疾病。因此,中医治疗是有章可循的,但它的方法是辨证论治而不是辨病论治,标准是“证”而不是“病”。

如果是针对中医所说的证,中医无数方药的疗效不仅经得起亿万次的统计学处理,而且精确的辨证论治可以取得极高的疗效。如果一概用评价现代医学的科学标准来评价中医,一概用研究西医的科研方法来研究中医,必然导致中医发展乏力。但这何尝不是当代科学的缺憾?明明看到那些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治某种病疗效卓著,用他的方子去做实验,却得不出阳性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只好否定。

为了遵从现代医学的科研标准,不知挫伤了多少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搞了几十年的科研,却拿不出世界级的中医成果来。这不是中医不科学,更不能证明中医治病无效,只能说中医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符合自己这门学科的“金标准”。

由于现代社会几乎再找不到类似于中医这样的古代自然科学,没有参照物,要建立自己的“金标准”,实属不易!百般无奈,只好先借别人的鞋来紧自己的脚。

中医的科研要想扬眉吐气,取得真正的突破,必须走自己的路,而要走自己的路,必须先做自己的鞋,建立一套适合本门学科的科研方法和评估体系。如果一时做不到,不妨把全面继承放在首位,耐心等待当代科学的嬗变,否则是难有出头之日的。

近年有报道说,日本研制的《伤寒论》小柴胡汤制剂已成功打入美国的药品市场。笔者虽然不知道“小柴胡”是如何逃脱“统计学处理”这一类紧箍咒的,但说明西方人并不把统计学的“金标准”当作什么金科玉律来卡日本人的脖子。

也许是因为他们更能体会当代主流医学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弊病,也许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缘故吧,总之他们一直在假装“睁眼瞎”。明明用实证的方法看不到经络的存在,却不去否定针灸的科学性,反而大开绿灯,到处放行,这种中国式的“难得糊涂”倒表现了一种科学的聪明。

如果硬把当代科学当作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自己完全不懂并且根本不想去弄懂的东西统统斥之为非科学,岂不是太狭隘了吗?倘若我们的科学工作者能够意识到当代科学和当代医学的某些不足和缺陷,留意一下中医独到的临床方法论,也许能从另一个角度找到当代科学的原动力。(李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