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单列一节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1-03-17

本报讯 (记者黄 心)3月16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单独一节被列入《纲要》。

《纲要》共分为十六篇六十二章。在第八篇“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分为六节,其中一节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重视民族医药发展。发展中医药教育,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推进质量认证和标准建设。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要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

《纲要》将“医疗服务体系”列入“医疗卫生重点工程”,提出“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县级医院(含中医院)服务能力,加强省级妇儿专科医院、边远地区地市级综合医院、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其他四项重点工程分别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和医药卫生信息化。

《纲要》指出,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其他五项内容包括: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积极预防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逐步建立农村医疗急救网络。普及健康教育,实施国民健康行动计划。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70%以上的城乡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孕产妇死亡率降到22/10万,婴儿死亡率降到12%。。

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达到2人。加快推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各类城市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格局。完善区域卫生规划,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并缩小差距。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和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全面推进门诊统筹。做好各项制度间的衔接,整合经办资源,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加快实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医疗费用异地就医结算。全面推进基本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改革付费方式。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其他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现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建立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基本药物实际报销水平。加强药品生产管理,整顿药品流通秩序,规范药品集中采购和医疗机构合理用药。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有效形式。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改善医患关系,方便群众就医。推进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注重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新闻背景:

国家历期五年规划有关中医药内容

“一五”计划(1953-1957)

积极地发挥中医的力量和作用,认真地做好团结和提高中医的工作,整理和研究中医的经验,并组织对于中医中药知识的学习,搜集、整理民间的秘方,去掉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吸收其中一切合理的有效用的部分,继续地改进和提高,借以丰富我国的医药科学。有计划地提高中药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中药的成本和价格,并加强中药的收购和供应的工作。

——摘自第九章“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的第一节“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四)人民保健事业的发展

“六五”计划(1981-1985)

继续坚持城乡兼顾、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加强城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努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使人民的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

五年内,增加专业卫生人员6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2万人。中西医生五年增加23万人,其中医师增加18万人。到1985年,全国专业卫生人员达到421万人,中西医生达到138万人,其中医师89万人。团结中医、西医、中西结合医三支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摘自第三十四章“卫生、体育事业”的第一节“医疗卫生”

“七五”计划(1986-1990)

(三)积极发展中医事业。重点搞好中医药研究基地的建设。有计划地积极发展中医机构和中医病床,争取达到一般市、县都有一所中医医院或中医门诊部。

——摘自第五十章“卫生和体育”的第一节“卫生保健事业”

“九五”计划(1996-2000)

继续振兴中医药事业,促进中西医结合。

——摘自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五)卫生

“十五”计划(2001-2005)

促进数字化电子产品、新型显示器件、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现代中药、卫星应用等高技术的产业化,支持各行业发展高技术产品。

——摘自第四章“优化工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第二节“发展高技术产业”

大力发展中医药,促进中西医结合。

——摘自第十九章“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第三节“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十一五”规划(2006-2010)

以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为重点,同步建设县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县中医院(民族医院)。

——摘自第九章“深化农村改革”的专栏4“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保护和发展中医药,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医院建设,推进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整合优势医学科研资源,加强对重大疾病的研究。

——摘自第四十章“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第三节“加强中医药和医学科研工作”

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重点中医医院建设。

——摘自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建设”的专栏16“公共服务重点工程/公共卫生”

建设一批重大疾病防治疫苗和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化示范工程,完善现代中药体系,提高新药创制能力。

——摘自第十章“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专栏5“高技术产业工程重大专项/生物医药”

加强中药资源普查、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建设中药资源基地,大力发展中药产业。

——摘自第十三章“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的第二节“调整化学工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