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识产权助推中药走出国门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1-04-27

吴学安 江苏省连云港市司法局

按照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的规定,中国中药企业的产品在4月30日后将退出欧盟市场。痛惜之余,我们更应该思考让中医药走出国门的策略和保障。

中国是中药大国,却是中药出口小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中国拥有1万多种中药资源和4000多种中药制剂。但在目前近200亿美元的国际中药市场上,中国仅有3%~5%的占有率,而且其中约有70%来自中草药原料,附加值高的中成药出口微乎其微。

虽然,“知识产权无疑是民族中药产业面对挑战时必须紧紧抓住的利器”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专利保护,在中药专利保护方面有很多沉痛的教训。如青蒿素被国外一家企业改造并抢先申请了专利,使中国每年至少损失2亿~3亿美元的出口额。业内人士担忧:长此以往,民族中药不但难以走向国际市场,弄不好连国内市场都无法保留。

当前,世界草药市场的销售额正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这对于拥有得天独厚中医药资源的中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应切实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实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目前,国内中药产业存在着标准不一、质量不稳的问题,仍没有完全摆脱“郎中抓药”的局面。要想挽救国药生存危机,实施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就得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借鉴国际通行做法,从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出发,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及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有组织的知识产权实务指导体系。

中医药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是中国最具特色、最有前景的知识产权领域。中医药知识产权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多个方面;内容包含中药材、饮片、处方、制药工艺、文献及信息资源等。对于中药关键技术应该以专利的形式进行保护。

中医药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及时向进入国提出专利申请,在真正意义上保护其在国际市场的利益。如以商标保护和树立中医药的国际品牌;以商业秘密保护中医药的独到之处;以著作权保护对中医药传统思想和文化理念挖掘与整理的专著,树立中医药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为中医药文化和产品走向世界奠定思想基础。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针对国内中医药产业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快推行中药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全面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毋庸置疑,尽快形成一个中医药知识产权复合保护体系势在必行。如在选题阶段,其新思想、新方案等可受技术保密法保护;在开发阶段,其处方、工艺等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在市场推广阶段,则受商标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新药监测期的保护等。

因此,只有用现代科技和管理重新解读国药理论,将传统优势与现代医学和高科技相结合,深层次研发,同时加强国药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并在今后的中药国际化进程中,打有准备之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