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性艾滋病究竟存在否?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1-05-12

本报记者 黄心

建议不再使用“阴性艾滋病”

“我们认为,钟南山院士的研究成果和卫生部的调查结果总体上是一致的,这类人群没有感染艾滋病,这是肯定的。国内外权威机构检测结果,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新的病毒或者未知的病毒,所以建议媒体不要再用‘阴性艾滋病’这个词了。”5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回应钟南山团队的研究成果时首先强调了这一点。

据悉,钟南山团队对受检人员进行的艾滋病抗体初筛试验和白细胞HIV核酸荧光PCR检测显示,60名受检的自述疑似艾滋病病毒感染人员HIV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该团队对受检人员进行的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淋球菌(NG)、单纯疱疹病毒(HSV)、巨细胞病毒(CMV)和人类疱疹病毒4型(EB)6种病原体的核酸荧光PCR检测显示,总检出病原体阳性患者数为48人,占到80%,EB病毒最普遍,检出阳性共33人。

是否由EB病毒引发需论证

“EB病毒是不是导致这一人群发病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病毒学、性病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方面的专家,还需要做进一步论证。”邓海华表示。

邓海华说,钟南山所在的研究所提到的发现了这个人群EB病毒感染检测率达到了55%,这个和他们发病有没有联系,来自长期从事EB病毒研究的权威专家曾毅院士的意见是,EB病毒是健康人群中很常见的一种病毒,3~5岁儿童的感染率达到90%以上,而且以后是终身携带,一般不会引起这个人群所说的这些病症。

除了EB病毒以外,健康人体中还存在一些其他常见的病毒或者细菌,比如这次提到的巨细胞病毒。亚洲人和非洲人几乎百分之百感染有这种病毒。疱疹病毒人均感染率达到80%~90%,而大肠杆菌感染率达到了100%。微生物在人体内可以广泛的存在,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致病。

没有证据表明具有传染性和聚集性

卫生部表示,他们所开展的六个省市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通过虚拟空间走到一起的人群,不构成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会对其他人构成健康的危害。

卫生部再度重申没有证据表明该人群所述疾病具有传染性和聚集性,没有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证据支持该人群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

同时,卫生部也不否认这个人群每个个体都可能有这样或那样身体上的不适,建议他们尽快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诊断和治疗。

链接

“阴性艾滋病”

事件始末

这一群“患者”自认为感染了一种“未知病毒”,可通过唾液与血液传播,感染途径与艾滋病相似。患者会出现淋巴肿胀、皮下出血、舌苔生绒毛等症状,但临床报告却显示“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3月24日,新快报以《他们,到底得了什么病?》为题报道了这个阳光下的“怪病”,受到了卫生部的重视。针对此,卫生部迅速启动了京粤等6省市调查,纳入流行病学调查的各省疾控中心在多个地方采集的59个患者血样,送往美国的化验室进行检测。至3月31日,对1/3的样本检测表明,没有发现新的病毒。

3月25日,钟南山致电新快报记者,请新快报代为招募“患者”,抽取血样进行检测研究。当晚,新快报记者即通过电话和QQ与多名“患者”联系,1小时左右已有多位“患者”有意参与此项研究。

4月5日,就阴性艾滋病一事,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阴性艾滋病”在网上已经炒了好几年了,实际上是一些人“恐艾”症状的表现,根本没有什么新的未知病毒,不必恐慌。

5月6日,钟南山在广州市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针对60名“阴性艾滋病患者”的研究结果。60名“患者”中,48人病原体检测呈阳性,33人检出EB病毒,12人检出沙眼衣原体(CT),7人检出淋球菌,8人检出巨细胞病毒,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未发现未知病毒。检测结果与卫生部基本相同。

钟南山强调:“阴性艾滋病”说法并不准确,建议取消。所谓的“未知病毒”大部分为EB病毒,非常常见,公众的兴趣集中在“未知病毒”的探寻,而非疾病本身的治疗,恐慌被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