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大一院一项研究表明——加用IFN-γ辅佐治疗可提高ALL化疗效果

时间
2007-05-17

据中国医药报山西讯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阴怀清教授等人在其开展的“小儿急性白血病VEGF、IL-6、IFN-γ水平研究”中发现,在测定不同时期小儿急性白血病(ALL)患者血液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及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了解其动态变化规律,并对ALL初诊患者给予化疗的同时,为其加用IFN-γ辅佐治疗,可提高ALL患者的化疗疗效,延长患者的缓解期及无病生存期。这一发现为临床针对ALL开展抗血管新生治疗及细胞因子治疗等新型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ALL是一种多因素致病性疾病,其确切致病机理至今尚不清楚。目前,对ALL的治疗仍主张采用个体化、综合性治疗,而细胞生物学治疗尤其是抗血管新生治疗,是国内外这一领域学者的普遍关注的重点。

VEGF是主要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分化,增加微血管通透性及诱导血管生成等多种功能。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多种肿瘤的VEGF均高表达。最近有报道,VEGF表达与白血病有关,而且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复发、转移及预后均密切相关。IL-6是一种具有包括造血调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调控因子,它参与机体多种组织细胞生长、分化和功能调节。IFN-γ已被许多学者证实是细胞增殖的一种负性调节因子,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杀伤靶细胞及增强LAK细胞活性等抗肿瘤作用。

阴怀清等人应用流式细胞仪活细胞直接/间接免疫荧光法,对ALL患者初发期及缓解期静脉血单个核细胞内IL-6及IFN-γ水平进行检测,以观察二者在ALL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应关系;应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ALL患者外周血中VEGF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其变化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ALL患者初发/复发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内IL-6水平明显较对照组及缓解期升高,而细胞内IFN-γ水平则在缓解期较初发/复发期增高,且ALL患者外周血细胞内IL-6水平与IFN-γ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提示IL-6及IFN-γ可能参与ALL的发病;白血病患者血清IL-6、IFN-γ水平变化可作为监测其治疗反应的一种手段。

针对ALL初发期患者的单个核细胞内IFN-γ水平较低,阴怀清等人建议,在对ALL初诊患者进行化疗的同时,为患者加用IFN-γ辅佐治疗,以利用IFN-γ的抗肿瘤效应,提高ALL患者的化疗疗效。

该研究成果在ALL的诊治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日前,山西省科技厅、省教委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该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