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研人员非典冠状病毒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

时间
2004-02-03

据新华社信息香港2月2日电(记者罗政)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卢煜明教授近日透露,中美科研人员进行非典冠状病毒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取得世界上至今最全面、最广泛的非典冠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成果。

香港中文大学的科研人员,连同来自中国内地和美国的50多位科学家组成非典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协作组,探究了去年非典爆发的整个进化过程。科研人员分析了在非典爆发期间各阶段所取得的63个非典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并将这些病毒基因组序列,根据相关的流行病学数据进行详尽分析,完成了非典冠状病毒的进化历史。这项研究成果已于30日在世界权威科学期刊《科学》上公开发表。

据卢煜明教授介绍,这项研究重要的发现主要包括:

--非典冠状病毒是不断进化的。分析结果显示,非典冠状病毒虽然演变迅速,但非典冠状病毒基因组的中性突变率只是艾滋病基因组的突变率的1/3。

--非典冠状病毒不断在人体内变异以适应人体。病毒在非典病症初期变异速度最快,随后病毒变异速度趋缓。病毒的刺蛋白部分(即侵入人类细胞部分)基因组列序变异速度最快。这证明来自动物的病毒在感染人类的初期,病毒受到强大的选择压力,而须迅速变异,使病毒得以在人类身上适应和生存,使人类受到感染和传播病毒。

--病症后期出现出人意料的基因组列序。绝大多数在人类身上发现的非典冠状病毒基因组列序,与果子狸身上发现的列序比较,在某个特定的部位上少29个基因密码。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疫症后期在人类身上发现的非典冠状病毒基因组列序,该特定部位上发现缺少了多达386个基因密码。这个基因组列序于2003年5月首次在香港2名非典病人身上发现,然后在另一组共15名相关非典病人身上也发现这个特别的基因组列序。

卢煜明教授说,这项研究为预测将来的非典疫症,提供了极为重要和具参考性的蓝图,有助于制订公共卫生措施,以防止疫症的大规模爆发。同时,为非典疫苗的开发带来新曙光,因为非典冠状病毒的变异率与其它快速变异的病毒(如艾滋病病毒)比较,前者相对稳定,这表示倘若非典疫苗成功研制,其功效可能比其它快速变异的病毒疫苗更能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