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依赖进口新加坡对食品安全严格把关

时间
2004-08-06

据新华社新加坡8月5日电(记者张永兴)新加坡国小人少,资源匮乏,基本上没有农业,所需食品的90%需从国外进口。但由于新加坡重视食品安全,强调执法机构、食品工业和消费者三方的密切配合,使食品安全有了较为可靠的保证。

新加坡绝大部分食品的检验检疫及相关执法工作均由新加坡农粮兽医局负责,国家环境局有时也参与部分食品的安全把关。

食品的安全首先从源头抓起,杜绝和减少不合格食品的流入。新加坡农粮兽医局专门制定了一套完善而严格的检验程序。第一步检查生产食品的农场或加工厂,确保这些生产地符合新加坡的安全标准。可以说,在进口食品还没有“登机”或“上船”之前,农粮兽医局就已经开始了食品安全的鉴定工作。去年1月份开始,农粮兽医局规定所有食品进口商必须在该局注册,同时递交尽可能多的有关进口食品的资料,包括食品来源地的证明和一些化验报告,以证明其安全性。除此之外,农粮兽医局也会在关卡检查进口食品,或者在实验室进行相关的抽样化验。

其次是加强执法检查,严厉惩处违规商贩。新加坡十分重视对食品市场的监管,定期派出执法人员检查。由于执法严格,新加坡过去3年来不符合规定的食品数量呈递减趋势。2001年及2002年,农粮兽医局分别发现了93起和84起加工食品不合格的案例,去年这一数字减少到58起,因不合格而销毁的加工食品仅占进口总量的0.016%。

收回及销毁的加工食品包括干果、面条、酱料和零食等,原因主要是标签不符合标准,以及所含防腐剂或添加剂超出规定。此外,新加坡规定海鲜产品只能用冰块保鲜,不能使用防腐剂等化学药物。

农粮兽医局的工作人员会定期去市场抽样检查,不合格的海鲜产品一经发现,便会立即销毁。对于那些犯过“前科”的食品,检查人员会格外留意,加强检验。今年6月份,农粮兽医局发现从马来西亚、泰国及印度尼西亚进口的9批海鲜产品含有化学物质甲醛,立即将其销毁,并对有关进口商处以罚款。新加坡规定,对于贩卖或提供有毒海鲜产品者,最高可罚款5万新元(约合2.9万多美元),并将判处最高两年的徒刑。

加强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是新加坡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2002年,农粮兽医局开始实施一项食品安全认识计划,加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常识教育。2003年起,新加坡每年都有食品安全日活动,举办进行必要的食品安全展览,开展宣传工作。

在食品检验设施建设方面,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新需求,新加坡耗资3200万新元(约合1857万美元),在该国西北部的林厝港修建了一座面积达9227平米的兽医公共卫生中心,今年7月9日正式启用。它拥有8个先进的实验室,有能力处理禽流感病毒和炭疽菌等危险病原体,每年可对约6万个食品样本进行近百万次的检验,被誉为全球最先进的食品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