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便览

荆芥透肌解表,散痧毒。痧筋隐隐不发者,非此不现。用四分至八分止。

防风透肌发表,为臣使之助。寒热往来,痧毒壅滞郁遏不发者,非此不清。用三分至七分止。

羌活痧症忌其发表太过,若头痛或又因受寒而起,更兼痧症,欲用之引太阳经。止许用半分至二分。

连翘消痧毒,解诸经火邪,清热而不滞,治痧之要药也。用七分至一钱。

陈皮、青皮陈行痧气,青伐肝气。痧气壅阻郁结不行者,非此不利。用六分至一钱。

枳壳、枳实破痧气、驱毒瓦斯、除胀气、下食气,积滞壅塞者,非此不开。但枳壳性缓,枳实性速,各有所宜。

用五分至一钱五分。

桃仁破瘀活血。痧为血阻,非此不流;痧为血滞,非此不顺。去皮而用,为皮味涩而阻血路也。用七分至一钱六分。

秦艽活血驱风消痧毒。筋骨疼痛,壮热不清者,非此不解。用三分至六分。

川芎上行头目,头角骨痛者必需;下通血海,肝脏不华者当用。用一分至三分,止恐提痧气上腾也。

桔梗入肺经为诸药之舟楫,其性上而复下,故能引枳壳破胸中至高之气。用六分至八分。

香附行血中之气,恐其香燥须用便制∶欲其行血,必要酒炒;取其敛血在乎醋炒。用三分至八分。

木香行滞气、燥湿气、驱寒气、开郁气、散结气,痧后腹痛不解者,此要药也。用一分至三分止。

檀香痧后心腹疼痛不休,胸胁胀闷,寒凝气滞,得此而抒者,痧之始发当知忌用。用一分至三分。

砂仁顺气开郁,散痧消食,此始终之可用之要药也。用三分至一钱。

穿山甲土炒为末,透痧消痰,破痧托毒,善走经络之神剂也,故经络有诸药所不到者,非此不达。用一分至五分。

童便解痧毒,消痰降火最速。定痛治血痢,痢下血水,诸药莫及。

天蚕能治血分之痰,佐山甲透经络,以破瘀毒。用须炒末。自一分至二分。

乌药善行周身之气,凡痧气阻滞者,得此无处不到。用三分至五分。

红花、金银花、茜草活血,解痧毒。用六分至一钱。

山楂、卜子、麦芽、神曲痧为食壅,取其善消而不暴也。

大黄大便不通,痧气闭塞,非此不能攻而下之。用五分至一钱五分。

木通、车前、泽泻痧气郁阻,小便不利,在所当求。若热郁太重,不因小水,更在所禁。用二分至五分。

黄连、黄芩冷性凝滞,痧中忌用。用须酒炒或姜汁制。

生地凉血。血瘀者,非其所宜。

熟地、白芍补血敛血,痧所大忌。

参、 、白术、山药用之恐补毒瓦斯,痧所大禁。

甘草用之恐成痧块难治,在所忌用。

白茯苓恐其渗湿,实其痧气,俱在禁例。

细辛透窍、破血、散痧之要药也。用七分至一钱。

姜黄其性虽温,善能消痰下气,破恶血。用二分至四分。

贝母川者专消热痰,土者兼破瘀血。用一钱至一钱五分。

白芥子胁下之痰,非此不达。用四分至六分。

半夏、白芷、苍术性燥忌用。

竹沥性寒,忌用。用须姜汁,方走经络。

雄黄、牛黄、胆星、天竹黄消痰丸中宜用。

麝香开窍散痧,功亦甚大。

当归头身尾各有所宜,用须斟酌。

柴胡和解表里,专治少阳胆经寒热往来。用六分至一钱。

干葛散阳明胃经之邪,兼能解渴。用六分至八分。

前胡疏风,消痰,治嗽,表热者,宜用。用六分至八分。

桑皮治嗽泻肺。用四分至八分。

兜苓泻肺嗽。用三分至五分。

杏仁泻肺,润肠胃,利气,消痰涎。去皮尖用。用四分至一钱。

麦冬 天冬润肺、消痰。一治其本,一治其标,去心用之。用七分至一钱五分。

山棱、蓬术食积心疼,痧毒阻滞痞闷者。宜用六分至八分。

五灵脂善消宿血,血块凝滞不散,非此不破。用五分至八分。

龟甲去两肋,酥炙为末。破宿血胜于灵脂。在胸者用上半截,在下者用下半截。

苏木败恶血新瘀者,莫及。用五分至一钱五分。

玄胡索活血行气,气血凝滞作痛。用五分至一钱五分。

香薷通上彻下,利水气,治暑气之要药。用五分至一钱。

紫朴宽中治呕,消痰下气。用六分至八分。

牛膝活血,引痧气下行。用八分至二钱。

木瓜五味子 酸敛忌用。

升麻禁用,恐提痧气上升,而难遏也。

肉桂 附子 吴茱萸禁用,恐助痧毒立刻有变也。

干姜过服寒冷之水,宜少用之,善散寒气也。若用之不当,亦能助热毒,当忌。

麻黄发表太过禁用。

簿菏辛凉利窍,消肿解毒,清气清喉。用五分至一钱。

紫苏疏风顺气。身热当用三分至六分。

明矾解痧毒,消痰定痛。用之探吐宿食甚妙。

玄参清气消痰,滋阴润肺。但色黑止血,痧有瘀血忌用。

花粉性沉寒,止渴。痧毒未清者忌用,恐凝滞痧气也。

角刺透毒,能引诸药至于痧毒血瘀之所,立奏其功。

牛蒡子解痧毒,清喉,痧中要药。用七分至一钱。

乳香消瘀血而不伤新血。痧症用之以治血结。用五分至一钱。

黑砂糖活瘀血,解痧毒,故瘀血作痛者,得此则安。

没药痧痛用之破瘀血。用四分至一钱。

食盐解痧毒,定痛,用之吐去新食。

芋艿治痧热,解毒。有痧患者,食之甘美。

晚蚕沙解痧毒,治热。

阿魏破积聚,逐恶血,其功甚大。

大麻仁消大肠肠胃燥结者,宜用。

其中分数,如遇西北强壮人,当加一二三倍,不可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