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第十六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保婴金镜录》

儿科著作。一卷。不注撰人。成于明代,薛己注。约刊于16世纪中期。本书首载儿科面部色诊并治验30余则,次述小儿指纹诊法并治验10余则,末附儿科常用方剂60余首。本书对于小儿望诊论述较详。后收入《薛氏医案二十四种》中。现有明刻本及《薛氏医案》本。

《保婴撮要》

儿科著作。二十卷。明·薛铠撰。薛己增补。刊于1555年。前十卷论述婴儿初生护养儿、儿科疾病诊法、小儿变蒸、五脏生病,以及幼儿内科杂病的证治;这十卷除临床医案部分为薛己补入外,均系薛铠原作。后十卷论述有关幼外科、皮科及痘疹等病证治及其医案,均为薛己所撰。书中不仅介绍了较丰富的治法,并收载了大量儿科医案,为本书的特色之一。现有多种明刻本及《薛氏医案》本。

《保赤要言》

儿科著作。八卷。清·王德森辑。刊于1910年。本书系摘录数种清代儿科著作中的重点内容编辑而成。其中卷一急惊、卷二麻症,系摘自夏鼎《幼科铁镜》;卷三慢惊、卷四痘症,系摘自庄一夔《福幼编》;卷五脐风,摘自廖积性《广生编》;卷六琐语;卷七-八小儿便方,均为马炳森所续补。现存清刻本等。

《保赤新书》

儿科著作。

①清·任赞撰。二卷。刊于1789年。上卷论儿科诸病诊法及证治;下卷治疗方剂,系作者选辑前人儿科论着并附个人心得写成。

②恽铁樵撰。八卷。本书主要介绍种痘和痧疹、惊风二病的病因和治法。皆系作者本人的临床经验。现有1936年《药盦医学丛书》本。

《保赤全书》

儿科著作。二卷。明·官橓撰,李时中增补。刊于1585年。卷上为痘病诊治,凡92论;卷下为女人出痘、麻疹证治及痘疹治疗方剂。全书有论有方,简明扼要。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明刻本等。

《保赤汇编》

医学丛书。清·朱之榛辑。刊于1879年。包括《锡麟宝训》、《达生篇》、《产宝》、《福幼编》、《保婴易知录》、《小儿药证直诀》、《童蒙训》七种。现有初刻本。

《保赤存真》

儿科著作。又名《医林枕秘保赤存真》、《幼科心法保赤存真》。十卷。清·余含棻撰于1834年。本书就儿科疾病的证治理论与方药作了较全面的介绍。特别对于儿科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如小儿体质的属性及治法,惊风病的名称以及麻痘病的治法等,均作了系统而深入的论述,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存清刻本。

《百症赋》

针灸歌赋名。撰人不详。见《针灸聚英》。内容列举多种病症的针灸配穴,便于诵读,影响很广。

《百科百效全书》

外科著作。又名《外科百效秘授经验奇方》、《新刻秘授外科百效全书》。四卷。旧题明·龚居中原编。撰年不详。卷一为史国公药酒方、经验方、痈疽总论;卷二为头面、牙、舌、咽喉诸病;卷三为胸腹背及二阴诸病;卷四为四肢、全身、皮肤外伤诸病。均先论证候,次述治法和方药。文字简明,切于实用。现存明刻本、多种清刻本和石印本。

《百大名家合注伤寒论》

伤寒著作。十六卷。吴考(般^木)编纂。刊于1924年。编者认为《伤寒论》注本虽多,各家也有不少精辟的见解,但“以辞害义,依样葫芦,亦复不少”(见自序)。遂广采百家注文颇具一得之见者选择《伤寒论》各篇。非但能折衷各家,而且能发皇古义。在编次上删去脉法、序例、可汗等篇,并将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删并于《金匮》痉湿暍证下。现存初刊石印本。

《白氏外经》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已佚。

《白氏内经》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已佚。

《白喉治法忌表抉微》

喉科专着。又名《白喉忌表抉微》、《白喉治法抉微》。一卷。清·耐修子撰。刊于1891年。作者参考郑梅涧、张绍修二家治法,结合个人经验撰成此书。书中反对用发表之剂治疗白喉,推崇养阴清肺之法,颇切临床实际,本书还介绍了若干验方。现有几十种清刻本、几十种近代刊本,流传颇广。

《白喉条辨》

喉科专着。又名《瑞安陈氏白喉条辨》。一卷。清·陈葆善撰。刊于1887年。此书系作者将其尚未刊行的原著《白喉订正论》删繁而成。全书共条辨15条,包括白喉的病原、所中经络、辨脉、辨色、手太阴、手少阳、手少阴三经病症治,救误、善后、外治、禁忌等内容。陈氏对白喉的治疗能汇集诸家之长,参酌个人的经验予以补充发挥,内容比较系统。现存清刻本。1930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白喉全生集》

喉科专着。一卷。清·李纪方撰。刊于1882年。书中将白喉分为寒证、热证、寒热错杂症等三类,并对白喉的诊治、兼证、坏证、妇人白喉、小儿白喉,分别介绍其治疗方药及针灸等。内容简要,切于实用。现存几种清刻本,1917年萧山合义和印书局铅印本。

《八十一难经图解》

书名。又名《扁鹊八十一难经》,一卷。明·聂尚恒注。约刊于17世纪初。聂氏于医理颇精,尝着《医学汇函》,本书即其第二卷,而无单刻本。对《难经》原文逐一加以阐释。唯恐说理未彻,故每难更附一图以说明之,现存“带月楼”等明刻本。

《敖氏伤寒金镜录》

诊断学著作。简称《伤寒金镜录》。元·杜清碧撰于1341年。世传较早的刊本为明·薛己所传,后再刻于《摄生众妙方》卷下,清·王琢崖复刻于《医林指月》中,并有其它袖珍本多种。其中以《摄生众妙方》刻本为精,讹误较少。全书叙述三十六舌,并附简图,每种病理舌均记载其所主证候,并介绍这些证候的治法和方药,或辨明类似证的轻重缓急、寒热虚实。不仅能辨伤寒外感病的传变,对于杂症、内伤病的虚实,亦可从此类推。此书是现存较早的舌诊专着,以其图文并茂,故对后世影响较大。此书后经重订,现有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爱庐医案》

医案著作。清·张仲华撰。张氏医案最早整理本名《爱庐方案》,共分七十六门,一百余案,刊于咸丰年间。1882年柳宝诒从《爱庐方案》抄本中选录二十四案,并加按语,编入《柳选四家医案》中,改名《爱庐医案》。分内伤杂病,内风、伏气、疫邪、外疡、妇人等十八门。张氏医案记述治疗经过较详,审证、用药、列方契合病情,理法方药,四平八稳,可供临床参考。现存多种清刊本。

《xx疟论疏》

疟疾专着。一卷。明·卢之颐撰。撰年不详。卢氏以《内经》理论为主,结合后世论疟及个人体验详述xx疟因证,分析诸疟的一般证状和变证的证治。此书后附《xx疟疏方》一卷,,选方38首,叙述方药的炮制颇详。现有多种清刻本、《四库全书》本、《医林指月》本等。

(母)趾里横纹

经外穴名。出《肘后备急方》。在(母)趾掌侧,趾节横纹之中点处。主治疝气。直刺0.2-0.3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旦)朝枢

清代医家。号杏村。江西德兴人。监生。精医术,闻名于乡。对脉诊有精辟见解,尝谓:“脉论数十家,皆以六部候五脏,独不思左右三部共一脉,数则俱数,迟则俱迟,何从部别?鄙意不若以上、中、下三停候三焦为稳。”以此辨证,无不奇中。着《医津指迷》八卷,《寓意草摘要》二卷。

(制^牛)引

系“掣引”之误。“掣引”即升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血实宜决之,气虚宜(制^牛)引之。”《太素》“(制^牛)”作“掣”。李中梓注:“提之上升,如手掣物也。”一说即导引。王冰注:“(制^牛),读为导,导引则气行条畅。”

(执^水)(执^水)(zhé音蛰)汗出

症状。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形容微微汗出之状。

(月直)(zhì,音至)

直肠。《灵枢·邪气》:“客于胞(月直),则梦溲便。”

(月真)胀

病证名。

①指胸膈或上腹部胀满不适。《素问·厥论》:“太阴之厥,则腹满(月真)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张介宾《类经》注云:“浊阴主降,阴滞于上而不能降,故为(月真)胀。”多因脾虚失于健运,气机失于和降所致,当予健脾调中。

②指气胀。尤怡谓:“(月真)胀,即气胀。”参见该条。

(月引)(yǐn引)

脊肉。《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其为人,赤色,广(月引)脱面。”

(月少)(miǎo秒)

人体部位名。指季胁下挟脊两旁空软处。《素问·玉机真脏论》:“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机,(月少)中清,脊中痛。”王冰注:“(月少)者,季胁之下,侠脊两傍空软处也。肾外当(月少),故(月少)中清冷也。”

(月囷)肉

同“(月囷)”。《灵枢·五禁》:“着痹不移,(月囷)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灵枢·师传》:“本脏以身形支节(月囷)肉,候五脏六腑之大小焉。”

(月囷)(jùn,音俊)

人体部位名。指肌肉的突起部分。《灵枢·寿夭刚柔》:“形充而大肉(月囷)坚而有分者肉坚,肉坚则寿矣。”《素问·玉机真脏论》:“脱肉破(月囷)。”王冰注:“(月囷)者,肉之际……谓肘后肉如块者。”

(月反)门

推拿穴位名。即板门。详该条。

(月斗)肘

推拿穴位名。见《小儿推拿秘旨》。即斗肘。见该条②。

(月扁)(piān)病

古病名。指患处赤脉卒起如编绳。且见有疼痛者。(月扁),脉隐起如辫绳也。(《集韵》)。《肘后备急方》卷五:“皮肉卒肿起,狭长赤痛名(月扁)。”该病多因久劳,或热气盛时为冷湿所折,致使气结筋中而致。多发于四肢皮肉处。症见赤脉起如编绳,局部有疼痛感。治宜活血,解毒,渗湿,可用漏芦汤淋洗;或用鹿角五两,白敛一两,牡蛎四两,附子一两,捣细末,和苦酒调敷患处。

(月鼻)(月息)

病名。系指鼻中息肉。《集韵》:(月息)者,寄肉也,故(月鼻)(月息)即鼻中息肉。详见鼻息肉、鼻痔各条。

(雩重)(雩重)

气之往来不息。《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王冰注:“(雩重)(雩重),言气之往来也。”

(扌卤)法

推拿手法名。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指双手有力紧贴或握住患者肢体。然后急速滑开。有活血消肿作用。

(扌衮)法

推拿手法名。又称滚法。指将手部掌指关节微曲,以掌背近小指侧部分紧贴治疗部位,然后有节律地连续摆动掌部,使呈来回滚动状。有疏通经络,舒展筋脉,行气活血,解痉止痛等作用。

(饣兹)(饣羔)风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指疬风遍身有脓水渗溢者。证治参见疬风条。

(饣厄)逆

病证名。即呃逆。又称咳逆。《赤水玄珠·咳逆》:“咳逆古谓之(饣厄)逆。”详见呃逆条。

(饣曹)症

证名。见《类证治裁·(饣曹)症》。即嘈杂。参见该条。

(声殳^禾)饪(gǔ

rèn,音谷任)之邪指过食谷香厚味,酿成宿食。《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声殳^禾)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

(声殳^禾)(gǔ,音谷)气

病名。(声殳^禾)通谷。指由饮食积滞而致的胁痛。《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声殳^禾)气者,胁下痛。”《金匮要略心典》:“谷((声殳^禾))气者,食气也,食积太阴,敦阜之气,抑遏肝气,故病在胁下。”治宜疏肝运脾,理气消导为主。参见食积胁痛条。

(声殳^禾)(gǔ,音谷)

谷气。指饮食入胃后的营养物质。为化生营、卫、气、血的基础。

(舌天^韭)舌喉痈

病名。系指舌下肿起如小舌,连喉肿痛的病证。属喉痈的一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四。本病多由体胖形盛之人,血热气盛,感受外邪或过食肥甘醇酒,以致湿热熏蒸酿痰而成,治宜凉血解毒,祛痰消肿。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舌天^韭)舌

病名。系指舌下血脉胀起如小舌的病证,见《咽喉经验秘传》:“凡舌下生如小舌样者为(舌天^韭)舌。”又载:“重舌即(舌天^韭)舌。”详见重舌条。

(疒帬)(wán,音顽)

痹,麻木。《素问·五常政大论》“皮(疒帬)肉苛,筋脉不利。”

(疒其)疡疬

病名。指生于腋窝及腹股沟部的瘰疬。《外科大成》卷二:“生乳旁、两胯软肉等处,名(疒其)疡疬。”该病如延之数年,仍按之能动、且既不破溃,也不长大的,其病较轻,反之,则较重。证治参见瘰疬条。

(疒其)疬痈

病名。指生于乳旁之慢性肿物。出《仙传外科秘方》卷一。其病因脾气郁结寒痰凝聚而成。生于乳旁,初肿坚硬,形似结核,生长缓慢,渐增焮肿。治宜温中散寒,舒郁化坚。可服内补十宣散,外敷回阳玉龙膏;若成脓,宜内服托里散;溃脓后,按溃疡治疗可参见溃疡条。

(疒旁)疽

病名。即发于足背或足小趾后京骨穴等处之疽。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其临床特点为,脓少,瘙痒。治可参见足发背条。

(疒皆)疟

病名。疟疾之一。(疒皆)同痎,即痎疟。《黄帝内经太素·三疟解》:“夏伤于暑,秋必(疒皆)疟。”《难经·五十六难》:“令人发咳逆,(疒皆)疟。”详见痎疟条。

(疒贵)癃疝

病名。《医学心悟》卷三:“(疒贵)癃疝即(疒贵)疝。”证治详见(疒贵)疝条。

(疒贵)(tuí音颓)疝

病名。疝病的一种。出《灵枢·经脉》等篇。指寒邪侵犯肝胃二经,内蓄瘀血而致少腹部拘急疼痛,牵引睾丸,或下腹部有包块,内裹脓血。后世多指男女生殖器溃肿流脓或男子阴囊肿大的病证。《灵枢·经脉》:“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大夫(疒贵)疝,妇人少腹肿。”《医宗必读》:“(疒贵)疝,足阳明经病,内有脓血,即巢氏之胕疝,子和之血疝也。”治宜散寒行气化瘀。如《类证治裁》卷七:“肝脉滑甚为(疒贵)疝,言肝木乘胃,或至溃脓下血。荔枝橘核汤,橘核散。”参见疝条。

(疒贡)(gōng)爪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代指。见该条。

(疒番)(fān番)

病名。《女科入门》:“阴挺,时医名之曰(疒番)。”即子宫脱垂。详该条。

(目巟)(目巟)(huāng

huāng,音荒荒)目昏暗,视物不清。《素问·气交变大论》:“岁火不及……民病……肉瞤瘈目视(目巟)(目巟)。”《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目巟)(目巟)无所见。”

(困页)

人体解剖名称。《说文解字》:“(困页)……一曰耳门也。”参见耳门条。

(口畜)鼻

同吹鼻。把药物研成细粉,吹入或自行吸入鼻腔内,起通窍取嚏的作用,以治疗鼻道炎症,鼻寒不通,或作为对小儿惊风、口噤发搐的应急措施之一。

(口父)咀

中药学术语。指一种药物炮制法。最早是指用牙直接将药物咬碎成粗粒入方剂。(口父)咀,用嘴咀嚼。随着炮制技术的发展。后世改为用捣或刀切将药物粉碎,但习惯上仍称(口父)咀。《新修本草》卷一:“凡汤酒膏药,旧方皆云(口父)咀者,谓秤毕捣之如大豆者……今皆细切之,较略令如(口父)咀者。”

(口答)舌弄舌

病证名。系指舌出及弄扰不休的病证。本病多由心经火热上炎所致。治宜清心泻火。方用导赤散加减。

(钅巢)喉风

病名。《集韵》(钅巢),同锁。即锁喉风。见《囊秘喉书》。参见喉风条。

(既^月)腰

古病证名。即闪挫腰痛。《诸病源候论》卷五:“凡腰痛病有五,……四曰(既^月)腰,坠堕伤腰,是以痛;……”又谓:“(既^月)腰者,谓卒然伤损于腰而致病也。”参见闪挫腰痛条。

(火矣)(āi,音哀)

火烧。指火熨、灸焫等治法。《素问·脏气法时论》:“病在肾……禁犯焠(火矣)热食温灸衣。”

(骨行)骨

骨名。胫腓骨的统称。《素问·骨空论》:“(骨行)骨空在辅骨之上端。”

(骨行)

①小腿部位。《素问·骨空论》:“肾病少腹腰脊痛(骨行)酸。”

②脚胫部。《素问·脉要精微论》:“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骨行)肿,若水状也。”

(骨舌)(kuò,音阔)骨

指胸骨上方锁骨内侧端部分。《灵枢·师传》:“(骨舌)骨有余,以候(骨曷)(骨亏)。”

(骨曷)骬

①人体部位名。又称鸠尾、蔽骨。胸骨剑突部。《灵枢·骨度》:“缺盆以下至(骨曷)(骨亏)长九寸。”

②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鸠尾。见该条。

(骨曷)(骨亏)

胸骨剑突下部位,一名鸠尾。《灵枢·骨度》:“缺盆以下至(骨曷)(骨亏)长九寸。”张景岳注:“(骨曷)(骨亏),一名鸠尾,一名尾翳,蔽心骨也。”《灵枢·师传》》:“(骨舌)骨有余,以候(骨曷)(骨亏)。”

(骨贵)(kuì,音馈)

膝以下的部位。《人镜经》:“膑下通为(骨贵)。”一说膝盖骨。

(骨盾)(tú,音涂)

皮肉肥厚之处。《素问·长刺节论》:“病在少腹有积,刺皮(骨盾)以下,至少腹而止。”高士宗注:“(骨盾)、腯同,音突,肥厚也。”又据新校正云,“(骨盾)”当是“(骨舌)”字之误。(骨舌),骨端也。

(弟鼻)

人体生理分泌物名称。即指鼻涕。据《玉篇》:(弟鼻),本作涕。又为洟的异体字。参见洟条。

(出页)(zhuō,音倬)

①人体部位名。指眼眶下面的骨。相当于解剖学上的上颌骨与颧骨构成眼眶的下侧部分。《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以屈下颊,至(出页)”

②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禾髎。参见该条。

(虫旬)(xún,音旬)癞

病名。麻风病之一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症见身体沉重,手足肘膝腐烂,脓血臭秽,或指趾断落。该病相当于晚期瘤型麻风。

(虫天^韭)舌喉痈

病名。系指舌下血脉胀起疼痛,状如小舌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四:“凡舌下生如小舌样者,为(虫天^韭)舌,连喉肿痛即为喉痈。”也即(虫天^韭)舌喉痈。详见该条。

(虫另)胲症

病名。系指发于舌根下两边形如铃子的肿物。治宜以黄连温胆汤加减。禁忌针刺。

(艹^殂)(zǔ阻)病

病名。出《经效产宝》卷上。即恶阻。详该条。

(并^心)(pēng,音烹)腹憹痛

病状名。形容蛔虫病发作时,心腹胀满作疼、懊憹心烦。(并^心)同恲,心中满。《灵枢·厥病》:“(并^心)腹憹痛,形中上者。”

(冫栗)(lì,音立)

寒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冫栗),癃闭。”

《颖川心法汇编》

外治法专着。一卷。清·陈炳泰撰。刊于1892年。作者鉴于不少病症的致病原因多由于饮食滞气陷于大肠而致中焦食阻、肠胃不通,遂仿张仲景蜜煎导法之义,创制“水针”,即用小竹管及猪小肠数尺相连,中盛以水,插入肛门,治疗多种疾病。颇似西医的灌肠法,但其治疗范围更为广泛,包括瘟疫、气痛、腹痢、惊风、痔等,并附验案。现存光绪十九年刻本。

《回回药方》

医方著作。三十六卷。撰者、译者均不详。约为14世纪著作。本书原系将阿拉伯文医学著作编译成汉文者,现存明抄残本,仅存目录下、卷十二、三十、卷三十四,共四卷。内容包括内科、外科、骨科的疾病及药物处方、灸法等。书中所用病名、症状名及药名除直接译成汉文外,杂以汉字音译,其病理理论渊源于阿拉伯医学体系。现有明抄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