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峰(全本)

荣络除麻汤

组成 黄芪60克,白术20克,当归10克,川芎15克,白芍20克,生地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全蝎10克,清半夏15克,白芥子15克。

功能 益气化瘀,祛痰通络。

主治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证属气虚痰瘀阻络型。表现为肢体麻木为主,舌苔白腻,舌质紫暗或淡暗,脉沉涩或沉弱。

用法 冷水浸泡30分钟,急火煎开后改用文火煎30分钟,水煎两次,共取药液约400毫升,早晚饭后各服200毫升。

方解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以下肢麻木,呈典型袜套样感觉障碍为多见。多属周围神经病变中“末梢型对称性感觉神经病变”。其特点为下肢重于上肢,四肢远端向近端逐渐减轻,以末梢神经病变为重。根据末梢神经病变以麻木为主、间有刺痛的临床表现,属中医“痹证”中的“血痹”、“脉痹”范畴。痹者闭也,血气为邪气所闭,不得通行而病。《内经·痹论篇》:“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糖尿病日久不愈,久病必虚,久虚生痰,久病必瘀,久瘀入络,终致诸气血凝滞,痰瘀阻络而成“血痹”、“脉痹”。丹溪曰:“手麻是气虚,木是湿痰死血。”《张氏医通》:“营卫滞而不行则麻木……木则全属湿痰死血,一块不知痛痒,若木然也。”显然,麻木之病机无不与虚、痰、瘀有关。气血亏虚,营卫不和,痰瘀阻络,筋脉失养为其基本病机。益气化瘀,祛痰通络为其正治之法。方中以大剂量黄芪补脾肺之气,扶正以杜痰瘀之源,以增行血化痰之力为君;白术健脾祛湿,增脾运化为臣;桃红四物活血化瘀,陈皮、半夏、茯苓、白芥子、全蝎祛痰通络,合而去其痰瘀、通其经络,为佐药。诸药合用,益气化瘀,除痰通络,标本兼顾,以通为用,以通为荣,使气血流通,营卫和调,筋脉得养,收荣络除麻之功。

加减 酌加引经药,如下肢麻木加牛膝,上肢麻木加桑枝;麻木甚者,酌加鹿角胶、鸡血藤、清风藤、络石藤、海风藤,以增养血通络之功;麻木兼见局部肤色紫暗者,酌加蜈蚣、水蛭,以增化瘀通络之力;肢麻冷痛者,酌加桂枝、制附片、五灵脂、没药,以温阳通脉化瘀止痛;麻木兼灼热刺痛者,是痰瘀化热之象,黄芪、白术、半夏减量,白芍易赤芍,酌加银花、黄芩、地龙、玄参,以清热凉血,化瘀通络;麻木兼恶风者,酌加桂枝以和营卫;下肢麻木兼酸困沉重无力者,酌加牛膝、杜仲、薏苡仁,以益肾除湿;麻木兼下肢急痛疼者,加木瓜、山萸肉、牛膝、甘草,以酸甘化阴,养肝柔筋、缓急止痛。

柴银石膏退热汤

组成 柴胡15克,黄芩15克,羌活10克,大青叶20克,葛根30克,银花20克,连翘15克,知母15克,生石膏30克,青蒿20克,芦根15克。

功能 解表清里,解毒退热。

主治 外感急性发热,包括伤寒三阳经证和温病卫、气分证发热,如呼吸道、胆道及泌尿道等急性感染引起的发热。

用法 生石膏用文火先煎40分钟,再纳余药煎20分钟,水煎2次,共取药液400毫升,分2次服用,每日1剂,热退即止。

方解 外感急性发热,病位多在三阳经或卫分、气分及相关脏腑。急性发热是邪毒内侵,肌体与邪毒相互作用,正气抗邪,正邪相争的标志。热势的高低,取决于正邪双方的盛衰消涨;正强邪盛,表现为实热高热;正强邪衰,表现为实热低热,主病退;正衰邪盛,则为虚中挟实之热,主病进。三阳经或卫气分证发热,均为正邪俱盛,争斗激烈,故皆为实热、高热。发热持续不退,则必伤阴或伤阳,三阳证便传为三阴证,卫、气分证传为营血分证。显然,治疗外感发热,迅速清出邪毒,把好三阳或卫气分关,阻断其传变,是至关重要的治疗环节。柴银石膏退热汤正是据此而设,由小柴胡汤、银翘散、柴葛解肌汤、白虎汤等合方加减而成。方中由三组药物构成:第一组是柴胡、葛根、银花、羌活解表退热药,辛温辛凉并用,不仅可增强发散退热之力速退表热,而且里热亦可用,且无伤阴耗气之虞。第二组为清里药,即石膏、知母、青蒿、芦根,既能清泄里热又可助解表透散表热。石膏伍知母,清热保津协同退热,再合青蒿、芦根则能清热透邪。前两组药合用,既散表热又泄里热,尤以羌活之辛温,兼制石膏之寒凉,只有快速退热之效,未见寒凉冰伏之弊。第三组是黄芩、连翘、大青、银花这些清热解毒药,既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又有较强的清除邪毒作用,诚为退热之因、治病之本。综观全方由解表药、清里药、清热解毒药组成,表散中参有清泄,清泄中参有透散,表散与清泄中参有清热解毒,故既治标又治本,既解表又清里,可退表热、里热,也可退表里俱热,真可谓表里同清同治之方。

加减 咽喉肿痛较甚者,去羌活加玄参、马勃、牛蒡子,以解毒利咽;咳嗽较甚者,去羌活加荆芥、杏仁、桔梗、甘草,以宣肺止咳;无恶寒而高热者,去羌活加寒水石、少许生大黄以通腑泄热;胆道感染发热者,去羌活加金钱草、蒲公英、生大黄,以利胆泄热;泌尿道感染发热者,去羌活、葛根,加蒲公英、土茯苓、冬葵子、滑石以通淋利湿泄热。